妈妈告诉我, 沿着弯弯的小路, 就能走出大山。 遥远的北京城, 有一座天安门, 广场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我对妈妈说, 我多想去看看, 我多想去看看。 (选自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文“我多想去看看”) 放暑假,带骁骁去北京,他长这么大,还是头一次。 为了能看到日出时的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我们起了个大早,骁骁是被从睡梦中拽起来的,迷迷糊糊,睡眼朦胧的。 因为来得早,占了个比较有利的位置。当国歌奏响,国旗升起之时,我分明看到了骁骁的小脸上肃穆的表情,瞩目着国旗慢慢升起。这才想起,这些他都是懂得的,学校每周一都会举行国旗升旗仪式哦。        (附:天安门广场简介) 饱经500余年风雨沧桑的天安门广场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它不仅见证了中国人民一次次要民主、争自由,反抗外国侵略和反动统治的斗争,更是共和国 举行重大庆典、盛大集会和外事迎宾的神圣重地。建国后的天安门广场经历了三次大规模改、扩建工程,使古老的广场更加宏伟壮观,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祖国繁 荣昌盛的象征。 改造后的天安门广场发生了巨大变化,整个广场东西宽500米,南北长880米,总面积达44万平方米。其中,铺筑水泥板块20公项,周围路面 30万平方米。广场中心干道上铺砌由桔黄、蓝青色花岗石组成的“人”字型路面,长达390米,宽80米,共用花岗石石料3.12万平方米。中心干道可同时 通过120列游行队伍,宽阔的广场可容纳100万人游行集会。 站在天安门广场,环顾四周,旧日作为宫廷前卫的正阳门和天安门,尽管位置依旧,然而功能一新。这两座巍峨的建筑,已成为新的人民广场南北边界的标志。人民 大会堂和革命历史博物馆分列东西两厢,新老建筑物十分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形成具有极大民族特色的轮廓线。地上地下,布局合理,造就了立体的多功能服务设 施。透过蔚为壮观的古今建筑群,我们不难看出悠久历史文化的延续、发展和显示出的社会主义新时代精神的主题。 今天,当我们漫步在天安门广场,仰望那宏伟的布局,磅礴的气势,浩瀚而深邃的景观,就会从心底涌起一阵高过一阵的激情,这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心中的圣地,这就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心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