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游民间故宫——张谷英村 |
[游记]游民间故宫——张谷英村 |
2007-07-16 tuniu.com |
89年大学刚毕业我就在张谷英村所在地的渭洞区工作,记得那时曾多次在张谷英大屋穿梭,虽然也曾听说过张谷英大屋自明朝以来六百多年一直没做过清污,却从未堵塞过,也从未发生过大的火灾,排水设施、防火系统非常神奇,然而那毕竟是只一片旧瓦屋,因此也就未曾挂怀。 前些日子,我参加县党校组织的新农村建设的集体调研活动,在导游小姐的引导下,又重新对如今已经是远近闻名的旅游景点的张谷英大屋过了过目。在边走边看之中,特别是在听导游小姐逐一讲解的过程中,张谷英大屋的形象渐渐地在我心中升了起来,而且变得越来越高大,越来越眩目。难怪有人说到张谷英大屋旅游是“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我如今也算是看出了一点门道来啦。 据说张谷英是明朝时的正三品指挥使(相当如今的军区司令),本来很有权势,但他晚年患战辞官,与朋友结伴归隐,从江西来到渭洞笔架山一带,有意无意中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于是集当时流亡的几百上千个民间工匠通过三年努力建造了当时的张谷英大屋雏形。后经张谷英子孙们不断扩建、壮大,如今张谷英大屋已发展到有当大门、石大门、王家塅、上新屋、潘家冲等十多个门头的大型古建筑群,俗称“民间故宫”、“民居博物馆”。 走过一片铺着灰黑色方块地面砖、两边遗留有拴马石的开阔广场,前面就到了大屋的正门――龙头形状的“当大门”。当大门前是一条大约2米深的环形“护城河”――渭溪河,河里流水潺潺,河岸砌成几个凹凸不平的形状,意为龙齿,河上架起两块“八”形状的条形石桥,意为龙须。 走过龙须桥,进入当大门,这里离堂屋还有一个过道,过道两边各有一口水塘,这是用来储水防火的,叫做“烟火塘”,大屋几百年来没有遭受大的火灾,“烟火塘”功不可没。走进堂屋,最抢眼的是四根约六、七米高的粗大的立柱,立柱中间有个天井。由于正赶上天下大雨,天井中大雨如注,哗哗作响,但井底却不见有渍水,细看井里,却找不到粗大的出水口,只发现青火砖砌成的天井有些筷子也难插进的缝隙,估计雨水就是从这些缝隙中排出去的。大家正在捉摸这些雨水是不是排到进门时的那条“护城河”里去了时,导游小姐说:“二年前村民做过一次试验,趁着下雨天,各家各户一齐动手把所有天井全部注入相当数量的不同颜色的颜料水,然后沿河寻找,看这些颜料水从哪里出来,可找了半天,怎么也找不到,这些水流到哪去了,至今还是一个迷”。 带着未解开的天井排水的谜团往内走,前面又有天井,再往前走还有天井。天井是张谷英大屋的一大特色,据统计全村共有206个天井,一个天井住着一房人,天井与天井相连,张谷英公后世26代都住在一个屋檐下。导游提醒说,刚才大家走过三个天井,应该能感觉到天井的地势一个比一个高,那是“步步高升”之喻意,大家点头会意。接着导游又提醒大家过细看看天井旁四根柱子上的雕刻说,在四根柱子上分别刻有“福、禄、寿、喜”的不同字样,那是喻意吉祥。她还说,张谷英大屋的绝大多数梁柱、门窗、檐片都有能工巧匠雕刻的不同花纹图案,有麒麟送子、鲤跳龙门,有喜鹊衔梅、马蹄踏雪,还有二龙戏珠、双凤朝阳、四郎探母、八仙过海、八骏图等等,要是有功夫,细细品味,一个月也看不完。 带着一些依恋心情,在导游小姐的催促下,我们离开大堂,经过一个狭窄的小巷,来到一个偏屋。据说这是张谷英家族的接官厅,这里同样也有一个天井,不同的是天井中间多了一个碗口粗的洞。大家正疑惑不解,导游小姐却买起了“关子”,叫大家猜这个洞是作什么用的。有的猜是排水的,有的猜是储水用的,还有的猜是养泥鳅黄鳝的,总之五花八门。导游看大家已猜中无望,就亮出谜底说,这是旧时为了计时用来立柱子测日晷而捣的洞,是古代的“钟表”。虽然知道了谜底,但还是有些人搞不懂。 在导游的引领下,我们又经过好一些迂回,终于从屋内走了出来,来到有“百步三桥”美名的畔溪长廊。这是旧时为南来北往的过路商客歇脚、落坐而设立的风雨亭。那靠背椅、喂马槽、拴马桩之类的旧物还保存得非常完好。一些学员似乎有些累了,纷纷坐到靠背椅上去感受古时商客歇息时的“舒爽”。这时,导游小姐好象要“赶工”,近快完成她的导游任务似的,又催促我们经过一个跨河的风雨桥,来到一个摆设着凝聚古代农耕科技的各式生产工具的农具亭。这里早就汇集了好几拨游客,大家指点着这些旧时的纺织机、打谷机、碾米机、榨油机、抽水车以及耕田用的犁、耙、磙之类的农具,一起欣赏着、琢磨着、议论着古人的智慧、聪颖。年轻人对这些东西都很陌生,只有年长的几位学员说曾经见过、甚至使用过它们。其实,这些农具离开生活舞台的时间也不过三、四十年,我们的父辈、祖辈就少不了它们的帮助。 在农具亭呆了约一刻钟,导游小姐又引领我们继续往北走,走了大约半里路,来到了石大门。虽说是下雨天,我们却不打伞,伴着屋檐走来,身上不曾沾到一滴雨,亲身验证了张谷英村“晴天不曝日、雨天不湿鞋”传闻。石大门风格与刚才所见有些不同,不但房屋高大、气派许多,飞檐、抖拱也别致、美观很多。刚跨过高高的门槛,大家就像开了锅似的一下沸腾起来,有的还发出一阵尖叫声。原来,我们走进了民俗展览馆。在这里呈列着各式各样精美至极的古董。大型的有镂花婚床、花轿,有镂花太师椅、八仙桌,小型的有压纹的八宝箱、官帽盒,有做工精细的红蛋篮、针线盒,再小的还有雕刻精细的笔筒、墨砚,有烧制精美的瓷碗、茶杯。千奇百样,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转眼间,已是中午12点了,在导游小姐的再三催促下,我们辗转来到王家塅进士门准备吃饭,这里有活动负责人早就安排好了的农家饭。刚到门口就闻到了农家饭菜飘来的清香,学员们哪还顾得上观赏这古建筑的高雅艺术,都三步并做二步走,一下子就抢到餐桌前狼吞虎咽地吃起来,把平时的文雅、端庄全抛到了脑后。欢欢喜喜、热热闹闹吃过了香甜的农家茶饭之后,也就到了返程的时刻,带着一些未尽的快意、听着潺潺的流水声,我们沿着渭溪河走出了张谷英村。 岳阳县科技局 喻帜文 原创 版权说明: 本文章版权仍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文章由网友提交或转载,如果原作者不愿意将文章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根据您的意见给予其他的处理。 阅读 2 次, 发表于 22点15分, 推荐给好友
|
转自:http://www.tuniu.com/places/posts/1818527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