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玉渊潭游记之三 |
[游记]玉渊潭游记之三 |
2007-11-27 sina.com.cn |
大中小 玉渊潭游记之三 依恋 友人曾说过:“玉渊潭公园是属于每一个季节的。”我很赞同,不必说春季百花争艳,含芳尽绿;不必说夏季芙蓉出水,鲜艳欲滴;不必说秋季夕阳映照,别具情怀;也不必说冬季皑皑白雪,玉洁冰清。一个公园如不属于四季,那就不是一个健全的公园。记得有一段时期也是很喜欢紫竹院公园的,也曾试着在傍晚饭后一个人踱去散步,但几日下来,娇小的院子早已经被我寻了个干净,似乎再也找不到一丝欣喜,便没有了兴趣。玉渊潭却不是这样的,它像一部聚居在城市百花中的一点新绿,又如冗杂的图书馆中,固定位置上摆放着的那本熟悉的《哈姆雷特》,每一次走进,每一次阅读,享受的都是另一种感觉,收获的都是另一种心情。 记得去年风筝节的时候,和几个朋友一起来园中玩乐,走至园中,却被个个伫立的硕大的风筝所吸引,那些硕大的玩物都是从风筝之乡潍坊运来的,自己在惊叹风筝之奇时早已经把手中自己的风筝遗失,等到几位朋友啧啧赞叹后想起彼此手中的风筝时,那调皮的玩物早已自己飞上天寻找自己的天地去了。 其实风筝与缘是很相似的,缘与缘间,长长的线,正如古语:“千里姻缘一线牵。”缘深了,收回,缘浅了散去,但缘深缘浅,皆缘,手中的线,可把握不可占有焉。 这个季节,是樱花与风车节的,从小就喜欢那带有异国情调的风车,风车转转,转出各国风情。记得印象中最喜欢的还是那荷兰的风车,那种朴素又巧丽的风车,把整个印象中的荷兰装扮的煞是浪漫。一听有风车节,我就遥几位好友去了,望着那高大的风车,在风中缓慢的转动,像是一个慈祥的老人,用丝丝白发记载自己的沧桑,那风车,也用那几瓣展开的胳臂,记载思乡的情怀,或是唐吉柯德的笑柄吧。 我望着风车倒影的湖面,记忆中冬季在湖面上滑冰的景象还隐隐可见,每当冬季来临,在暖暖的卧室待着麻木了的朋友们总会相约来这里滑冰的,周围是白雪纷飞,身边是欢声笑语,一个人跌到了,换来的是周围善意的欢笑和嘲讽,换来的是一支支相互扶持的手臂,换来的是在那冰天雪地中逐渐升温的友情。 公园东南,是一段热闹的公园小市,各种小吃和特色玩具或是纪念品应有尽有,我也偶尔来过,但似乎记忆里没有买过任何东西,有些是很欣赏的,但自己在公园里没有购物的习惯,走来走去,也就笑笑离开。那小市往西南几百米,是一片健身场所,好多老人在此锻炼身体,也有好多踢毽球的老人,自己有时兴趣来了也加进去凑凑热闹,或是有目的的听听老人们经验之谈,对于我们这些年轻人来说,很是受益非浅。 记得有一次,一个人在湖边躺椅上观景,突得发现自己的身后多了一大群来来往往的人,各个手中还拿着门票类似的东西,搞的公园的行道上好不热闹,我看着人群纳闷,发呆,又忍不住心底的好奇,终于追上一位长者,提出自己压抑许久的疑问,后得之是“走出健康”的走路活动,于是大喜,也跟着行走大队寻找健康去了。把这个算是游记结尾的一个趣事吧。 我喜欢玉渊潭,正如我把它当作一个朋友喜欢,去相处,去依恋。我知道,在我的大学生活中,这里是我的一个休闲的驿站,我还有更美丽更美好的事物要去寻找,也有更艰苦更艰辛的日子在等着我,但我也知道,只要有这个朋友在,我的心怀就会越来越宽广,我的生活也会更加美好。] 我坚信!我是喜欢这里的。 文章引用自: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8477e4f010003u727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