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福建游记攻略:享受清凉醉卧樱桃沟 |
[游记]福建游记攻略:享受清凉醉卧樱桃沟 |
2007-07-16 bj800.cn |
福建游记攻略:享受清凉醉卧樱桃沟 金章宗曾在这里赏花。有人题诗:“樱桃花万树,春来想灼灼”。樱桃沟内花木扶疏,景致清幽,有退翁亭、白鹿岩洞,元宝石,一二九运动纪念亭等名胜。附近有清代著名画家周养庵故居(樱桃沟也被称做周家花园)和曹雪芹故居。 我早就想去了,于是今天,我和几位同学约好去樱桃沟郊游。偏偏天公不作美,天热得出奇。焦阳似火,把空气烤得像划根火柴就能点着似的。大家顶着酷暑,朝樱桃沟所在的植物园出发了。 常听人说,越往山里走越凉,抱着这希望,我们加快了脚步。到了植物园再过卧佛寺,周围已是绿树荫荫,凉风习习。樱桃沟也就在眼前了。最先扑入我们视野的是一片翠色欲滴的青竹。丛丛翠竹你拉着我,我挨着你,密密麻麻地挤成林。放眼望去,仿佛一块碧玉镶嵌在山谷中,微微的山风从沟里吹来,竹林飒飒有声,如仕女抚琴,似情人低语。这片茂密的竹林像个巨大的绿色屏障,把外面的热气隔了出去,让我们一下子置身于一个薄荷般清凉的世界。 沿着石阶继续前行,便可听到哗啦啦啦的水声。抬眼看去,一条溪流从山上奔腾而下。两边高大的山壁被林木盖了个严严实实,真像是大自然的画师,打翻了调色板,把所有强烈的绿色油彩都倾倒了下来,染绿了这个小山谷。又是山,又是水,我仿佛置身在一个童话般的绿的世界,被一片荫爽、惬意的感觉包围着。 樱桃沟以溪著称,我们当然要踏溪而上,寻找源头了。踩着溪底的碎岩石,我们搀扶着前进。晶莹透澈的溪大像银链般在我们脚下抖动翻滚。溪流湍急处,溪水击石如飞珠溅玉般激起明亮的水花,调皮地挠着你的脚趾。溪流平缓处,水漫过巨石,宛如银湖泻波。水面油一般起着柔美的水纹,轻吻着你的脚背,舒服极了。 溪底的岩石呢?更是千奇百怪,各具姿态。有的地方几块小碎石挤成一堆,尖尖仄仄让你没处落脚。有的地方隔上老远才有一块石头,我们又不得不跳着往前跑。再加上溪水冰凉彻骨,不能不说,我们享受的是一份真正的“苦趣”呢!越往上走,溪水越清越凉,大家再也不敢用脚去踏,于是我们爬上土坡,跑过一二·九纪念亭,冲到了“源头”。 源头处有一块长约四丈、宽约两丈、高约一丈的大青石,它通体浑圆,形似元宝,石身上刻着两个褐色的大字“源头”,这就是有名的元宝遗石了。从前,《石头记》的作者曹雪芹就住在植物园内的白旗营里。相传曹雪芹当年就经常坐在元宝石上写《石头记》,饿了就吃口干粮,渴了就喝口泉水。当然,《石头记》中的那块奇石就是眼前的元宝石喽!元宝石低低地压在另一块巨石上,我俯下身去,趴在上面,侧过头来,才看到了溪水的源头。泉水从平滑的山壁中冒出,汇进水潭,形成小溪。真不敢想象,刚才那奔跃的溪流竟是这样一小股一小股地渗出来的。怪不得樱桃沟的溪水如此之清,如此之凉。真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啊! 元宝石的南侧还有一奇景。一块巨大的岩石上长着一株百年怪柏,柏树茂密繁盛,从巨石中前倾出来,将巨石撑出一道裂痕。据史家推测,曹雪芹很可能就是受了这个自然景观的启迪,构造了宝玉和黛玉那段木石姻缘。 坐在一块巨石上,望着樱桃沟这山水如画的风景,我感到正是这样一个幽静、清凉、充满山水通灵之气的宝地酝酿了曹雪芹笔下的那个超凡脱俗,充满灵气的宝玉,也酝酿了那些溪水一般纯净可爱的女性角 金章宗曾在这里赏花。有人题诗:“樱桃花万树,春来想灼灼”。樱桃沟内花木扶疏,景致清幽,有退翁亭、白鹿岩洞,元宝石,一二九运动纪念亭等名胜。附近有清代著名画家周养庵故居(樱桃沟也被称做周家花园)和曹雪芹故居。 我早就想去了,于是今天,我和几位同学约好去樱桃沟郊游。偏偏天公不作美,天热得出奇。焦阳似火,把空气烤得像划根火柴就能点着似的。大家顶着酷暑,朝樱桃沟所在的植物园出发了。 常听人说,越往山里走越凉,抱着这希望,我们加快了脚步。到了植物园再过卧佛寺,周围已是绿树荫荫,凉风习习。樱桃沟也就在眼前了。最先扑入我们视野的是一片翠色欲滴的青竹。丛丛翠竹你拉着我,我挨着你,密密麻麻地挤成林。放眼望去,仿佛一块碧玉镶嵌在山谷中,微微的山风从沟里吹来,竹林飒飒有声,如仕女抚琴,似情人低语。这片茂密的竹林像个巨大的绿色屏障,把外面的热气隔了出去,让我们一下子置身于一个薄荷般清凉的世界。 沿着石阶继续前行,便可听到哗啦啦啦的水声。抬眼看去,一条溪流从山上奔腾而下。两边高大的山壁被林木盖了个严严实实,真像是大自然的画师,打翻了调色板,把所有强烈的绿色油彩都倾倒了下来,染绿了这个小山谷。又是山,又是水,我仿佛置身在一个童话般的绿的世界,被一片荫爽、惬意的感觉包围着。 樱桃沟以溪著称,我们当然要踏溪而上,寻找源头了。踩着溪底的碎岩石,我们搀扶着前进。晶莹透澈的溪大像银链般在我们脚下抖动翻滚。溪流湍急处,溪水击石如飞珠溅玉般激起明亮的水花,调皮地挠着你的脚趾。溪流平缓处,水漫过巨石,宛如银湖泻波。水面油一般起着柔美的水纹,轻吻着你的脚背,舒服极了。 溪底的岩石呢?更是千奇百怪,各具姿态。有的地方几块小碎石挤成一堆,尖尖仄仄让你没处落脚。有的地方隔上老远才有一块石头,我们又不得不跳着往前跑。再加上溪水冰凉彻骨,不能不说,我们享受的是一份真正的“苦趣”呢!越往上走,溪水越清越凉,大家再也不敢用脚去踏,于是我们爬上土坡,跑过一二·九纪念亭,冲到了“源头”。 源头处有一块长约四丈、宽约两丈、高约一丈的大青石,它通体浑圆,形似元宝,石身上刻着两个褐色的大字“源头”,这就是有名的元宝遗石了。从前,《石头记》的作者曹雪芹就住在植物园内的白旗营里。相传曹雪芹当年就经常坐在元宝石上写《石头记》,饿了就吃口干粮,渴了就喝口泉水。当然,《石头记》中的那块奇石就是眼前的元宝石喽!元宝石低低地压在另一块巨石上,我俯下身去,趴在上面,侧过头来,才看到了溪水的源头。泉水从平滑的山壁中冒出,汇进水潭,形成小溪。真不敢想象,刚才那奔跃的溪流竟是这样一小股一小股地渗出来的。怪不得樱桃沟的溪水如此之清,如此之凉。真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啊! 元宝石的南侧还有一奇景。一块巨大的岩石上长着一株百年怪柏,柏树茂密繁盛,从巨石中前倾出来,将巨石撑出一道裂痕。据史家推测,曹雪芹很可能就是受了这个自然景观的启迪,构造了宝玉和黛玉那段木石姻缘。 坐在一块巨石上,望着樱桃沟这山水如画的风景,我感到正是这样一个幽静、清凉、充满山水通灵之气的宝地酝酿了曹雪芹笔下的那个超凡脱俗,充满灵气的宝玉,也酝酿了那些溪水一般纯净可爱的女性角 |
转自:http://www.bj800.cn/bbs/viewthread.php?tid=8956257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