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北京法源寺游记——隐藏在喧嚣闹市里的世外桃源 |
[游记]北京法源寺游记——隐藏在喧嚣闹市里的世外桃源 |
2007-08-05 alibaba.com |
最近一直想去寺院里烧香,仿佛只有那样,浮躁的心灵才能安静些。可总有这样那样的原因,拖阿拖阿拖,一直没有去。以前在北京,一说去寺庙,就想起八大处来。可是毕竟离市区还有一段距离,总会有原因耽误了行程。无意中在网上撞见了个页面,专门介绍北京市区的各景点。这才恍然发现,原来自己所处的宣武区,竟然是庙宇总多的一个区,冥冥中不原意离开这个地方,是不是也有心底不解的佛缘呢?于是,我找到了法源寺。 “法源寺在宣武区法源寺后街,宣武门外教子胡同南端的东侧,占地约6700平方米。它是北京市内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名刹。法源寺始建于唐初,原名悯忠寺,明改崇福寺,安史之乱时改名顺天寺,明正统二年(1437年)寺僧相溶进行修葺,改名崇福寺,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始用。法源寺于1955年重修,现为中国佛学院和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所在地。 法源寺历经火灾、地震及战乱破坏,多次重修但寺址未变。 寺内花木繁多,初以海棠闻名,今以丁香著称,至今全寺丁香千百成林,花开时节,香飘数里,为京城绝景。” 选择在一个没有阳光的日子,步行去了法源寺。这里离我竟然那么近,其实自己无数次的从它附近路过,可竟然一直没有发现。路口是地铁工程的工地,所以用蓝色的栅栏板挡的严实。穿过这块工地,是老北京城区里为数并不多的老胡同,四合院,灰墙灰瓦的平房。四周有高楼的包围,仿佛这片平房,竟然在闹市里显得这般悠然宁静。 沿着小路转了两道弯,远远的看到一片绿地,掩映在槐树和平房中,眼前豁然开朗。 苍天大树的怀抱着这些错落的小院,老人们摇着蒲扇聊天,小孩们追逐着嬉戏。透过那丛绿,远远的看到了寺院的红色的墙壁。法源寺前有块空地,走过胡同看到这一片绿地的时候,仿佛发现了一个隐藏在喧嚣闹市里的世外桃源一般。 买了票进门去,正直寺庙修缮工作,一进门的院落里,步满了工作的木工,他们惊喜 的雕琢着窗棂,在这座寺庙里,可以尽情的观赏中国传统的木做。 该寺坐北朝南共四进院落。第一进有天王殿,内供奉布袋和尚和铜铸四大天王造像。 第二进有大雄宝殿,供奉释迦牟尼佛和文殊、普贤两菩萨,为明初造像。抢厦梁上悬挂乾隆御笔“法海真源”匾。 第三进有观音阁(又称悯忠台),陈列历代石刻,阁后为毗卢殿,供奉明代铜制五方佛像,其中层为四方佛,佛面各向四方,上层为毗卢佛。 再后是大悲坛,陈列唐和五代人的写经,宋、元、明、清版经文。大悲坛正在修缮中,我们穿过工地继续前行。大悲坛的后面,有两组植物长的特备的繁茂。 四进为藏经馆,陈列东汉、东吴、北魏、北齐及隋唐石雕造像,其中以唐感享三年造像最为珍贵,而明代木雕佛涅槃像,长可十米,是北京最大卧佛。 看到这尊卧佛的时候,心底有些颤动。说不出来原因的心动。仿佛心底所有的尘埃阴霾都一扫而空了,只剩下对这尊卧佛的纯净的敬畏。记得曾经跟一个朋友说过,我最喜欢看的佛像就是卧佛。我信佛,但是不至于信到特别专业的地步。还分不清这些佛像的由来和名称,但是直到自己喜欢看卧佛。原来卧佛是释迦莫尼涅磐前的样子啊……在我眼里,卧佛一直都是那么慈祥的,悠然的,看着他,无论再浮躁的感觉,也都会在那一刻一扫而光,思绪纯净的清澈见底。 因为有佛学院在此,所以初入的僧人也很多。诵经者也很多。返回的路上,领取了一本佛经,带有拼音注本的,打开电脑,放出大悲咒,安静的感受下佛教的音乐。 有空会多去法源寺。人有个精神的信仰,会让自己感觉有种依赖和寄托的感觉。我喜欢寺院,喜欢这里的宁静,也喜欢这里可以让自己净化心灵。但是不喜欢那种商业气息很浓的寺院。法源寺给我的感觉就如同一个隐藏在喧嚣闹市里的世外桃源,安详而宁静,悠远而深邃。 2007年7月 |
转自:http://club.china.alibaba.com/forum/thread/view/176_22850856_.html118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