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北京就好象呼和浩特的暧冬,喜欢穿过蚂蚁般爬行的车辆忙碌的人群四处随意晃晃悠悠。 晨光透过古旧的花窗射到大殿的地面。努力把脸凑过去,闭上双眼,我仿佛嗅到了历史的气息,尘埃在这阳光的舞台上显出了原形,那无拘无束的舞姿,仿佛在演绎着古老北京特有的一种韵味,一种光阴带来的气质。 清晨的阳光赋予我的是一种欣喜。当那硕大的太阳,静悄悄地已然从地平面站到了故宫角楼的背后。我是享受这阳光的人,不自觉得瞅瞅这婴儿笑脸一样的大太阳。没当如此,我心中便会伴着那筒子河旁吊嗓子人那咿咿呀呀的唱腔,飞向了九霄云外。没过多时,整个紫禁城便完完全全接受了这温暖的怀抱。当我登到煤山最高峰时,看着那晒着日光浴的紫禁城,身上也感到了莫名的温暖。 我在北京的长廊总是停住脚步,瞪大那双好像只有学龄前儿童才有的大眼睛,盯着那好像长在北京人脚上的毽子。又会被那闪闪发光的保健球转花了眼睛。正在此时,可能还会惊叹,北京孩子了不起,一个小玻璃球,怎么会那样准确得弹到洞中? 正午时分,本想去后海的荷花市场找点吃食,而还未进市场大门,便由于水面上的嘈杂,而改变了脚步。一辆辆黄包车有的三五成群,有的排成车队,还有的自娱自乐。不远处,几个孩子在那太阳的直射上很着命地轴着地面上旋转得陀螺。我早已禁不住这诱惑,我要去投入这人的海洋,水的怀抱,太阳让这水面晶莹,让我的心激动……。 本是想尝尝那儿的春卷,灌肠和卤煮。但在现在的荷花市场,这类平民化的食品,渺无了踪迹。一堵气,买了个煎饼果子,一转弯,钻进了胡同。墙根儿的太阳地儿真是舒服,座在一块早已被人遗忘的上马石上,眯缝着小眼,品尝着特殊要求加了两个鸡蛋的煎饼,不知不觉,我竟着了迷。 手机把我惊醒时,日已偏西站到万寿山前的石桥上,我突然发现了另外的太阳。这太阳让我看到了希望,这太阳让我感到了一丝安逸。一群野鸭在水面上游泳。一只显眼的大白鹅,正好在夕阳下的水波之上梳理着羽毛,这让我误认为这夕阳是为它独有的背景色。 北京光阴,这何止是一日的光阴啊?我爱你北京,我爱你北京的光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