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北京法源寺游记 |
[游记]北京法源寺游记 |
2007-12-17 sina.com.cn |
今天和一个同学一起去了法源寺。知道北京有很多寺院,早想去拜访一下了。之所以选择去法源寺,主要是读过李敖先生的《北京法源寺》。在高中时就读过这本书,印象很深。读大学来到北京,心里隐隐地有个去法源寺看看的想法。 恰好同学也想去寺院拜访,而我最近总在想是否有神存在的问题。以前对宗教不了解,佛教在中国流行甚广,我也不了解,所以也很想去寺院看一下。基于以上的原因,今天我和同学早早起床赶公交,进城去拜访了北京法源寺。 在《北京法源寺》这本书里,法源寺是谭嗣同常去的地方。李敖以法源寺为起点,以谭嗣同为中心人物,勾勒了维新变法的历史。书中展现的,是抽象了的法源寺,给人的感觉是文化气息很浓,不仅如此,还在一定程度上是孕育革命的地方。但这毕竟是书中的描绘,法源寺被用来作为书的名字,自然有它的特别之处。但我对法源寺有心理准备。我想,北京市中心,有一块地属于佛门就很不错。我甚至把它想成一块并不大的地盘,挤满碌碌的俗子信徒。 到了那里发现,法源寺的地盘其实不小。从前至后,有好几座殿,依次是山门、天王殿、悯忠阁、毗卢殿、观音殿、卧佛殿。从正门进入,是高高挑起的两副联,字数太多我没记清楚。谭嗣同真的是从这座门进入法源寺的吗?这是历史,经过了无数的遐想后的演绎,留给我的只能是想象了。法源寺的很多建筑,新建的痕迹很明显,已经不易找到旧日的感觉。只有后面几座殿上斑驳的红漆,能让人想起这样一座悠久的寺院的历史。能看出一千多年前的痕迹吗?我相信院里的古树有一千多个年轮。 我们乘拥挤的公交车来,走在繁华的大街上,一进入法源寺,感到十分可贵的是清净。院里没有汽车的轰鸣,很安静。朴素的格局也让人的心静下来。人不多,偶尔有信徒来烧香。我们也各自买了炷香奉上。有义工在散发赠阅的各种佛经,我从一堆书里选了基本。这种气氛相当的好,眼里看的是朴素的景,耳边没有噪音,又有香气萦怀,安静地走,安静地观看,几十年前苦于拯救中国的革命志士,需要的大概就是这样一种气氛吧。当年的人不在了,景也存留不多,但清净的气氛依然在,佛教的精神依然在。这样想,我的法源寺之行就不虚。 看到寺院里也装了海尔空调,想,没有关系,只要这种清净的气氛在,我还能在里面找到一点心灵的安宁,就很好。 文章引用自: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fe234ab01007smy36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