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云蒙山游记 |
[游记]云蒙山游记 |
2007-07-16 baidu.com |
云蒙山游记 前两天班里面组织活动去爬了云蒙山,回来休息一晚以后,尽管腿还有点疼,但是感觉还不错。写下一些文字,作为这次游记的纪念吧! 2月24日 我们总共十多个人一起去的,中午出发到东直门坐车去。一路上,很顺利,郁郁葱葱的树,点点斑斑的影,迎面出来的风,飞驰而过的车,远离城区的热,远离城区的堵塞,一路上尽管只有绿色的树,绿色的小麦,绿色的小麦,但是看上去却真的别有一番风味。 走过平坦的马路,车转入了弯弯的盘山公路,一眼望过去有的只是一座又一座的山,山上的绿树丛生,有的地方还能看到那直冲云霄的峭壁。一大片的山,一个高过一个的山峰,看不到头。空气越来越新鲜,心情似乎也越来越好,一路上的唧唧喳喳在这一刻没了,看这这些矗立了不知道多少年的山,大家都沉默了。明天我们将征服这其中最高的那座,我们可以吗?这么高的?汽车在盘山公路上前进,佩服司机的技术,这么陡的山路。更佩服那些生活在山区的人,在没有这些公路之前要上山比我们困难何止千万倍。 终于到了云蒙山国家森林公园门口,大大的门在高高的山前显得那么的秀气,给人一种小鸟依人的感觉。 班长早来探过路了,我们今天晚上去一个老乡的家里住,明天早上有老乡带着我们从后山爬上云蒙山。学生没钱,后山爬上去省钱,另一个比从主路上去更锻炼人,难得一次真正锻炼的机会。老乡早就开了一两三轮车在门口等我们。好不容易十几个人上了车,只能蹲着,才发现那个车似乎没有发动机的,从高高的盘山公路上由人推下去,一路滑行下去,天空上面拾飞机在翱翔,很多同学都没有左过这样的车,又开始说起来。车载着我们在下坡路上行走,不多久就来到了老乡的家。一个前后都有山的小乡村,一条不宽的马路将小乡村和外面的世界联系起来。还有一条似乎已经断了流的小溪,浅浅的溪水,静静的流。小乡村里很多住房都已经变成了农家小院,为来这里度假旅游的人提供食宿。一个不大的小乡村几乎每家每户都提供这样的服务。班长联系的那个老乡家不够地方住了,于是老乡帮我们找了另外一个老乡——一对60岁左右的夫妇。我们一行十四个人就在这对老夫妇家住下了。听老大爷说他们的房子刚修好。 一个小小的院子,一排刚修好的房子,新整好的菜地,一笼子的鸡,靠着山,很普通的小院子,却也给我们这些从来没有到农村住过或者离开农村很久的学生们新鲜或回忆的感觉。清清的地下水、从没见过的葫芦瓢、大大的炕头还有久违的鸡叫,让我觉得回到了小时候。那个小小的矿山。 修整好了以后,大家一起出去走走了。看看附近的环境。抬头只见高高的山,于是大家小试牛刀的爬上了一个小山。山上多是一些树,已经很绿了,还有一些不知名的花儿开得正艳,多是紫色和白色的。到了小山顶部,发现四周都是高山。大家对于明天要爬的云蒙山没有多大的概念,心情是很兴奋的,而且还开始到处找木棍子,为明天的活动做准备。 静静的乡村,高高的大山,清清的溪水,迎风翱翔的鸟儿,纯正的乡村话,绿绿的山林,蓝蓝的天空,柔柔的细风,清新的空气,一切真的很美,很美。没办法用相机记录,没办法用语言去描述,只有用心去感受用去去体会。 下了山,也差不多到时间吃饭了。尽管写菜单的时候也费了不少周折,这里的菜最便宜的也要十几块钱一份,班长花了不少时间和老乡讨价还价,才整出了一份双方都满意的菜单。看到了袅袅炊烟,好久不见的炊烟,就知道是吃饭的时候。慢慢一桌的人,团团坐在一起,男生们当然少不了酒,女生们更多的是评论菜。最受欢迎的还是蘑菇,因为这蘑菇产自山上,是老乡们从山上摘下来的,纯天然纯绿色植物。而我更喜欢这里的米饭,很香很好吃。这顿饭大家都吃得特别的开心,笑声不断。或许在北京在学校,我们都难得有这样的机会在一起吃饭,这样的机会大家一起开玩笑,同饮同乐。 吃过晚饭,月亮已经挂上天空,似乎就在山头。气温应该很低,从屋子里面出来一阵寒风迎面吹来。北京这几天很热,女孩们早就换上了漂亮的夏装。但此时的山区似乎远没有夏天的气息。饭局还没有结束,男生们还在喝酒,女生们还在说笑。走出屋子的我,似乎又一次次深深的感受到回到小时候的感觉,那一弯月亮,那几点星星,那寂寂的山头,那阵阵的寒风,那点点的灯光。这个时候,看这老大爷抱着一捆柴火进来了,他来给我们烧炕。今天我是第一见到炕,也是第一次见到烧炕。一边看老大爷烧炕一边和他唠嗑。老大爷告诉我,他们一般冬天晚上做饭的时候烧炕,可以保一个晚上。不过现在一般都是用电饭锅做饭,只是冬天才用柴火做饭为了是烧炕,因为他们那里是没有暖气的。我还是第一看见灶上那么大的锅子,老大爷告诉我那是用来蒸馒头。老大爷一边烧我还一边跑去看炕头热了没有,可是没又热。老大爷说过会就会热,可是好像晚上都没有热。但是也没关系,尽管冷,但是睡起来并不冷。 在吃饭之前,和老大娘聊过天,知道他们有三个女儿,都在北京工作,大女儿也结婚了。这个房子是闺女出钱修给二老的,我说还是闺女疼娘,大娘笑了。大娘告诉我他们平时种些玉米蔬菜的,主要是给自己吃,多了才会拿出去卖。另外会去山上摘些野果子,比如什么野杏、野梨、野山楂、野桃、蘑菇什么的,有些做菜吃,有些晒干了卖给游客。老大娘和我聊天的时候正在路边摆摊呢!有个老人走过,大娘和他打招呼。后来大娘告诉我说,那个老人是退休后从城里搬过来的。我说这里的环境不错,城里人一定会喜欢。我还看到了大娘自己纳的鞋。尽管很多话我听得不是特别的明白,因为很多词我就听不明白,比如说开锅,后来一问是水开了的意思。但是和他们聊天很开心,他们很真诚,很朴实。初级见面会和你说自己的闺女多大,自己的女婿怎么样,说自己为了生存而努力,告诉你这山里有什么,告诉你很多不懂的东西。我想在城市里面这些东西是很少的人,大家都太忙了,没有时间这样聊天;也很少人会把自己的事情一股脑儿的倒给你听。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心态没有那么好,忙工作忙生活,忙得让我们忘记了很多事情。 男生们终于吃完了,这漫漫长夜怎么过,没有电视,更没有电脑。于是我们玩起了游戏。尽管有些游戏已经很久没有玩过或者是玩过很多次了,但是大家却玩得特别得开心。笑声不断,肚子都笑疼了。时间就在这样的笑声中渡过。让我想起了,在宿舍里面,如果每晚不能上网,就会发现那样的晚上很难渡过。可是今夜,我又发现,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摆脱现代科技的束缚,回归自然,开心的笑,大声的笑。但是真的回到这样的环境,我们又能呆多长时间呢?我们来自喧闹的城市,我们注定要回到喧闹的城市,那里才是我们生活的地方,电脑、书本、工作才是陪伴我们的东西;而这里的山峰这里的溪水这里的星光,只是我们生命中的偶然,或许我们会忘记或许不会,但是只属于我们的记忆。 十点多钟大家就准备好睡觉了,为了明天养精蓄锐。我们几个女生睡在大通铺上面。这也是我没见过的,将近十个人睡在一张床上。唧唧喳喳了大半天,终于静下来了,尽管有同学担心习惯猫头鹰作息的我们这么早能够睡着。当灯火灭了,当人声息了,听着静静的风声,还有平静的呼吸声,我也进入了梦想,梦见那个小矿山,梦见童年的我。。。。。。。。 4月25日 在公鸡的声声啼叫声中,我醒了,能够感受到外面清新的空气,看看其他的同学都还在睡梦中,时间才5点半,但我却不想睡了,我真的想出去呼吸这清晨的空气。轻轻的走出屋子,天很凉,似乎还瓢着细雨,鸡叫声此起彼伏,响彻整个小山村。没有现代的机器声,大地处在醒与未醒之间。深深的呼吸,让整个人精神了不少。一只不只名的鸟儿在山中翱翔,真是羡慕它有一双翅膀,能够与天公似比高,能够自由自在的享受这山区清晨的美好。 公鸡的阵阵啼叫声,将睡梦中的大家陆续叫醒。有同学说这次他知道什么叫半夜鸡叫了,竟然晚上两点钟就叫了。有同学说要杀了那只鸡,这么早就叫起来了。尽管抱怨声不断,但是大家都是精神十足。洗漱完后,就准备吃早餐。 大大的馒头,黄黄的玉米粥,咸咸的咸菜,一边吃一边谈论着。这个说这粥真是好喝,比学校的好喝多了;那个说这馒头真大个,不过没我妈妈整的好。一顿饭吃下来,大家都吃了不少,真的是精神好,胃口就好。 吃完饭,因为要结帐,弄了大半天。天气似乎并不那么理想,没有太阳,而且还漂着雨星。同时还很冷,不少人的手都是冰冷的。结帐的过程很漫长,最后老乡说了以后只和男生结帐不和女生结帐。是我们女生的幸运还是不幸呢。昨天接我们的老乡和他的父亲做我们的导游带我们上山,从后山上去。大爷首先问我们有没有决心都登上最高峰,回答他的当然是一致的有。大爷又让我们注意安全,大家互相照顾。 经过简短的讲话,终于上路了。背着包,拄着棍子,我们上山了。爬了没多久,老乡在路边抓到了一只兔子,白白的毛,但是眼睛四周却是黑黑的,煞是好看。于是老乡送兔子回家,由老乡的父亲带领我们继续前进。刚开始的一个小时,大家有说有笑,路也不是那么的难走,一边走一边看山看花。一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一个小时后我们休息的时候,老乡回来了,于是由他继续在前面带领我们,而他父亲在后面带走得比较慢的。一个小时候后的路途变得越来越难走了,很多时候的坡度有80,而且都是很窄的道路,往往路的一边是没有任何的屏障,摔下去的后果不敢设想。有些男生还唱起了自己家乡的山歌来给大家鼓起,尽管走得比较辛苦,但是一路上大家前呼后应,还是很开心的。 又一个小时后,我们来到了一条溪水旁边,溪水还结着厚厚的冰。真是山中“六月冰”呀,很厚,不过在有的地方还是能够看到下面流动着的溪水。在我们来的路上已经看到很多开得很灿烂花,一山之中竟然有着春冬两种尽管,在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同学在冰上照相,还有同学从冰面上滑下来。是呀,“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而这里却是有冰有花。 休息后的一个小时,我们沿着溪水向上爬,走的路越来越陡也越来越难。给大家印象最深刻的是,终于知道为什么叫“爬山”了,因为是手脚并用。攀着树枝,攀着岩石,就这样艰难的小心翼翼的一步一步向上走。休息的频率越来越高,时间越来越长,发出的感叹也越来越多,每次回头,看着那些脚下的山,看着那些青山怀抱的山谷,看着那远处的高山,除了惊叹自然的鬼斧神工,更多的就是那句:路是人走出来的。走在前面的人回头看很多人在自己的脚下,还有那些走过的山峰走过的路;走在后面的人抬头看前面的人在自己的头顶,还有那将要征服的山峰和路。之前看着漂亮的花,大家都要感叹一番,绿葱葱中树丛中一树白色的杏花,一丛紫色的映山红都是我们感叹的对象;之前每次回头,看着那些高耸的山,那些高歌飞翔的鸟都是我们发表言论的引子。可是现在更多的是急促的喘息声,步伐越来越慢,背上的背包越来越重,叫累的也越来越多,停停走走,走走停停,大家都累了,可是问大爷才知道还有一个多小时才到顶峰。来的路是不可能下去的,因为太陡,只能翻过主峰从前面下去。或许到了这个时候,大家都知道没有后路,只能前进,目标就是主峰。尽管速度很慢,但是在前进;尽管感叹少了,但是自然的创造仍让我们吃惊不已。 终于熬过最难熬的地方,每个人脸上都是疲惫,但是脚步却没有停下来,继续前进。脚已经使不是多大的力气就用手,你帮我我帮你,一步步从着顶峰爬过去。还有一个小时,就一个小时了,坚持。望着不见头的山,我们也只能相信导游的话,于是继续前进。但是这一个小时似乎特别的长,山上的风出来带着阵阵的凉意,只要一休息就觉得很冷。看看每个人的裤子都是成黄色的,可是大家都来不及顾这些,唯一的动作就是继续前进。平时看似柔弱的女生,此刻表现得如此之坚持;平时看似幼稚得男生,此刻表现得如此大男子汉。时间在慢慢的流逝,队伍在缓慢的前进,甩在后面的道路越来越长,留在身后的山峰越来越高,离目标的地方越来越近,手越来越脏,脚越来越软,呼吸越来越急促,但是没有停下来,“一鼓作气”,大家坚持着往上爬。或许已经忘记了要看风景,或许已经忘记了是来旅游,只知道往上爬。从还有半个小时,到还有而是分钟,到还有十分钟,到只要五分钟,到只有十步,到就到了,大家这样鼓励着,尽管知道半个小时之后还有半个小后,二十分钟后还有二十分钟。 终于,经过4个多小时的“爬行”,我们来到了云蒙山顶。山顶没有其他的东西只有刻有云蒙山顶峰的石碑一个,上面告诉我们爬上了1417米的高山。所有的辛苦,所有的劳累在登上顶峰那一刻,烟消云散。我们终于登上了,举目远眺,所有的山峰都在我们脚下,我们比山高,真的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四面都是山,看下去就觉得很好。 经过一个早上的奋斗,大家都饿了。于是铺上报纸,大家开始丰富的午餐。我们背着这些食物和水走过了6600多米的路途,登上了这高峰。现在该是它们慰劳我们的时候。脏兮兮的手,用纸巾擦过后,才知道到底有多脏。经历过这次我们就知道了,这双手真的很不错。一边说一边吃,在笑声中进餐。山顶很冷,风吹来,把人的嘴唇都冻成乌黑色。 午餐过后,大家一起拍照。尽管山顶没有什么好的风景,但是拍照更多是为了留下这次经历而不仅仅是那块刻有1417米的石碑。 下山了,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今天上山并不容易。下山的路,比我们来的路好很多。毕竟是经过人开发过的,有一些阶梯,而上山的路却没有。或许是到了顶峰,或许是补充了能量,一路下来大家都很少休息。在下山的过程中,多了一分欣赏景色的心情。云蒙山说实话,应该算是一座基本上没有开发的山,首先即使是主路都修得不是很好,只是用一些系在树上的菜带来表明主路,与香山比起来,这里真的有不少的难度;其次,尽管有不少指示牌说明有什么风景,但是事实上那些风景绝大部分都是自然的,或许是一块可以用来看到密云水库的石头,或许是山壁上面的一个字,或许是奇形怪状的石头,仅此而已;再次,有山如果有水就会更好,在上山的时候,除了那结冰的溪水我们没有看到水,但在下山的时候,我们听到了水声,这些水是天然的,很清澈,上面没有人工的桥,只有卵石。好像山上是没有厕所,另外住宿休息的地方不多。不过看到不少山里人,在小溪的不同地段,用卵石围出一个小池子,里面泡着黄瓜和饮料。水很清,但不知能保留多长时间。下山的路也不好走,尤其是最后,还要爬上一百多阶高高的阶梯,四个小时的上山,两个多小时的下山,到了最后还要爬这些台阶,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么高的山峰都已经达到了,这些应该不算什么,但是真正的爬起来还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一阶一阶,终于来到了平地,今天走的不是铺慢卵石的地就是比羊肠小道还羊肠小道的地,终于走到平地上。 应该兴奋,应该激动,都没有。第一件事情就是找厕所。第二件事情就是“我终于活着下来了”! 快到山脚的时候,天空开始下起雨来。雨越下越大,整片山都笼罩在雨中。当我们四点钟离开的时候,回头发现山已经看不见了,或许所谓的云蒙山,就是在下雨天就让云给蒙拄的山吧,突然觉得这个名字很有诗意,尽管爬起来更多的是艰辛。车走在盘山公路上,天下着雨,还真有点担心。雨已经将所有的山包围了,已经没有可能看到我们爬过的山,在眼前的山也是隐隐约约,若隐若现的。 在爬云蒙山之前,我爬过香山和白云山。或许没有看到很美的景色,但是我相信这次经历对于我们来说不仅仅是一个爬山,没有翻不过的山。如果让我一个人来爬,我可能会在中途就放弃,但是这么多人一起,不能脱大家的后腿,因此必须坚持,这或许就是团队的力量吧,发挥自己的潜力。 某年某月某日当我回想这段经历的时候,我会记得什么呢?老大爷老大娘的话?手脚并用的爬山方式?高高的云蒙山顶峰?满山的绿树和飞翔的鸟儿?同学们的欢声笑语?还是“白云深处有人家”的意境? |
转自:http://hi.baidu.com/mykampong/blog/item/ff54214c368278f8d62afc5f.html65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