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法源寺之行 |
[游记]法源寺之行 |
2007-09-05 tianyablog.com |
法源寺,唐太宗为纪念东征死难将士而建,又名悯忠寺。在北京的寺庙中算得得上是历史悠久了。高中的时候就读过李敖的《北京法源寺》,书中对谭嗣同,梁启超等人的描绘让人悠然神往。法源寺就成了我念念不忘的地方。 很早就打算去法源寺一游。这几天心情郁郁,趁着周末的空闲,前去散散心,希望能找到诸位戊戌先贤的遗迹。 一番游览下来,才明白它跟我想象的大不相同。 法源寺首先是作为一个寺庙存在,而非古迹。特别是1956年,中国佛学院在这里成立之后,五十年来,法源寺已成为佛学胜地。踏入法源寺,第一印象并不是很好。很多人散落在院落周围,坐在台阶或者地上,人声嘈杂,有小孩蹿来蹿去,我甚至以为来到了某个大杂院里。这些人大多是信徒,可能是来学佛的,因为法源寺三点半之后是晚课,会拒绝游人参观,只有善男信女们可以参加。 我并不信佛,于是绕开嘈杂的天王殿和大雄宝殿,绕过悯忠台,径直往里面走。可能是我最近很背的原因吧,走到这里,发现正在大兴土木,以前整齐的院落已看不清模样。 摇了摇头,从施工的小路中穿过,我始终认为,后面会有值得我看的东西。果然,峰回路转,曲径通幽。我来到了观音殿。 或许这个观音殿跟其他寺庙的没有什么不同。但是,它确实给了我很大的震撼。我踏入殿内。耳边听到的是“南无阿弥陀佛”的悠远梵音,触目而及的是正当中观世音菩萨的安然与悲悯。佛教中的三世佛有两种说法,一是过去、现在和未来佛,一是中央,东方与西方世界佛。西方为极乐世界,而代表西方的正是阿弥陀佛。我驻足而立 ,正视观世音菩萨的面庞,没有丝毫距离感,她是如此祥和,面带微笑,有一瞬间,我似乎认为她是我最亲近的人,可以将所以的事毫无保留的说出,祈求菩萨的指引,去寻觅那遥远看不清踪影的西方极乐。 我终于没有向她跪拜,连合什都没有,只是站在那里,静静的感受。周围的人都是信徒,每个人都会在大殿中,对着每一个佛像依次拜倒,还有人长跪在那里虔诚的诵经,除了我。我没有拜佛的习惯,独自站在那里,但却并未觉得格格不入。有一种很玄妙的感觉。 有人问佛陀,你是谁?佛陀这样说道:“我不是神,也不是神的儿子或是仆人,也并非是传达神意的天使。我只是觉者。”觉者,看清尘世悲欢,跳出人间俗世,遂成悲悯之心。觉者,值得我们景仰与追寻,但这种景仰与追寻,不需用跪拜来表达。离开观音殿,似乎世界转眼又变回之前的浊世。四处兜转,也没有找到谭梁等人的遗迹,只好就此离去。 来之前曾听过法源寺的丁香很出名。当年徐志摩曾陪同泰戈尔专门来此观赏丁香花。可惜,或许是我来的季节不对,并没有见到丁香满寺的胜景。 坐车离去。虽未曾找寻到历史古迹,但领略到佛教文化,也算是意外之喜。
|
转自:http://www.tianyablog.com/blogger/post_show.asp?blogid=212707&postid=1078222338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