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中南海游记mdash洛阳牡丹

[游记]中南海游记mdash洛阳牡丹

2008-04-24    sina.com.cn

4月20日我们去了洛阳看国色天香的牡丹~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宋欧阳修《洛阳牡丹图》)。洛阳地处中原,气候温和,土质肥厚,雨量适中,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洛阳牡丹以花大、色艳、形美、香浓而名甲天下,不仅成为中国牡丹资源的重要分布地和最早的栽培地,而且也是中国乃至世界牡丹的栽培中心之一。
洛阳牡丹的人工栽培始于隋,盛于唐,甲天下于北宋。之后,随着政治中心的转移和洛阳名园的毁夷,至南宋时,四川天彭牡丹继起,有小洛阳之盛。从陆游的《天彭牡丹谱》中所列60多个品种看,大都是从洛阳引进的。明代,盛极一时的安徽亳州牡丹也有许多是从洛阳引进的老品种。清代,曹州牡丹取代亳州牡丹而代之,洛阳牡丹又直接或间接地和曹州牡丹存在一定的渊源关系,足见洛阳牡丹的传播和影响。当今洛阳牡丹更传到意大利、德国、法国、日本、美国、荷兰、南非、澳大利亚和中国台湾、香港等地区。
牡丹别称鼠姑、鹿韭、白茸、木芍药、百两金,属毛茛科灌木,又有洛阳花、富贵花和“花中之王”之美称。河洛地区具有丰富的牡丹资源,是中国野生牡丹的原生地之一。
洛阳牡丹品种繁多,类型多样。洛阳牡丹从野生到人工栽培,随着生态环境条件的改变,经过栽培的牡丹,同洛阳的原种牡丹相比,在植物学形态方面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洛阳牡丹演化的结果,使得牡丹的观赏价值大大提高,但也造成了牡丹有性繁殖能力的降低。千百年来,洛阳花师们正是利用牡丹的这种演化、变异,经过自然和人工选择,创造出数以百计的牡丹新品种,对花卉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洛阳牡丹品种的颜色是随着新品种的培养而不断增多。洛阳野生牡丹为白色的杨山牡丹和紫斑牡丹以及其他牡丹种,经过人工栽培后,唐时出现了黑色(如军容紫),宋代出现了黄色(如姚黄等)、绿色(如欧家碧)、紫色(如左花等)和复色(如添色红)以及奇特的转枝花(如潜溪绯)等。此外,洛阳牡丹还出现了许多过渡性的花色。而今,洛阳牡丹的花色甚丰,有红、白、粉、黄、紫、蓝、绿、黑及复色等9大色系,五彩缤纷,万紫千红。截止1990年的统计,洛阳牡丹品种属红色系的204个,白色系67个,粉色系133个,黄色系11个,紫色系69个,蓝色系26个,绿色系4个,黑色系20个和复色系4个,总计538个。矛盾品种的命名,或以姓氏,或以产地,或以花色,或以花形。以姓氏得名者如姚黄、魏紫、欧家碧;以产地得名者如洛阳春、潜溪绯、寿安红;以颜色取名者如鹤翎红、胭脂红。一些牡丹花,则冠以俊美的品名,如醉杨妃、玉天仙、二乔等。还有寓意深妙而又典雅的称呼,如璎珞宝珠、飞燕红妆、雪夫人、粉香奴等。每个品种差异分明,各具特色。
洛阳牡丹栽培技术在古代已具有相当高的水平。唐代洛阳人宋单父,精于园艺,他种的牡丹,红白斗色,变异千种,被时人尊称为花师,惊服他有“幻世之绝艺”。惜此高超绝艺,无著录传世。宋欧阳修《洛阳牡丹记风俗记第三》载,宋时有一复姓东门、人称“门园子”的人,是一位牡丹接花高手,富豪人家都请他嫁接牡丹,秋天接花,到来年春天见花再付钱,接活一株,价值五千。张邦基《墨庄漫录》亦载,宋徽宗宣和年间,洛阳有一位欧姓花师,用药壅培白牡丹根下,次年花开浅碧色,人称“欧家碧”,极为珍贵,每年作为贡品,供奉朝廷。
宋代洛阳牡丹的栽培管理,在择地、栽植、浇灌、施肥、修剪、防虫害、防霜冻以及嫁接、育种等栽培技术方面,总结出一套较为完整的成熟经验。明清时期,牡丹的栽培技术更加趋于完善。花工们从牡丹的种、栽、分、接、浇、养、医、忌等8个方面进行了科学总结,并付诸实现。古代洛阳牡丹的栽培技术,至今对牡丹的生产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当代洛阳人在恢复和继承矛盾传统栽培技术的基础上,各种技艺均得到迅速发展,尤其是对牡丹的促成栽培技术,已能使其从9月上旬到翌年自然花期之前近200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10a88a01008zbd.html333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