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昔日的德胜门关厢

[游记]昔日的德胜门关厢

2008-05-22    live.com

2006/11/8

据《明史·食贷志》记载:“在地曰坊,近城曰厢。”过去,城门又叫“城关”,城门外大街及其附近地区称为“关厢”。因此,旧日的德胜门关厢,实际是指德胜门外大街及其附近地区。
明朝初期,明军因防御需要将元大都北城墙南移,并将其西门——健德门更名为德胜门。当年明将徐达修建德胜门时只建了门洞,而城楼、瓮城和箭楼等建筑是 90多年后兴建的。据《明英宗实录》记载:明正统元年(1436年)十月,“命太监阮安、都督同知沈清、少保工部尚书吴中,率军夫数万人修京师九门城楼。”该工程从正统二年(1437年)正月开工,到正统四年(1439年)四月竣工。德胜门城楼、瓮城、箭楼、石桥等建筑也是在此期间建成的。
德胜门城楼于1921年(民国十年)拆除,但城门上城楼的柱础并没毁掉。20年代初,瑞典学者奥斯伍尔德·喜仁龙来北京时曾到德胜门上做过勘察与测量。他在《北京的城墙和城门》一书中写道:“1922年夏天,(德胜门城楼的)大部分建筑材料仍旧放在城墙上,据我所见,柱子和梁均未腐朽。柱础和墙址也保留原样,使我得以绘制这座已毁城楼的平面图。德胜门城楼比安定门城楼更大,楼宽27米,深12米,廊面宽31.5米,进深16.6米。城门洞大而高,几乎达到城台上沿,加之城楼不存,更显得格外高大。”
德胜门箭楼是北京城现今仅存的几座古代城防建筑之一,从地面至楼顶通高31.6米,箭楼为重檐滴水歇山顶,灰筒瓦绿琉璃剪边。箭楼北、东、西三面檐下各开有4排箭窗,北面每排12孔,东、西两面每排4孔,南面抱厦东、西两侧各开一孔,整个箭楼共开箭窗82孔。南面的抱厦开有三座楼门。1979年8月,德胜门箭楼被楼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德胜门关厢从明初开始形成,历经明、清两代和民国时期,数百年风雨沧桑。历史上当地居民多为手工业工匠和小商贩,也有一部分人靠出卖劳动力和种地为生。当地居民中许多人家是明朝初年从南京迁来的。据《人海记》记载:“永乐初,北京四门(泛指)、钟鼓楼等处各盖铺房,召民居住,召商居货,谓之廊房。”另据《宣德实录》记载:当时有27000户手工业工匠从南京迁至北京落户。
历史上的德胜门关厢,特别是德胜门外大街两侧店铺、摊贩众多,是北京比较繁华的关厢之一。其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第一,德胜门是北京城通往长城口外各地的要冲。自古以来,八达岭关沟就是燕、蓟(古代北京)与塞北大草原之间交通运输的重要通道。元大都的健德门,明清北京城的德胜门都修有直通关沟的大道。此路是京城北去南口,经关沟前往宣化、张家口、大同、丰宁、绥远、包头、外蒙古(今蒙古人民共和国)等地的必经之道。因此,德胜门关厢的工商业也就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而兴盛起来。
第二,十三陵的兴建造成了这一地区人口与商铺、作坊云集。明十三陵在德胜门的西北约百里,在这里埋着明成祖朱棣等13位明朝皇帝,故称明十三陵。当年,每次修建皇陵都要从全国各地征集大批工匠,这些工匠到京后大都暂住在德胜门关厢一带。由于工匠们日常所需要的巾帽、靴鞋、衣物、烟茶、吃食,以及各类工具都要在附近的店铺中购买、修造,因而德胜门关厢一带的工商业便得到了促进和发展。
第三,历代帝王去十三陵祭祖、谒陵带来了商业的发展。自明成祖永乐皇帝死后,明朝各代皇帝每年都要去十三陵祭祖,且每次都要从德胜门出城。明朝灭亡后,从清顺治皇帝起对明十三陵长期实行保护政策,并亲自或派臣下往祭。由于这条路经常有皇帝及朝廷官员往来,比较宽敞整齐,所以招来了许多百姓来此逛街和买东西。一些商人和小手工业者见这里买卖好做,容易赚钱,就纷纷到这一带开店、设摊。久而久之,德胜门关厢一带便成了附近最热闹的地方。
第四,大钟寺庙会带动了德胜门关厢的商业繁荣。大钟寺原名叫觉生寺,位于德胜门外西北约7里。因寺内钟楼悬有一口特大的铜钟,故人们都叫它“大钟寺”。大钟寺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开庙会,是时,北京城里的香客和游客大都经德胜门关厢大街前往,因此也促进了这一地区工商业的繁荣与发展。
此外,历史上德胜门外马甸的马市、羊市和晓市(每天早上的劳动力市场),对德胜门关厢地区工商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转自:http://honxin.spaces.live.com/Blog/cns!F7AA70B28B969943!1508.entry380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