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御生堂中医药博物馆游记-御生堂 |
[游记]御生堂中医药博物馆游记-御生堂 |
2007-08-02 dahe.cn |
大河网讯 了解中医药文化,北京御生堂中医药博物馆是个好去处。 “五一”前夕,记者来到位于北京昌平区北七家镇王府公寓的北京御生堂中医药博物馆。宋代黑釉药缸、明代神农石像、清代宫廷御方……堪称“镇馆之宝”的稀世珍品,让人过目难忘。从药具药械、医书医案到中药标本,上溯战国、近至现代,一件件不可多得的藏品,无声地述说着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 北京御生堂中医药博物馆,是御生堂的后人1999年创立的全国首家民办中医药博物馆,面积达6800平方米。以实物见证历史是这家博物馆的一大特点,馆藏文物有近百万件,分8个部分陈列展出:清代御生堂老药铺景观、历代中医药用具、古代中草药标本、古代中草药包装及器皿、历代中医药书籍及报刊、近代名医医方医案真迹、明清中国各地老字号药庄资料和百年中医药商标广告。 “国家近日成立了中医药工作部际协调小组,来进一步加强有关部门之间的统筹协调,大力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北京御生堂中医药博物馆馆长柏杨的开场白从中医药事业的振兴与发展开始,记者感到有些意外。 今年3月21日科技部、卫生部等16部委联合发布了《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这是继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后,又一事关中医药创新发展全局的纲领性文件。柏杨说,中医药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继承、发掘、宣传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为促进中医药事业协调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是作为御生堂的子孙应承担的一种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办好博物馆,我们的信心更足了。 说话间,我们已步入展厅。右侧的墙上挂着清代绘制的24张历代名医图。从汉代的张仲景到清代的吴尚先,华佗、孙思邈、李时珍等“医圣”、“药圣”尽列其中。从一幅幅按年代排列的画像前走过,记者犹如在历史的长廊中穿行。 入口正对面的墙上挂着一百多年前制作的中草药标本。这些标本保存完好,叶脉依旧清晰可见。柏杨告诉记者,草木类为国药大宗,这些标本都是原草,是御生堂教导学徒识药辨药的教学工具。旧时药铺不论药材有毒无毒,能卖不能卖,都要预备齐全,因此有些标本是平日难得一见的奇花异草。 展厅中间,是按照老照片复原的清代御生堂老药铺景观。据柏杨介绍,御生堂始创于1608年,初为山西榆次县城东门内的白氏药铺。清代时,白家第七代传人白凌云担任御医长达25年。1755年,白家老号更名为“御生堂”。御生堂集中医医堂、中药药铺和收集古董珍玩的商号于一体,鼎盛时期分号达百余家,遍及北京、河北、河南、山西、山东、陕西等广大地区。 一个展台接着一个展台地看过来,听着一个个有趣的典故,收获颇多。突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柏杨转身去接电话,记者也掏出手机看了一眼时间,一个多小时已在不知不觉间过去。 柏杨放下电话,高兴地说:“是旅游局打来的,有两个德国旅游团过两天要来这里参观,请我们协助做好接待工作。”记者半开玩笑地说:“这笔生意不错,能收不少门票吧!”柏杨认真地答道:“对于远道而来的客人,我们常常不收门票。让更多的人通过参观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为推动中医国际化尽一份力,是我们的最大心愿。” 据了解,御生堂维持博物馆正常运转的做法是将原有处方开发为产品,获得的资金用来补贴博物馆。他们还将在博物馆的二楼、三楼开辟传统养生馆,让参观者换一种感触传统文化的方式,亲身体验一下中医的神奇,体验项目包括药膳、足疗、针灸、按摩等多个方面。 宣传、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振兴中医药事业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点,能有效解决百姓看病难与贵的问题;发展中药产业,还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柏杨说,中国传统医药正在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我们也希望用御生堂的资源为中医药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御生堂正在申请成为“中医药文化教育基地”,并积极与旅游局开展合作,希望更多的人了解御生堂,了解中医药文化,为传播中医药文化做出贡献。 文/本报记者 游晓玮 |
转自:http://www.dahe.cn/xwzx/rdtj/t20070515_962352.htm35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