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什刹海1 |
[游记]什刹海1 |
2008-05-22 sina.com.cn |
什刹海在元朝时被通称为积水潭(亦称为海子)元代建大都城以前,这里,原是高梁河古河道上的一串天然湖泊.积水潭水深面阔,汪洋如海,南来北往的粮船、商船,均聚集停泊于此故有“舳舻蔽天”之说.明朝什刹海前海,后海及西海被圈在皇城之外,反而成了百姓乐于会集的地方.这里自然风光明媚,掠过辽阔的湖面遥见西方峰峦,山水相映,如置身画中。 这种船是这些年才有地,见过了乌棚船,这船那就是城市化的游船了 初夏的市民早已按耐不住憋闷的心,在海边操练起来 一直以来从没有专注这身边的风景,直到开了博以后,还是想望着远方,忽视了近在咫尺的村庄,看了这般印象,让俺真是游荡起了心 什刹海地区位于西城区的东北部,总面积146.7公顷(地安门外大街以东地段未计入),就北京旧城(明清北京)而言,它处于上风上水的西北方。 依对角(东南、西北)方向贯穿了什刹海地区的相互贯通的前海、后海和西海是一片总面积33.6公顷的湿地,占什刹海地区总面积的23。湿地是最佳的人居环境。北京皇城内的前三海湿地被皇家独占(北海、中海、南海总称西苑),后三海湿地则为达官显贵竞居之地。由于有了这样一重历史形成的文脉、地脉,直到清王朝结束了将近一百年后的今天,什刹海地区仍旧是一个贵中之贵的地区。 今天的什刹海地区是北京城区25片保护区(在确定整体保护北京旧城以前确立的25片保护区)中面积最大,现状相对最完整的一片,还是唯一拥有湿地(水面)的保护区。因此早在1992年,什刹海地区就经北京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命名为“历史文化旅游风景区”。该会议还指出:“什刹海地区是城区内知名的风景胜地,是古都风貌、民俗风情较集中的地区,什刹海与北海、中南海组成内城六海水系、不仅对都市生活的诸多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对美化净化城市环境起着积极的作用。” 什刹海景区是目前北京市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中最大的一片,景区内文物古迹、历史遗存众多,流传着许多历史故事。包括恭王府、醇亲王府在内,什刹海地区共有文物保护单位40处,其中国家级4处、市级13处、区级23处,是北京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重点区域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738bd3010004ic.html24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