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北京游记——什刹海的阳光午后(参赛作品)—红色风雷的时空博客 |
[游记]北京游记——什刹海的阳光午后(参赛作品)—红色风雷的时空博客 |
2007-07-16 nnsky.com |
前言 什刹海在北京鼓楼的西南方,北海的正对面。她由前海和后海组成,说是“海”其实就是人工湖。原先四周围全是柳树、槐树、杨树和一条条的胡同,现而今都改成了酒吧、饭店,晚上灯火辉煌,车水马龙~ 有关“什刹海”这个名字的由来,通常有两个说法:一是来自活财神沈万三挖十窖银子的传说;另一说是在这“海子”周围原先有十座古刹。不管哪个说法成立,什刹海已经和这座古老的城市一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今年的五一长假总算有空回北京看看,行李很简单,最重的就是那一大包相机和镜头。事前计划好了,3号这天去一趟北海和什刹海逛逛。早早出门,在拥挤的一零四路无轨上正颠儿着,突然手机震起来,拿起一看是个陌生的北京号码,话筒里传出年轻的女声“你好,是风雷吗?”我一愣,北京城里知道这个称呼的人就一个,而且早出国了~带着困惑小心地反问:您是哪位?“我是··啊”“什么?!您是~~我这儿听不清~”几个来回总算才明白是欧泊版主。原以为她在节日期间会回家,没想到还在这儿耗着。当下约好了见面的地点,我在北海医院对面的白米斜巷等她,那里紧挨着后海。 接下来的事情,凡是看过欧版“后海下午”贴子的网友都会很清楚,我干的“好事”欧版主一字不差全给记下了~为表示对她的感谢,以及那种他乡遇故人的喜悦,也发一些当天拍摄的片子。相机是NIKON D70,配NIKKOR AF18-35mm 及 AF80-200mm镜头,使用尼康DSLR专用NEF格式记录,后期通过Nikon Capture Editor4.1软件处理,成像硬朗、色彩略有夸张,这也是该软件处理风格的典型特征。对具体技术细节有兴趣的朋友,我再另外开贴说明。 鄙人一向比较喜好拍糖水片,如果让您看着不舒服那我就先作个辑了~ 1、在相机断电之前最后抢拍的照片,中间就是望海楼,位于后海。(有关这个望海楼,今天在网上查到一个贴子,原文如下:“望海楼”闲置了十余年后最近要作为什刹海新景观开放,“望海楼”是在后海填湖造的,破坏了什刹海周围景观和京城水系。是典型的的违章建筑、非法建筑和腐败建筑。个别外地游客还以为是古迹频繁留影。该楼有人说是陈希同盖的,有人说是陈小同盖的。) 2、前海,画面中可以清楚看到那个葱绿的湖心小岛。 3、天空中那一抹云带再浓厚些就更漂亮了~ 4、站在柱子上拍的一张照片。 5、那座小桥就是分隔前、后海的银锭桥~ 6、春天的枫叶。300毫米焦段拍摄,风大,镜头沉,手又抖,细节不太好~ 7、新鲜的草莓,拍的时候我在想:喷一口水再拍该有多漂亮呀~可旁边那位强壮的大叔显然不会让我得逞。 8、准备下水的几位游泳爱好者,举手的这位不是在做舒展,而是示意我不要拍他~ 9、11岁的纯种英国约克夏,样子很俏皮~ 10、不知道画面中的古建筑叫什么~ 11、低空掠过湖面的绿头鸭~ 300毫米半自动追拍,没有经验,成功率极低。 12、这就是传说中的“外国辣妹”,虎背熊腰、孔武有力的样子~ 13、胡同儿里的民间艺人,大家一定能看出来他在做什么~ 14、据可靠线报,拉你去胡同一日游的板爷们,多数不是本地人~ 15、古刹之壹——大藏龙华寺,现在是北京市北海幼儿园~ 16、很会享受生活的一对夫妇,他们就在龙华寺外面的大树下席地而坐、把酒言欢,实在是快意人生! 17、中午欧版请客,在孔乙己餐厅试试杭帮菜~,这个招牌油条牛肉,确实很难找出肉片来~ 18、杭椒炒茄子,无论椒或茄,均是十分可口~ 19、再来一张风光片 20、游人~ |
转自:http://blog.nnsky.com/blog_view_127480.html38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