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游记:798大山子艺术区 |
[游记]游记:798大山子艺术区 |
2007-07-16 sina.com.cn |
798,对这个地方向往已久,昨天本是要去的,可由于被康师傅公司临时叫去开会,浪费了昨天的时间.今天上午,先在网上到处查了798的各方面资料,随后轻装上阵,当然,那个索尼爱立信的拍照手机是要带上的,前几次听音乐会都没录下来,这次一定得带着了.北京的风景名胜数年前都已经看有N遍,早已没兴趣,能吸引我的地方不过是些影院书店酒吧什么的.坐公车有近一个小时来到大山子.走了没多远就进入了工厂,景象无甚特别. 走到一个路口,拐进去,被眼前的一个巨大老头塑像给震了一下.当时是中午,并无几个人影.但见班驳的墙壁上各式的涂鸦,端起手机一阵狂拍.艺术区的景象与我想象中的略有不同,我想至少会有一点音乐存身的空间吧,气氛应该会自由一些吧,可最终发现这里平时几乎没有音乐的影子,只有举办什么活动时才会来凑热闹全是美术一类的东西,多是后现代绘画理念作品,雕塑,行为艺术等其他形式的表现,展现的方式其实是很正规的,说它是艺术家自己聚集过来的并不准确,毕竟这里现身最多的不是艺术家本人,而是他们的作品和展示作品的画室.只是这里的现代艺术画廊实在太多了,并且分布在老式工厂里,显得它独具特色.其实内部管理是规矩且平静的,许多展厅有专人看管,也有些展厅是作者本人创作自己展示的地方,作者本人也显的很普通,只有那些充满想象力和夸张绝妙的作品是疯狂的.那些专人管理的展厅就具有商业性质了,画家和美院毕业生将自己的作品拿到这里,跟管理人员谈定价钱和展出时间,多数是为了将自己的画卖出去. 一边是布置典雅的大片画廊,一边是噪音纷杂的老式厂区.画廊全在被废弃的厂房里,在许多地方还留着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口号和宣传画雕塑.依旧在使用的厂房墙壁上,也被涂上或可爱或沉重的涂鸦.二者互相渗透,却也互相排斥,随着各自利益受到威胁,二者的矛盾日益凸显.香港一投资商要在这一带大量投资建设,包括798在内的一带都要被拆掉.身为人大代表的清华美院的教授李象群已提交提案,要求保护大山子艺术区,可促进当地旅游业,也是中外艺术交流的基地,甚至是北京当代文化的标志,它已经成为美国纽约的那个SOHU艺术核心区.随着798知名度的提升,艺术家进驻的门槛越来越高。艺术家的理念是“展示高于经营”,房租的上涨将可能导致艺术家主体性的消失。 一些参观者可能会对这里展示的作品感到迷茫,当视觉与观念发生冲突时观念总占上风,有人可能还会认为艺术家都是疯子.我想到这里参观持此观点的人应该是少数,不辞劳苦来到这还算偏僻的地方多是美院的学生,今天在那里好多人就把我当成了学美术的.当然一些对当代艺术行为艺术不感兴趣的也会慕名来看个热闹,他们或许看不到作品的意思,但有些东西他们是可以看懂的,比如那种潜在的讽刺. 红砖的墙面上至今还能看到的许多“共产党万岁万万岁”、“工人阶级大团结”等那个年代的口号,裸露在外墙的巨大的管道,吱呀作响的老式大电风扇,与许多现代艺术家创作的抽象画作、雕塑、相片一起交叠在视野中,带着一种粗糙刚性的美,也多了几分反讽的味道。或许每个人,对待历史或现实的无奈,都会抱着嘲笑或者蔑视的态度,但所谓的艺术家,则比常人更进一步,像当年的伤痕文学一样,他们会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将这种嘲讽表现出来。于是,在798,有不少的艺术作品都是围绕着对文革时代的嘲讽、对那个时代人群的同质化、无个性的主题而创作的。以毛主席为原型的各种抽象雕塑在这里似乎已经成了一个象征符号,毛是艺术家人人都可以拿来嘲讽的对象。当我进入厕所,对着尿池撒尿时,眼前又是一行涂鸦似的字——“批量生产乐观主义”一样,对毛的异化扭曲在这里“批量生产”着,但“乐观主义”却让人觉得有几分矫情。 具体看到的就不多说了,等过两天把拍到的照片传上来给大家看吧.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8a7ce5f0100061k43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