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法源寺之行—拧发条鸟的甜蜜旮旯 |
[游记]法源寺之行—拧发条鸟的甜蜜旮旯 |
2007-07-16 blog.com.cn |
上周去宣武区文委协助他们修改“非遗”的论证报告,看罢那些资料,突然又燃起了我外出赏玩的兴致,更何况宣武汇集了众多的老北京民俗文化遗址。一行人在琉璃厂旁边一家极具北京特色的餐馆(名字似乎叫“浒记”)用膳完毕后,我便独自上路。 在地图上发现这里离法源寺不太远,因此,将目标锁定于此。我这个“路痴”在花了一番小功夫辨别清楚方位后,按图索骥,向目标进发。 第二次走在这条马路上,感觉既亲切又陌生。宣武整体风格与我所熟悉的海淀相比,少了几分现代与喧嚣,多了几分凝重与大气。路上,经过了菜市口的中国移动的大楼,忙给虫拨通了电话,告诉他我看到了也许是半年后他即将工作的地方。 走过红绿灯,过了天桥,拐到了南横西街,法源寺就在这条马路上。走了大约300米,出现了一片空旷的广场,我看到了这座躲在极具现代化的广场后的、十分不显眼的、具有1300多年历史的寺院。 五元的门票。本想拿出学生证问可否买半价票,但还是作罢了。 信步走进了寺院。 庙里很静,很呛人的香火味。古朴的院落将我与外界的喧嚣隔绝成两个世界,隔着门缝,窥见屋顶上蹲着两只猫,狠肥,那四只警惕的眼睛与我两只好奇的眼睛六目相视,顿觉一股阴森之气从心头掠过,赶忙缩回头,逃离。猛回头,看到身后一只猫从门缝钻出来,迈着慵懒的猫步相庭院门口踱去。快闪! 我的脚步继续前行,我嗅到了一股浓浓的历史的味道,并且越来越浓的弥散在我周围…… 法源寺占地面积6700平方米,建筑规模宏大,结构严谨,采用中轴对称格局,由南至北依次有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悯忠台、净业堂、无量殿、大悲坛、藏经阁、大遍觉堂、东西廊庑等,共七进六院,布局严谨,宽阔庞大,是北京城内保存下历史最为悠久的古寺庙建筑群。 律宗是佛教发展到唐代,国家统一,佛教内部也需要实行统一的戒律以加强自己组织的情况下,由道宣创立的一个宗派。道宣创立的律宗学说,主要是“心识戒体论”。所谓“戒体”,指弟子从师受戒时,授受的作法,在心理上构成一种防非止恶习的功能。律宗把戒分为止持、作持两门:“止持”是“诸恶莫作,规定比丘250戒,比丘尼348戒;“作持”是“众善奉行”,包括受戒、说戒和衣食坐卧的种种规定。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原来出贞於僧侣,鉴於农民利用宗教起义的历史事实,对佛教进行整顿,扶正祛邪,又保障了佛教在安定环境中的正常发展。清朝是继承明代佛教政策的,它之所以在法源寺设戒坛,定其为律宗寺庙,意在宣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律宗教义,对人民进行“治心”。《御制法源寺碑文》称:“人以为戒在是即法在是,未知其法之源也;即谓摄心明戒,亦祗知心之说,而源仍未及知也。”“源不可不达矣,(必须)识心达本源”,并且联系社会现实解说“达源”乃“巨而忠国孝亲,制行立事;细而饮食起居,日用常行”,还说“本皇祖劝善至意,书‘存诚’之颜,揭示万古达源之要”,从而点明了崇尚律宗的要旨。因此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法源寺应诏再次整修,竣工后乾隆皇帝亲自来到法源寺,御书“法海真源”匾额赐寺,此匾至今仍悬挂在大雄宝殿上。乾隆皇帝还在寺内写下了“最古燕京寺,由来称悯忠”的诗句。在这里,“法海真源”的意义表露的很明白,即:千条万条戒律、刑律,都是“流”,内心存诚才是“源”。从宗教本身的意义来讲,法是梵文Dharma的意译,通指包括佛教教义在内的一切事物。弘扬佛教,追本溯源的话,就首先要抓住律学,从而突出了法源寺作为佛教律宗寺庙的重要地位。 一直对宗教没有太多的兴趣,逛法源寺也只是因为李敖的那本《北京法源寺》之故。说实话,一个对佛教、对中国古代历史、对中国书法碑刻艺术没有一点常识的人,来此处也只是走马观花的凑凑热闹而已,而我的此番行径似乎真的有些亵渎神灵。很多香客或是在殿里对这圣像虔诚地顶礼膜拜,或是手捧佛经大声宣读着佛法教义,而我则在他们身后,怀着赏玩的心情,阅读每尊佛像下面的文字介绍,更郁闷的是,此时,我的手机竟然很肆无忌惮的很大声的响起来……怪不得那些本来应该慈眉善目的佛祖会如此横眉怒目的盯着我! 闪人吧! 逃出大殿,在殿门口遇到了一位卖香火的老大爷,他见我手中拿着地图,便问我是不是从外地来的,我说我在北师大念书,他立马站起来,上前与我搭讪起来。大爷用十分浓郁的山西方言跟我讲起了佛法,讲起了真善美、假恶丑,讲起了应该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讲起了你应该学学佛经……我似懂非懂的点头附和,不忍心打断大爷的“教诲”,一直到他无话可说为止。 佛教都讲究缘分的,即所谓的佛缘。或许今生,我与宗教也不会结下什么缘分了。尽管有很多时候我还是很赞赏佛经的某些说法,喜欢听那些旋律优美的能够让我一颗浮躁的心立马变平静的佛歌。 用手机照了几张相片,就算证明了我来过此处。 本想去牛街再转转,买点北京特色小吃回去,但是临时有些急事,不得不与那些小吃暂时告别一下。反正还是有很多机会来,哈哈! |
转自:http://wendybnu.blog.com.cn/archives/2007/2051600.shtml38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