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北京北京游记—闲走什刹海—同程旅游博客 |
[游记]北京北京游记—闲走什刹海—同程旅游博客 |
2007-07-16 17u.com |
以前在北京上学的几年,从未产生过去什刹海闲逛的冲动。自从看了《中国国家地理》的“选美中国”后,就萌生了有机会去那里看看的念头。《中国国家地理》所评定的中国五个最美的城区(原文是城市,我觉得改为城区似乎更贴切些)分别是:厦门鼓浪屿、青岛八大关、苏州老城、澳门老城和北京的什刹海。如果到什刹海一逛,那么五个最美丽的城区我就算去全了。 间或有古老的院落在胡同中冒出来吸引我们的注意力,有的还残存着文革时期的遗迹。远处一辆人力三轮车疾冲过来,让人觉得避闪不及,但车夫熟练的技术最终还是有惊无险地让我们安心地舒了一口气。 在胡同深处看到几辆并排停放消防车,与我们常见的庞然大物相比,尤其显得小巧玲珑。这应该是什刹海地区根据自己的地形特别定制的。这里胡同纵横交错,狭窄而幽深,普通的大型消防车根本派不上用场,连进出通行都不太可能。也许,这也算是因地制宜的一个小小例证吧。 穿过两条胡同,终于走到什刹海湖滨。这里因从前的什刹海佛寺而得名。湖的西岸,沿岸杨柳低垂、微风轻吹,立即就有一种清爽怡人的感觉。下午的阳光照着对岸古老的楼阁,几条小船不时激起水中的涟漪,一派恬静悠然景象。可惜虽有阳光,但天空依旧灰蒙蒙的,通透性不强,拍出的照片也是灰蒙蒙毫无生气。 顺着湖岸向东南,沿岸都是密密麻麻的各式酒吧。也许尚未到用餐时间吧,酒吧里的客人并不多,与阳朔西街成天热闹非凡的景象相比,显得比较寞落冷清。据说当地人想把这里打造成为中国第二条西街,看来尚需努力。 湖岸停放着成排的三轮车,上面的车夫似乎都很疲惫,不约而同地都在昏昏沉睡。在什刹海,这应该也是一道风景。 银锭桥在我们的前方。这是一条历史悠久的小桥,名字虽然俗不可耐,但很富平民气息,我比较喜欢。桥将什刹海分为两个部分,东南部分称为前海,西北部分成为后海。前海水域面积没有后海浩荡,却也显得精致许多。 过银锭桥就是著名的烟袋斜街,也是个富有平民气息的名字。与其它胡同比起来,这里人流如织、川流不息,热闹繁华了许多。在街头见到一位做糖人的手工艺人,围了许多人在观看。艺人十分得意,娴熟地做出一个又一个糖制小动物。这玩意既能欣赏还能品尝,小朋友尤其喜爱。 烟袋斜街真可谓古今中外相互融合,既有古老的道观、四合小院,又有现代的超市商店;既有中国传统的手工艺作坊,又有洋味十足的西餐酒吧;既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国游客,又有来自世界各国的外国友人。逛烟袋斜街,需要的只是一份悠闲、一份闹中取静的平和心态。 街上飘来烤红薯的浓香。映山红实在抵挡不住它的诱惑,一下买了一大袋子,饱饱地解了几年未尝的馋。按说中国的烤红薯味道也不错,还是敌不过外国炸薯条的市场进攻。设想一下,既然油炸食品渐渐成为垃圾食品,如果西式快餐用烤红薯来取代炸薯条,市场反应又会如何呢? 出烟袋斜街东面的街口,就是鼓楼大街。一座巍峨的朱红色古楼屹立在大街的北头,下面是拥挤不堪的车流和人流。夕阳西下,将古老的鼓楼映照得更加富丽堂皇。 鼓楼的后面是钟楼,两者相距200米左右。钟楼纯粹是砖的灰色,与鲜艳夺目的鼓楼相比,显得寒酸破败,但也更加沧桑冷艳。钟楼前一对外国母女扶着单车,正兴致勃勃地拍留影,见到我用长焦对着她们,立即露出友好的笑容。看来她们也是北京通。 在附近的士多店(小卖部,英文发音而来,一般是广东人的叫法。一次与内地的朋友交流,他们都没明白此说法的意思--故特此说明)买了几种老北京的明信片,3-5元左右,比较划算。同样的明信片,在北京不同的地方,价格区别很大。我们就曾遇到叫价15元的。看来,出门旅游买纪念品、手信,还是多打听、多比较,在当今信息不对称的年代,货比三家不吃亏永远是至理名言。 一道阳光将巷口的几面鲤鱼旗照得透亮,游什刹海的心情便如同这飘曳的鲤鱼旗,在晚风中越发灿烂起来。 |
转自:http://www.17u.com/blog/article/37577.html31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