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梓潼七曲大庙山游记 |
[游记]梓潼七曲大庙山游记 |
2007-07-16 163.com |
梓潼七曲大庙山游记 今天一大早就起床了,因为今天要自驾游去梓潼七曲大庙山,绵阳至梓潼七曲大庙山有63公里,开车就大概需要一个半小时左右就能到梓潼七曲大庙山了。 绵梓公路是一级公路,路况还不错。进入梓潼县城后,看见有大庙山的路标,标明还有13公里,沿着路标一直走。 沿着公路往山上开,你会发现路边的柏树又多又密,并且有的是很古老的古柏树了,大庙山号称有“四张”,“四古”,这古柏树可算其中之一了。进入大庙山后,空气就相当的好,难怪有天然氧吧之称!正是“路从古柏荫中转,楼向云峰缺处开”,七曲山大庙到了。
七曲大庙山的门票价格为40元/人。
这个地方之所以叫“大庙山”是从“太庙山”得名而来,明末张献忠在这里设伏兵大战杨嗣昌,“梓潼一战,累骨如山,十三省大军,丧歼殆尽”。张献忠大喜,率众到此祭祖,指着文昌大帝说:“此吾祖也,吾祖助我”,“你姓张,咱老子也姓张,咱们联个宗吧。”奉文昌张亚子为“始祖高皇帝”,敕封文昌宫为“太庙”,清代因为避讳改为“大庙”。怪不得全国到处都叫“文昌宫”“文昌阁”“文昌殿”,这里却叫“大庙”。 此外三国孔明曾在此演武练兵,张飞命军士植柏树以显示道路,也因此形成了梓潼的一大特色——古柏森森,浓荫蔽日,绵延四百亩。也因此,张姓的人物成了这个众神居住的大杂院的代表。 大庙山的“四张”,“四古”,分别是“张飞,张献忠,张亚子,张爱萍”和“古道,古柏,古铁,古庙”。 自古以来,儒、佛、道等各路神仙,混住道观的大杂院不稀奇,是宋以来三教合流社会思潮的反应。可是主管道德文章的文昌大帝和骁勇战将张飞、绿林好汉张献忠供奉一堂,独此一家。 这里的三张中,张飞和张献忠是确实的历史人物,主神张亚子却来历不明,一团雾水。过去对文化圣人有“北孔子,南文昌”的说法。道家说,文昌星宿历七十三世化生,降生于晋代梓潼七曲山,极其孝顺父母,后来仕晋战死,历代加封,成为主宰功名利禄的大神。科举时代,读书人必奉祀他。旧时,凡是与纸张文字,如刊刻、印字、书籍、裱画等有关行业,皆供奉文昌为行业神。道教认为,文昌星明亮则主文运将兴。文昌的神坐旁边有“录马神”附从,民间说“录马得得跑,官位步步升”,求取功名利禄之心一目了然。台湾省至今还很重视文昌,崇奉文昌、关帝、吕仙、朱衣、魁星为“五帝星君”。
从传说中看看文昌的来历吧。梓潼有神的记载,最早见于《华阳国志》,说梓潼县“有善板祠,一曰恶子”,是个雷神。到了唐代的《北梦琐谈》有了张恶子的故事,说“西州张生所养之蛇,因而祠。时人谓为张恶子,其神甚灵。”而且说,当年五丁开山就是拔的那条大蛇。过去的龙身人首的雷神恶子有名无姓,后来的养蛇的张生有姓无名,两者结合就有了张恶子其人。恶字,不好听,雷神、蟒蛇有渎神灵,于是进一步加工,就叫张亚子吧。 为了给张亚子以孝悌的美名,还有一个“水淹许州救母”的传说,说七曲山住的张公、张婆,勤俭持家,上山砍柴割破手指,滴血入清泉,幻化为男童,喊爹喊妈,活泼可爱,取名张亚子。张公张婆上街卖柴,男孩化作云彩蟠龙,布云蔽日保平安。许州知府认为是不祥之兆,把二老投入牢房。张亚子向二郎神借箭,三箭射穿许州北三十余里的白阳洞,引涪江水灌许州,投箭杆入水,化作乌木冲开牢门,救出父母乡亲。从此孝敬父母,得道成神。这些,都还是一个地方小神的作为。 唐朝天宝年间,安禄山作乱,史思明响应。唐玄宗避乱,在马嵬驿处死杨贵妃,心灰意冷逃往四川。路过七曲山住宿,当夜梦到一书生告知,安史之乱已平。到成都天回镇,果然听到捷报,玄宗大喜,回程再到七曲山时,见庙内塑像如梦中儒生,即封张亚子为“左丞相”。从此,地方小神受到皇封,身价倍增。唐朝末年,黄巢起义,唐僖宗又逃往四川,在这里效法玄宗,加封张亚子“济顺王”。宋朝的几朝皇帝又封张亚子“忠文仁武孝德圣烈王”“英显王”“神文圣武孝德忠仁王”。皇家如此推崇的神仙,道家当然要借题发挥 。南宋时,道家编造了玉皇大帝降旨,“文昌星官”张亚子奉玉帝之命“掌文昌府事及人间禄籍”,张亚子成了“文昌帝君”。当年“凡蜀举子入贡,必祷之问得失”。为了使文昌的学识与孔子相当,古代文人学士和道教学者,甘当无名英雄,采取“天启”“神谕”“降笔”手段,以洋洋数千万字为文昌制作经诰文章,张亚子成了著作等身的大文豪,其作品博大精深,囊括天文地理、文史经哲、星冶医方所有文化知识。最著名的是《文昌帝君阴骘文》,一篇劝善的短文。自从张亚子从地方小神受皇封发迹以后,全国到处都有他的宫观,仅北京就有七座文昌宫。
知道了文昌的来历,游大庙就有了目的。游人不一定考究文昌的来历,但是都知道文昌帝君保佑功名利禄。于是人们都在正殿前面焚香点蜡,烟雾腾腾。有磕头的,有捐功德的,也有给孩子抽签的。正殿和桂香殿有12尊巨大的明代铸铁坐像,殿中全套祭器如大鼎、一人高的花瓶和镂空花束均为铁铸,乃稀世之宝。铁铸造像十分生动,背后铭文“崇祯元年陕西金火匠人薛姓”所铸。正殿的文昌像高4。7米,全身镏金。最有意思的是文昌前面两侧的两个侍童造像,一个瞪眼吐眉,一个张口结舌,一个拿书卷,一个捧印鉴,名叫“天聋”、“地哑”。一个掌管文人录运薄册,一个手持文昌大印。道是,能知者不能言,能言者不能知。文昌帝君掌管文章科举,关系富贵贫贱,保密问题很重要,以免天机泄漏。 这里的许多庙堂,主要围绕着文昌而设。“桂香殿”院子里,有四棵古代丹桂,顾名思义取“瞻宫折桂”之意,据说丹桂飘香的时候,这里甜香袭人,满地金黄。“白特殿”和“风洞楼”为上下两座庙宇,前者供奉的是文昌帝君的坐骑,后者里面有一个两米深的自然石洞。白特是一匹马头、骡身、牛蹄、驴尾的神兽,传说张亚子年轻时每天骑着它通过风洞到千里之外的陕西读书。道家总喜欢山洞,无非是道教“洞者,道也,万物通有此理,即太极之谓”,“洞天福地”“洞观其邃”的意思。门上有明文学家冯梦龙撰联:“三清老子骑青牛西出阳关;梓潼帝君乘白特下临凡界”。其他殿堂也很有说头,“家庆堂”为文昌创作了五世同堂一大家人。“瘟祖殿”则说降伏妖魔,治理瘟疫的五位瘟神是文昌的化身。
在中国,文昌宫里都同时供奉魁星,古代读书人眼里,魁星主科举文事,地位仅次于文昌,奉之甚虔。这里的“魁星阁”又叫“百尺楼”,在大庙正山门上面,过街楼式建筑。二楼正中塑魁星造像,面目狰狞,金身青面,赤发环眼,右手握一管朱笔,左手持一墨斗,右脚踩着鳌鱼头,左脚跛起倒踢呈北斗星状。魁星,北斗七星之首,或说北斗的第一颗星为魁首,或说前四颗星合起来为斗器之首。古代文人高中状元后,到皇宫迎榜,皇宫台阶上雕有龙和鳌,进士们站在台阶下迎榜,状元则站在鳌头上,表示“一举夺魁”“独占鳌头”。关于魁星有两种传说。一说魁星奇丑无比,满脸麻子,一只脚颠跛,发奋读书,终于高中榜首。殿试时,回答皇帝对他长相的提问说,麻脸是“麻面满天星”,跛脚是“独脚跳龙门”,皇帝大喜,钦点状元。另一说,魁星本是帅哥,满腹学问,可是考场腐败,总是名落孙山,愤而跳海,被海中鳌鱼顶起,化身丑陋,升天而为魁星,主管功名。所以说,“任你文章高百斗,就怕朱笔不点头”。其实,这魁星也是文人们把“魁”字拆开来,一个“鬼”的造型,加上星斗的附会,演绎出来的故事,暗含讥讽和无奈。
|
转自:http://hulingmy.blog.163.com/blog/static/113483220074253617537/540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