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山海经——北京故宫 经过了西华表——和沈阳北陵的差不多,或者说还不如,跨过了为无数名人群众汽车所经过的金水桥,穿过了天安门长长的门洞,展现在眼前的就是同样正在装修的端门,比天安门要高大一些,过了端门,就是闻名的午门,说它闻名,原因有三:一是午门广场现在成了天安门广场升旗仪仗队的训练处所,即便是中午,依然有好多人围在老远的栏杆周围看他们操练;二是梅塔曾经在这里指挥过《图兰朵》,让普契尼的中国公主终于返回故乡,三大男高音也曾在这里演唱过,尽管效果不是很好——我认为;三是从无数的小说电视中看见听见的“推出午门外斩首”,这个理由尽管不是很吉祥,但是恐怕是最为人熟知的了。 那时午门也正在装修,好在它的建筑高大,装修的那小部分没有有碍观瞻,我请人给我留影,没想到一位北京的绅士干脆的回绝了我:你哪儿的?我当时也被这无理惊骇得忘记了自己的家乡,于是找了一个地位稍微低下的游客给我拍了一张。从那以后,我一般拍照都是找游客的,现在有了三脚架,不求人了!买了票,本打算用身份证证明我自己未成年的打算被售票员以“未成年不代表是学生”的理由拒绝给我半票,所以花了35圆(现在好象是60圆了),存了包,走了进去。 太和门前的广场,是我迄今见到的最宏伟的广场了,不是因为它的大,而是那种气势:周围空旷的很,只有矮矮的围墙和两座城门:其中一座还带有当年闯王攻打故宫时留下的一只箭头。背后是宏伟的午门,前面则正对着太和门,后面隐约可见层层的殿宇。让人有一种背倚泰山,放眼黄山的感觉。穿过广场,走进太和门,太和殿就在眼前了,令我失望的是,这里同样的在装修,不过也多亏这装修,我可以到殿门口,向里面拍照了,留下了许多“内部资料”。它身后的中和殿,保和殿也同样的在装修,我不知道装修之后会是什么样子。如果要我欣赏的话,我宁可去看略微破旧一点的,装修后的殿宇:红得太刺眼!过了三大殿,走入了故宫的内廷,可惜三座宫殿的名字我都已经忘记,“正大光明”的匾额也忘记了挂在那里, 我唯一的印象就是内廷很窄小,失去了气势,皇帝也许对外讲究大排场,对内就略微实际一些?我想。出了内廷,就是故宫的后花园:两座雕刻精美的铜麒麟守在门口,取代了以往的石狮,昭示着这里的与众不同,一座假山流水仿佛宫殿群中的另类,突兀在眼前,接下来的是林荫、古树,然后就是一座小型的园林了。苏州的园林我没有去过,想来他们不是一个风格的了,这里似乎一下子就可以看到底,而没有那些一步一景的雅致。这里唯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那一座奇特的亭子了:上圆下方的重沿结构恐怕在国内也是很少见的了。再往前走,我就要成出宫的小燕子了,想想包还在午门,我没有离开神武门,转道西六宫了。如果说故宫的相似建筑要分类的话,我要给他们分三类:东边的建筑是男性的,中轴线上是中性,西边的就是女性了,原因很简单:和住在里面的人相对应。当年慈禧本应到东宫去,可是在西面却一直没有走,得到了“西太后”的名字的同时也为这里加上了女人的味道,再加上这里的慈宁宫与慈宁花园,尽管没有对外开放, 但是无疑又让西宫更加女性化了。这里的宫殿大多数是关着门的,我只能透过玻璃窗(后来安装的)一窥里面的奥妙了,离开了西面,跨过了一条长长的街:两面的红色夹着中央窄窄的长长的路,仿佛展示着这座皇家宫殿的无数的历史与无穷的奥妙,顺便说一句:当时我还不是“还珠格格”迷,所以没有去漱芳斋,下回来故宫,要作为补偿的,就是不知到时候会不会又赶上装修,或者被告之:未对外开放,理由是:作为仓库!东面的景致显然要比西面的好得多,原因到不是因为男性化的缘故,而是这里被用做展馆了:珍宝,钟表,字画。而且到这里还要穿鞋套,防止磨损地下的金砖,所谓的金砖,并不是真正的金子,而是古代工匠利用高超技艺将一些颜料作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