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红绿游记:在忻城,有一座壮乡故宫 |
[游记]红绿游记:在忻城,有一座壮乡故宫 |
2008-04-03 gxnews.com.cn |
前言:阿来在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尘埃落定》里写了藏族康巴土司和神秘浪漫的土司文化。 有人说壮族也有土司的,据史料记载,广西土司制度萌芽于唐,成熟于宋,兴盛于元,衰没于清,实行时间长达一千多年。通俗地说,“土司”就是封建王朝统治者利用本地土著少数民族首领治理当地的一种“以蛮治蛮”的世袭制度。 莫氏世袭土司统治忻城近500年,在距柳州市100多公里的忻城县,就有一座中国境内唯一保存得最完整的壮族土司建筑群,这便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著名的忻城莫氏土司衙门,被誉为“壮乡故宫”,始建于明万历十年(1582年)。 ………………………………………………………………………………………… 1. 老街.织锦人 忻城在壮语里意思是石头之城,这里多石少水,是个安静的小县。这个曾经居住着一方“壮王”的、壮族人口密集的县城,街道跟南方无数的县城一样,并无殊色。 当地人说,土司衙门就在城关镇老街里,在那翠屏山脚下。抬眼远望去,翠屏山树木苍翠,郁郁葱葱。 城关镇老街也很安静,街道不宽,两旁多为民房。据说莫氏土司在位时有许多规禁,其中规定土民的屋檐不得超过7-8市尺,即使是富户人家也不得骑马进城,更不得骑马经过土司衙门,违者砍马腿、鞭杖骑者。而今老街里,店铺相连,民楼高耸,轿车与摩托车在逼仄的街道里缓慢驶过。同行的张来福少年时曾经在老街里买到一种六棱体的绿豆糕,多年来梦徊不已,挨家挨店去问都未果。 中国最为著名的有云锦、蜀锦、宋锦和壮锦,合称“四大名锦”。僻远的忻城就曾经以壮锦闻名全国,《庆远府志》记载:“壮女作土锦以棉为经,以五色绒为纬,纵横绣错华美而坚。惟忻城、永定花样更佳,作工更巧。”壮锦秀美厚重,结实耐用,色彩艳丽,曾经是后来农村婚嫁生育的必备彩礼乃至朝廷贡品,“凡贵官富商,莫不争购之”。一张壮锦的被面和背带往往要经过三、四代人传家使用,被视为是幸福美满的象征。 在去土司衙门的巷子里,我们见到了一张古老的织锦机,一位苍老的织锦人,和几片传说中的手工织的老壮锦片。 华发苍苍的织锦人是劳婆婆,她年轻时曾经是名满一方的织锦好手。劳婆婆很老了,慢条斯理地在织锦机上“吱嚓吱嚓”地织着回纹图,她说壮锦除了竹木制的织锦机,还有大漂梭、小漂梭、尺子和筒筒四种主要工具,就如文房四宝对于读书人来说一样,须臾不得离身,15岁那年,她就开始师从奶奶学织壮锦作为日后谋生的手艺了。据说广西博物馆都收藏有老人织的万字锦图和照片。劳婆婆很有些懊悔,说她年轻时织的好锦片前几年都被外国人收去了,“再也织不出来了!年轻时还会织回纹、水波纹、云纹以及各种花草动物……”老人家摇头叹息。 但是忻城的壮锦业已近式微,当年的土司倡导发展壮锦业,清代忻城举人莫震曾经有“七月山城灯火明,家家织锦到三更”诗句,而如今那整个县城的“织锦之声不绝于耳”的壮观场面早已消散在时光中了。若干年后再来忻城的人,恐怕连残旧的壮锦片都难以看到了。 正是—— 一张机,一梭才去一梭痴; 二张机,回纹怎奈梭难依…… 2. 衙门.土司 遇见一跨街辕门,上有浮雕横额书“庆南要地”。我们知道,土司衙门到了。同去的老蒋说我倒要看看,壮乡故宫什么样? 大门竟朝北开,我们一下子糊涂了,因为一直以来看到的官邸旧址都是大门朝南的,老蒋把身子转来转去要找北,以为是自己看错了方向。这可奇了怪了。 有人告诉我们,说中国封建王朝祖制是“衙门八字朝南开”,但当年的莫镇威土司看中了翠屏山的风水,难以割舍,情急下竟一反老规矩,在其北麓修建了“门朝北开”的土司衙署,先后有20几位土司在此继任执政,世袭统治忻城近500年历史。所幸山高皇帝远,建了也就建了。 正门望去,仍是一中原宫廷风格的土木建筑,气势恢弘,飞檐画栋。 门上两个硕大的“莫府”二字。 大门两侧有石狮一对,石鼓一双。 门上彩绘大型门神一对,与中原的门神一致,俱是龇牙咧嘴怒目圆睁的。 衙门大门有一副楹联:“守斯土,莅此民,十六堡群黎,谁非赤子;辟其疆,治其赋,三百里区域,尽隶黄封。”老蒋说,唔,口气不小。 土司衙门由土司衙署、祠堂、代理土司官邸、大夫第、卡房、三界庙等建筑群组成。衙署内设有祭堂、厢房、礼房、兵房、牢房、公堂、东花厅、西花厅、赏竹苑、练兵场等,占地总面积近40万平方米,其中建筑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是全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土司建筑群,被誉为“壮乡故宫”。 当年的土司重视农业生产,发展农业经济,但也专横跋扈,实行极端的专制制度。如有冒犯,就将“犯人”的赤脚塞进烧红的犁铧里,或者强摁其双膝跪在烧红的铁链上,当场烫得死去活来!每年每季农作物登场或者各地的果品上市,都必须先送给土司尝鲜。谁家迎娶媳妇,新娘的初夜权也是土司的!还不准土民穿白衫,不准拿纸扇,进城不许撑伞,甚至还不准大笑,违者竟遭杖责。 有人担心,问:“那下雨天怎么办?淋着?”讲解的年轻女孩子没好气地说:“那时还有蓑衣,还有斗笠。” 衙署前有棵古老的榕树,枝叶繁茂,根须遒屈,老蒋仰头赞赏不已,说这树有灵性啊,看起来古雅得很。那女孩子说,传说当年的土民被杖责时就被吊在这棵优雅的古树上…… 3. 壮族风韵 土司衙署建筑皆为砖木结构,建筑装饰多彩多姿,既带有明代中原建筑的风格,又有壮族风韵。其幽深的殿堂、精制的屋脊檐角柱足、镂空花窗等石雕、浮雕、木雕、泥塑、彩画等才应的花鸟虫鱼、飞禽走兽图案,都具有鲜明浓郁的壮民族特色和吉祥的寓意,比如龙头鱼身的螭吻、缠着绸带的葫芦、南方常见的万寿果等。 壮族人把铜鼓视为权力、富足、等级、吉祥的信物与象征,假如两个部落争战,便以掳得铜鼓为胜,失去铜鼓的一方,心甘情愿投降。因此石鼓在土司建筑群中被大量运用,大门、庭院、花厅以及柱脚都有雕刻精美的石鼓,而且不少石鼓下面增加了彩云鼓垫,鼓面则雕刻了麒麟、老虎、马、鹿等凶猛俊美的动物,使得石鼓显得更加灵动而有生气。 木雕多采用在衙署的花窗、横梁上,有蝙蝠、喜鹊、狮子、鹭鸶、葫芦、回纹、寿纹、万字纹、牵牛花等,木料珍贵,雕工精细。 最突出的是在飞檐和木雕中出现了壮锦的元素,当时的工匠大胆而别出心裁地使用了大量的壮锦图案作为装饰,以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的几何纹,巧妙组成连绵流畅的图案,朴素而明快,层次分明而不繁杂,形态生动而不流俗,极富壮族特色。 石鼓与壮锦元素的采用,使莫氏土司衙门得以拥有自己的鲜明特色。 4. 翠屏山 翠屏山与土司衙门、莫氏祠堂、世族大夫第等明清古建筑群联为一体,据说曾经是土司家族避暑游玩的私家花园。后来改建为公园,我们来到公园入口处,守门的灰衣人正在树下扫叶子,一挥手,说你们先上去,下山再给。 翠屏山山势峥嵘奇石嶙峋,有盘旋的山道,有狭险的一线天,令人兜转惊叹。山上古树参天草木森森,景色秀丽迷人,期间山风习习,确有神仙之感。从山顶鸟瞰壮乡故宫,清砖红瓦掩隐树丛竹林中,一条芝江由远处静静蜿蜒而来,在山脚下绕个弯,又向远处静静而去。 本地姑娘彩玲说,她们经常在山上采到新鲜的蕨菜,倘若是雨后,在洁净的岩石窝里还找得到地衣,也叫石耳,回家做成汤或者炒成小菜,非常可口。说得号称广西老饕的老蒋叹息不已。 下得山来,门票的价格吓我们一大跳——2元?2元!老蒋叨咕说是不是少个零啊?守门人没搭理他,只告诉我们出了路口,转到哪里,再转哪里,有玉米粥吃。 我们每人吃了两大瓷碗。
|
转自:http://blog.gxnews.com.cn/u/689/a/100779.html56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