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探旬妙峰山古香道(三) |
[游记]探旬妙峰山古香道(三) |
2008-05-22 sina.com.cn |
水泉地处沟底且与公路并轨。降香会茶棚旧址尚存,孤零零地站在路边,水泉之眼被担礼到妙峰山的填埋。十八盘目前路段最难走,有采石场,老詹说如果徒步这段路得小半天的时间,所以只好放弃了。不过远远望去,山体由于被过度开采,就像一个受伤的巨人,裸露出血迹斑斑的躯体,令人惨不忍睹。据说昔日的龙王庙已被炸得无影无踪,半座山不存在了,旧香道可想而知:它一跃上到尚未开采的半山腰,十八盘山道变成了三盘,现在,在半山腰的古香道尚存约30米长,其中6米完全是从巨石上凿出的台阶。当年的香客,“行者至此,几于神疲力竭”,接近山顶处为兴隆十八盘遗址。从兴隆十八盘茶棚遗址上行至山颠,为望山娘娘顶。这里是一处大风口,娘娘顶,颇似京城旧时的过街楼,穿过门即进入山里。 在流离渠我们把车停在小学校门口,特意步行去村北寻找万缘同善茶棚。时间接近黄昏,太阳柔和的光达到黄、绿相间的琉璃瓦片上为其增色不少。茶棚建于清代。村后的小井沟,是旧时妙峰山朝顶的南道必经之路,对这座精美的古建筑村民也叫“小井沟娘娘庙”。那里原有一座小庙,赵姓琉璃商发财后开山平地,建成了目前5亩地大的格局。当时花费了一年的俸禄,买了修建颐和园的余料才建成,成为京西茶棚之最,保存也最完整,许多外国友人都去参观过。因为大门上锁,我们又不能翻墙入内,只能透着缝隙看看里面的格局:主体建筑有供殿、车马院和小井院。供殿居中,保存最好,门前两侧墙上有“万古”和“长春”字样,古朴雅致。院门是古朴的乌头门形式,进门两侧配房各5间,卷棚瓦顶,正殿前卷棚后硬山脊琉璃瓦顶,官式做法,叫勾连搭,重檐,里面前后各3间,两侧镶琉璃,上筑“为善”“最乐”四字,后墙有壁画遗存。供殿东边是车马院,供殿西边就是小井院,内外原有二井,旁有两个石槽,供朝顶人畜饮用,现为民居。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f4c641010008i4.html39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