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什刹海 |
[游记]什刹海 |
2008-05-22 163.com |
字号: 大大 中中 小小 北京印象(三)老北京的符号——什刹海 今年“五一”游览什刹海,这里最能反映老北京人的生活方式和北京的风土人情。北京台名嘴儿胡紫薇胡姐姐,曾经说过:“我们满人一提到什刹海啊,就俩字儿——‘亲切’。”今儿个,咱们就说说什刹海的故事。 什刹海,辽代时就已经出现,为“白莲潭”。后称积水潭,亦称海子,含西海、后海和前海3个湖泊,因处在皇城之北,被称作后三海,与前三海(北海、中海、南海)共同组成北京内城的六海水系。这里古时曾是永定河故道,后为高梁河一段比较宽阔的河身。自元代在此处建漕运码头以来,吸引了众多的达官大贾、文人墨客甚至方外之人来此或修府第,或建庙宇,更为其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净业湖、广化寺、镇水观音庵、药王庙、真武庙、海潮庙、三圣庙等星罗棋布;恭王府、醇亲王府、阿拉善王府、涛贝勒府、庆亲王府等宅邸散布其间。寺庙、宅园与水岸堤桥在西山的映衬下,构成一幅帝京山水画卷。 什刹海是怎么得名的呢?一说什刹海为寺名,在后海西岸段家胡同内,为明僧编融建,顺治六年和康熙三十一年重修,又名什刹海庵、什刹海庙、十岔庙,“什刹海”得名于这座寺庙。净业寺建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清重修,该寺地处幽静,南临水岸,树木成荫,又说什刹海是因周围有十座古刹而得名,分别为十刹海寺、净业寺、宏善寺、佑圣寺、小龙华寺、广化寺、寿明寺、真武庙、广福观、普济寺。 我们本来想先去太平湖,后来因为时间的关系,直奔积水潭桥南的西海。您该问了,这太平湖怎么跟积水潭还隔着一个二环路啊?好,不错。元朝忽必烈建都北京,在金中都城东北建立大都城,其中轴线就是依积水潭东岸划定。此前,南北交通、粮食征运、建设新都的石材木料,主要依靠大运河运输,货船只能到通州再经陆路转运进京,积水潭作为北方终点码头,成为百货聚散之地。沿岸建有米面市、杀刺(珊瑚)市、缎子市、皮帽市、鹅鸭市、珠子市、铁器市、柴炭市等。忽必烈采纳郭守敬的建议,着手解决通州至大都的漕运问题。西海的汇通祠,就是为郭守敬修建的,他当时工作单位是元朝督水监,相当于现在的国家水务局。 明朝,朱棣迁都北京,把北城墙南移了五里,也就是从现在的北三环移到了北二环。因新建城墙、水系变迁,积水潭水源减少,加之多建低桥,漕运不再进城,积水潭的漕运功能完全丧失,由元代市井繁华之区一变而为封闭式水波潋滟的宁静之泊,浅处渐淤积为陆地,在水窄处修建了德胜桥和银锭桥,两桥将水域隔成3个相连湖泊,自此,元代的积水潭被这两座桥分割成为前海、后海和西海三部分。把现在的太平湖扔在了城外,这回您知道明朝的北城墙(德城门—西直门)的一部分为什么是斜的了吧,那是因为城墙是依水而建的,生生的把太平湖和西海给切开了。说到太平湖,有一件事令老北京人至今不会忘记。1966年8月24日,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因受文革的迫害,投湖自尽,令人感到遗憾,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很有可能摘走桂冠,可惜这个奖不能给已故的人,可惜啊。老太平湖在70年代修建环线地铁时被填平,改为北京地铁太平湖车辆段。新太平湖在2005年建成。 从西海出来,到达德胜门内大街。这条大街是京味十足,可惜现在正在改造之中,不知会被改造成什么样。还有那令人熟悉的55路(祁家豁子—西安门),坐这条线路的基本上是老北京人。坐着小巡洋舰逛德内大街,相当惬意。 再往北,到达后海北沿。我们先去的是宋庆龄故居。这里醇亲王载沣的摄政王府花园。园中原有建筑:前厅“濠梁乐趣”、后厅“畅襟斋”、侧厅“听鹂轩”、东厅“观花室”、“恩波亭”,超手曲廊衔接“南楼”,假山上筑有“听雨屋”,园内湖水称南湖。园中主楼为二层中西式小楼,1962年新建。宋庆龄自1963年至1981年5月29日一直居此。第一展厅原是宋庆龄的大客厅,题额为“濠梁乐趣”。第五展厅,原是大餐厅,题额为“畅襟斋”,辟为生平事迹展览馆。中院主楼内所展出的陈设,一如宋庆龄生前起居原状。一楼,有小客厅,东墙正中悬挂着孙中山先生遗像,像前放着鲜花。二楼是宋庆龄的卧室兼起居室和书房。 从宋庆龄故居出来,继续往西,河岸对面是著名的什刹海酒吧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修建酒吧街是必然的,但与明清“都市中的野景”完全不符,很多专家学者提出“不能把什刹海当作摇钱树”的倡导,但最终无济于事。沿着后海的河岸走,到达银锭桥,“银锭观山”是燕京八景之一,观的是景山,我站在桥上,垫起脚尖向南看,却怎么也看不到景山?位于银锭桥北岸的烤肉季是“贴秋膘”的好去处。一进店门,就有一种浓厚的名号气派和名人气息。黄苗子的匾额、费孝通的题联,令店堂熠熠生辉。店员介绍说,老舍、梅兰芳、马连良、侯宝林和美国前总统老布什都是烤肉季的座上宾。烤肉季颇谙商道,一百多年前就开展了送餐业务。当年,创始人之一的季宗斌推着独轮小车带着牛羊肉和作料、工具,顺着湖边,一溜小跑就进了醇亲王府,为摄政王载沣上门烤肉。 过了银锭桥,我们沿着前海南沿继续走,路过了会贤堂,这里已经破败不堪。这里的主顾大多是王公显贵、上层名士,他们临湖结社,议事会友,逢年过节或办寿日,还要在这里举办堂会。民国年间,这里的一场堂会就招至京城几乎所有的京剧名伶,李万春、叶盛兰、荀慧生、侯喜瑞、郝寿臣、杨小楼、梅兰芳、谭富英等,阵容远远胜过了任何一场剧场演出。此外,会贤堂还是近代思想家筹划新文化运动的聚会之所,鲁迅、蔡元培、梁启超、郁达夫、王国维、钱玄同、胡适经常登上小楼,共议民族文化的兴衰与走向。
|
转自:http://chuqi0111.blog.163.com/blog/static/213422920076187372266131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