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佛植物园游记 如约而至,蝶儿飞,蜂儿舞,初夏到来。 今天我们来到北京卧佛寺植物园,首先让我眼前一亮的就是那个大“福”字,红红的大字给人一种平安之感。据说,卧佛寺又叫十方普觉寺,创建于唐贞观初年,寺内古树参天花木扶疏,寺内之佛乃释迦牟尼之卧像。带着那种神秘,我们走进了它。 走进大门,我们一直向前走,两边花枝招展、绿意浓浓,再向路旁走去,绿荫之下,五彩缤纷的鲜花争先恐后地盛开着,偶尔动动花叶,像似在和我们打招呼。惹人喜爱的蝴蝶兰,似乎也要飞起来了。 再往里走,就会有一个巨大的金属建筑物,没错,那就是温室,里面有各种热带与亚热带植物。我们饶过温室,走向牡丹园,含苞欲放的牡丹相依相偎,在我们面前显得有些羞涩。向上走走,国槐耸立、油松及山石千姿百态。树间,不时地也有对对喜鹊嬉戏玩耍,丝毫没有害怕游客的感觉。踏上楼阁,向下望去,真乃“一览众山小”。听,不远处传来了阵阵悦耳的乐声,我们好奇地寻过去。略高处,一些民乐爱好者在楼阁中各显其能,连我这不怎么懂音乐的人也被陶醉其中。展眼周围,就会发现有一幅大型烧瓷壁画《牡丹仙子》,据说壁画取材于《聊斋志异》,在那情景交融的时刻,我们也忍不住开拍了。往前走,“天下第一香”,再穿过一堵墙,像似来到世外桃源一样,心情豁然开朗。再往下走,我们来到了一小溪边。 溪水安静地流着,踩到水石上,偶尔会听到潺潺的天籁之音。起身沿溪望去,怪石林立,绿草丛丛,难道这就是樱桃沟?据说水杉蔚然成林,还栽有玉铃花、青檀、红松等珍稀濒危植物。若要尝一尝樱桃沟清凉的泉水,听一听“石上松”、“元宝石”神奇的传说,便会体会到“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优美意境。我们沿溪而上,穿梭在林荫间,来到了更高处。静静的水面上簇簇荷花妖娆而放,不时还能看到游鱼戏水、蜻蜓点水、水鸭觅食。耳间鸟鸣声声,平添了一股幽静的气氛。 此情此景,令人陶醉,情不自禁地,便让我们歌声扬扬…… 再向上行,我们进入了竹林园地。一棵棵笔直的青竹矗立林间,似乎在教我们怎么做人。穿梭在竹林小道,一股清香扑鼻而入。穿过竹林,一曲“菩提大悲咒”不禁让我想起“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佛家意境。 哼唱着“大悲咒”,我们继续走。小路上,嬉戏玩耍,歌声阵阵。走着走着,我们居然来到了卧佛寺,高大的石门,令我感叹。 以近中午,提议去看喷泉,顺便接人,于是饶而至之园门。人全队齐,我们向喷泉走去。 小路两旁,月季盛开,色彩斑斓,眼前一道花环走廊。穿过走廊,一个圆形凹陷场地,我想那就是喷泉之处,可惜,我们来迟一步,刚刚喷完。 继续走着,说笑中,我们来到了曹雪芹纪念馆。看着曹雪芹的石像,不禁让我想起了《红楼梦》中的宝黛爱情。宝黛爱情似乎诞生于一个神话:西方灵河岸有个三生石,三生石边生长着一株绛珠草,得了神瑛侍者之甘露浇灌,受天地精华,脱草木之质,修成女体,只因未报神瑛侍者灌溉之德,五脏六腑里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遂要随神瑛侍者下世为人,把一生的眼泪都还给他。于是,曹先生就此塑造了一场令人羡慕的爱情悲剧。 离开曹雪芹纪念馆,我们又来到了溪边,清澈的溪水将我们吸引住了。拖掉鞋子,挽起裤腿,踩在水石上,溅水花,打水漂,玩得不亦乐乎。 事有所止,我们要回返了。瞬间,流连忘返,依依不舍…… 2007年6月2日 清华万博S228班郭统统 评论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