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红螺寺三绝景 |
[游记]红螺寺三绝景 |
2007-07-16 tuniu.com |
御竹林: 进入红螺寺大门,首先映入您眼帘的是一片青翠欲滴的竹林,这就是红螺三绝之一 的的"御竹林"。这片竹林是元代云山禅师所栽植的,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据《怀柔县志》记载:清康熙32年(公元1694年)圣驾红螺寺降香,看到这片翠绿的竹林倍感新奇,但即令身边的官员数了一下竹子的数量,为613株,临走前叮嘱寺内的僧人和当地的官员要对竹林善加保护,以便他常来观赏,后来人们就称这片竹林为:"御竹林"。在竹林西北角还有一个照原样恢复的"观竹亭",当年清康熙帝就曾在原亭内设御座观竹。红螺寺现在的竹林长势非常茂盛,四季常青的竹林可以说是北京地区面积最大、年代最长、长势最好的一片竹林,所以被人称为"红螺三绝景之一"。 红螺寺竹子长得这样好,是因为这里具备了独特的地区性小气候,一是高大的红螺山,它象一个巨大的屏障,挡住冬天寒冷的西北风,形成独特的小气候,冬暖夏凉。二是水资源丰富,现在红螺寺庙前的两个泉眼到现在还有水(竹林里一个、红螺池中一个)。三是湿度大,红螺寺南有红螺湖,东有雁栖湖,管辖区有各种树木百万余株,植被覆盖率在90以上,夏天因高大的红螺山常形成坡面雨。四是土壤适宜。所以南方的竹子能在这里生息繁衍到现在,现有竹20亩,竹子数量已达20多万株。 这片竹林虽生长在北方,但它一年四季常绿,春天可看到雨后春笋的喜人,夏天可看到竹林的凉意,秋天可看到婆娑的竹影,冬天可看到白雪中的翠绿。 雌雄银杏 大雄宝殿前有两棵银杏树,东雌西雄,东边的雌树清秀矮小些,西边的雄树就比较高大粗壮,这棵雄的银杏树,树龄在1100年以上,树高20多米,整个围度达到7米之多,虽逾千年,但生机不减。每年春天雄树开满淡黄色的小花,秋天没有果实,而雌树每年春天不开花秋天却果实累累,人们觉得它们象天作一双、珠联璧合的夫妻,所以也称夫妻树。 有句俗语说:独木难成林,而红螺寺中的雄银杏树却有"独木成林"之势,因为它从根部长出了十个笔直笔直向上发展的枝干,而且这十个枝干又有一个非常神奇的传说,当地人相传,每换一个朝代,这棵雄银杏树就从根部长出 一个新的枝干,现在是十个支干和一个主干。这两棵银杏树春天是古树吐新芽,夏天则枝繁叶茂,绿树荫荫,到了秋天,就会银树挂金,叶子变成金黄色,把大雄宝殿衬托得辉煌壮观,使人驻足拍照,赞不绝口。 紫藤寄松 这景是一棵平顶松和两口藤萝构成,这棵平顶松高约6米,把它有力的臂膀伸向了四面八方,形成了伞骨,而两棵碗口粗的藤萝又如龙盘玉柱一样爬满了整个枝头,为这棵松树又增添了媚妩之感,而且是松藤并茂,形成了一把巨伞,遮荫面积近400平米,每年5月初,满架的藤萝花象一串串的紫玛瑙一样,坠满整个枝头,而且浓郁的花香整个寺院都能闻到。古时候每年花季,本寺的住持,就邀请京城附近寺院的住持、长老来红螺寺,坐在树下赏花论道。《红螺山大明寺碑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微风夜听金银铛,诸天卫法藤萝旁",此景至少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了。俗话说:藤缠松,松难生,而红螺寺中的松藤却和睦相处,虽然800多年了,藤不离松,松不辞藤,相亲如初。 版权说明: 本文章版权仍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文章由网友提交或转载,如果原作者不愿意将文章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根据您的意见给予其他的处理。 阅读 422 次, 发表于 11点09分, 推荐给好友 恐怖大王去过的地方 更多 |
转自:http://www.tuniu.com/places/posts/42029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