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积水潭德胜门我的家

[游记]积水潭德胜门我的家

2008-05-22    sina.com.cn

以前tt住在新街口大七条胡同,那里也曾有过一片四合院,现在也全起成楼了。当人家问你住哪里,你是不好用不知名的胡同来回答的,所以我都说住在积水潭,因为住得离着环线地铁积水潭站极近。

说到积水潭,就要说到北京内城六海,前三海:北海、中海、南海,合称太液池,是皇城西苑,古时百姓禁足;后三海:前海、后海、西海,合称什刹海,是平民乐园。北京城,如果从空中看,是两块拼图套起来的:中央金黄色的帝王之居和四周青灰色的百姓人家。什刹海和钟鼓楼,是老北京胡同风情的地理象征物。

积水潭,老北京人会发音成积水滩。在元代,积水潭是指后三海加上西北边的太平湖,水面远比今日辽阔浩渺许多。那时候,积水潭还有个美好的别称,海子。(没错,就是写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诗人海子,校友哦,呵呵。)积水潭更著名之处,在它是京杭大运河的终点。运河漕运历来是帝国的经济动脉。那时候,江南来的大批满载的漕船,可直达巍巍钟鼓楼下。那时候,积水潭繁华隆盛至极。古书上有经典的四个字形容之——“舳舻蔽水”。著名的元剧也被认为主要活跃在积水潭周边。在今天,积水潭仅指内城六海最后一海——西海。

(汇通祠望西海)

这三年,什刹海我走过不知多少遍,想想可能快赶上绕未名湖的次数了。渐渐的,和未名湖一样,这里也成了tt的精神家园,沿湖的一草一木,我似乎都无比的熟悉。闭着眼睛,都可以绕湖一周。大学同屋从美国回来,我也带他来溜溜。哥们虽在北京上大学,却从不曾来过什刹海,喜欢这湖边的感觉,当时就怒了:“敢情这里是你家后院呀!”我听了很是受用。以前住的房子不大(我管它叫House
v1.0,现在的就是v2.0),所以朋友来了,我都会带他们来什刹海坐坐,其实这里应该是我家客厅。呵呵。

(西海北沿四合院)

从我家走到西海,不过五分钟。什刹三海,西海最静幽,不像前海和后海灯红酒绿的酒吧那么喧腾。而且西海湖岸没有栏杆,你可以走到湖边去亲水。当我带同事来到西海边时,他说:“就冲这湖,你的房子买值了。”西海边总是有那么些人在钓鱼。时间对他们仿佛永远都不是问题。他们也从来没钓着过什么像样的大鱼,然而他们不在乎。望着湖水,等待等待。看他们钓鱼,纷扰、急躁、争夺,甚至于北京的交通堵塞,仿佛都消散了,只有静静的湖水,静静的等待。最晚的一次,曾经在夏夜十一点,一个人跑到西海边,看钓鱼。黑夜里,湖面上漂着点点荧光的浮标,湖岸边静静的坐着这些钓鱼人,间或亮起烟头火光的明灭。父母来北京的那些天,不太习惯阿姨干活、自己闲着的感觉,于是每到阿姨来的时间,就躲到西海边看钓鱼。

西海最美好的两个地方:一个是西北角的汇通祠,这里可以看到乾隆爷留下的剑碑,还有德胜门水关的镇水兽(复原之物)张着大嘴,正迎着进水口。颐和园昆明湖之水,从转河而来,至此入城,汇通六海,再经紫禁城筒子河-天安门金水河-皇城根玉河-内城南护城河,入通惠河,最终流进大运河,奔津冀鲁苏浙而去。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631e83010007pt.html674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