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碓臼峪游记

[游记]碓臼峪游记

2008-06-13    sohu.com

搜狐博客 > 沐阳风 > 日志

2006-10-29 | 碓臼峪 游记

标签:碓臼峪 游记

碓臼峪游记 By bglu

趁天气良好,和朋友们一起,兴致勃勃,兴高采烈,游览昌平碓臼峪。天气晴朗,红日高悬,虽然已是晚秋,还是有一点夏日炎炎的感觉。想一想,啊,因为闰月,农历还是八月初一哩,秋老虎好像还有点眷恋红尘,舍不得就此遁入山林。碓臼峪位于十三陵西北4公里的地方,距离北京市区大约有50公里。学校上午开车去,一小时到达十三陵大门,再前进20分钟,就进入了碓臼峪景区。下午返回时,交通拥挤,全程耗时正好100分钟。碓臼峪,不同于别的景区,具有自己的特色:山高而陡,石大而多,水清而静,路直而平。进入景区大门,迎面就是三个大石头。最大的大石上,刻有三个巨大的红字:迎宾石。这个石头有多大呢,我看,三居室的住宅,肯定装它不下。再往里走,沿途都是很大的大石头。山路是相当平缓的,没有急剧的拐弯,也没有陡峭的上下,就是游程的终点,也还是在水边上。慢慢浏览,走完全程,也就是一个半钟头。整个山路,始终与溪流并行。水很清澈,平静地流淌。偶尔也有点湍流,但一点没有汹涌的样子。沿途景点不少,大多是由大石头形成的。如虎头崖,在高高的悬崖上,凌空冒出一个大石头,凹凸不平,越看越像,就像大老虎,昂首仰望长空似的。有个聚仙石屋,在山脚下,几块大石,依靠崖脚,天然形成一间大屋。众仙聚集在这里,不管是论道或是休闲,背靠群山,面对清流,人间的快愉,想来不亚于天宫。还有一块大石头,比屋子还大,耸立在路旁的河边上,上面刻有三个大字“点将台”。看来华夏文明史,也是一部战争史,到处都有点将台。是谁曾经在这里点将呢?是焦赞吧,因为碓臼峪的名称就跟他有密切的关系。按照民间的传说,宋朝有个忠义勇猛的将军,名叫焦赞。为了抵御辽国的入侵,他统率大军北上。经过这里时,粮草供应不上,军队闹饥荒。他亲自使用手中的兵器,把一个大石头凿成大臼(俗称碓窝),采集山上野果,放入臼中捣碎,煮熟给士兵充饥。随后北上,大破辽兵,有力地保卫了大宋边疆。后来老百姓就利用大军留下来的这个大石臼舂米,不料出现了奇迹。米舂好后,往外取时,竟然取之不尽,大大解除了当地居民的粮荒,地名也就叫成了碓臼峪,一直流传到现在。这里山的特点是垂直壁陡,奇峰突出,怪石嶙峋,而且是紧紧夹在山路溪流的两旁。山石挤压狭窄的地方,只能容得一人通过,胖子也许一人都难。这里所谓游山,只是在谷底行走,看看山罢了。峡谷幽长,奇景众多,有人甚至把这里叫做是北京的小三峡。面对巍峨的群山和清澈的溪流,心中不由得感谢上苍,特意在这里给老人们安排了一个很好的自然游乐场。宁静的谷,平缓的坡,就是平日不大登山的老人,也能悠闲地走完全程,而不觉得有多么劳累。沿途还有当地居民出售许多自家采摘的农产品,如南瓜、扁豆、甜枣、酸枣、核桃、板栗等等,真是价廉物美,算得上是游客与农户的双赢。游完了,回到家里,心里好像还在山谷河边转悠似的。想着想着,想出了几句顺口溜:悬崖峭壁石头山,清溪流水在路旁。幽谷漫游身心爽,深秋犹觉暖洋洋。

转自:http://bglu.blog.sohu.com/18608375.html405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