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什刹海游记 |
[游记]什刹海游记 |
2007-07-16 live.com |
什刹海游记 窃以为,什刹海是北京城里景色最美的地方,尤其是夏季。 那天,我们父子二人从旧鼓楼大街下车,钻进鸦儿胡同,开始了这次什刹海之游。 北京早已不是昔日的北京了,古都风貌在很多地方已经荡然无存。不过,什刹海周边还是保护得比较好的。出鸦儿胡同就是后海了。灰墙黑瓦,残破的石头门墩,无不在诉说着这所城市经历的沧海桑田。 什刹海的本意是“十刹海”,刹,佛寺也;十,极言其多也,缘起于清朝统治者笃信佛教,海子周边佛寺众多。广义的什刹海包括北海、南海、中海、西海。北海、南海、中海在清朝都是皇家园囿,解放后北海辟为公园,票价日益上涨,中海南海更是最高层办公地点,西海水面欠佳,故而“什刹海”的涵义常常狭义化为寻常百姓能够游览的前海后海。 民国年间前海后海曾经种植荷花,沿海街道辟为“荷花市场”,十分著名。但现在的后海只在沿岸种了很少一点荷花,昔日摆小摊的市场也成了诸多“小资”场所的根据地,“荷花市场”早已名不副实。 这里顺便说一句,北京人似乎喜欢红莲胜过喜欢白莲,其实白莲花更为纯洁,更为养眼。 越过银锭桥就是前海了。昔日“银锭观山”是“燕京八景”之外的一景,站在银锭桥上可以一直看到西山。现在只能看到一座座高楼而已,想来不会有人把“银锭观楼”视为一景的。 前海也没什么荷花。从后海到前海,违反市政府命令游泳和钓鱼、捞螺蛳的人倒不少。游泳的都是中老年男子,钓鱼、捞螺蛳的有个别中年女人。市政府的解释是在什刹海游泳既不安全又有碍观瞻(因为在这里游泳的都是中老年男子,若是妙龄少女喜欢在这里玩水恐怕就要另当别论),钓鱼、捞螺蛳破坏生态平衡,而且海里的鱼都是市政府放养的,属于公共财产。不过话也说回来了——游泳、钓鱼,甚至捞螺蛳,都是老北京人,特别是海边居民很传统的爱好,几乎可以说是一种民俗,一种“文化遗产”。如何处理好传统习惯与现代城市生活的关系,不仅仅是市政府下一道禁令就可以的。 宋庆龄故居就在海边的醇亲王府故址。醇亲王府本不在此处,但由于当初溥仪从普通王子变成皇帝,载沣昔日的府第也成了“潜龙邸”,不能再作王府(就如同当年的雍亲王府),清廷另为摄政王选定了这一处王府。晚年的载沣入不敷出,因而失去了这处王府,几经周转,这里成了孙夫人宋庆龄的居所。我们进去参观了一番。 走出宋庆龄故居,我们沿着前海沿一直走到柳荫街附近,沿着前海的南岸往回走。走到德胜桥时,我忽然想起从没去过西海,于是父子二人一起继续西行。 与充满皇家贵气的前海后海相比,西海就差劲多了。这里水质比较差,周围的民居也是破破烂烂,故而一向被贬称为“积水潭”。与前海后海不同的是,西海是可以钓鱼的(因为水比较脏,所以没人游泳),还煞有介事地区分为“手竿区”、“海竿区”。不过我确实看到有人在这里钓起几条大鲤鱼。这里还有些苇滩,其实是一片小小的湿地。 离开西海,这次什刹海之游就结束了。 据梁从诫先生考证,北京城里原来有多处水面、湿地,俨然是一个“水城”。现在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早已经成了一个“旱城”。什刹海的可贵,就在于此。 二〇〇六年八月十二日于北京 |
转自:http://zhangxiaomonju.spaces.live.com/blog/cns!F290E8606459B55C!253.entry24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