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歌乐山:空巢老人的乐园 |
[游记]歌乐山:空巢老人的乐园 |
2008-05-22 sohu.com |
搜狐博客 > 清风xulai > 日志 2008-02-01 | 歌乐山:空巢老人的乐园 标签: 应景文字 应付了事 歌乐山,相传是因“大禹治水功成召宾歌乐于此”而得名。巍巍歌乐山不仅是红岩精神的发祥地,也是重庆主城的三大“肺叶”之一。山上绿树成荫,气候宜人,秀美清幽的环境,一年四季吸引了不少市民前去观光和游玩。 站在歌乐山上往下望,整个沙坪坝市区的万家灯火尽收眼底。这个历史文化底蕴厚重的文化名区,与全市的其他地区一样,正经历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据统计,沙坪坝全区常住人口87万,其中60岁以上的老人达到11.7万,占总人口的13.7,而8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1.4万,占老人总数的8.36。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速趋势,以及更多家庭“4、2、1”格局的来临,这些空巢老人的照料问题将更多地求助于社会。因此,加快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成为了沙区构建和谐社会的要义之一。 从2003年起,沙坪坝区先后投入了2500多万元完善各类老年活动服务设施,财政投入400多万元加大了对福利机构的改造。但按相关规定,每1000位老人应拥有10个床位计算,全区社会福利机构的床位数最低应达到1万张左右。目前实际情况是,现有的公办福利机构床位数仅200余张,约为应有床位数的2,远远不能满足辖区内养老服务的社会需求。 推进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不仅是衡量政府履行职责的标准,亦是社会是否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作为重庆市的科教文化名区,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沙坪坝区能担当起发展养老服务事业的示范重任吗? 在养老服务供求矛盾日益加大的情况下,全靠政府承担、包揽社会老人养老服务机构的全部运作资金,显然这很不现实。资金缺口如何解决?歌乐山模式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 正是公办福利机构的“人多床少”,给民办养老机构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由于具备空气清新、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等诸多优势,从2003起,歌乐山上便逐渐兴起了一种专门为老年人服务的养老机构。在民政部门的引导下,经过数年的发展,歌乐山上建起了10所民办非企业性质的老年公寓或托老休闲山庄。这10所机构占地38.76亩,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总投资1000多万元,总床位840张,入住老人815人,护理人员和其他服务人员98人。这些养老院所为老人的房间设置了冷暖空调、饮水机、电视的设备,按普通间、单间、标准间等每个月收费350—640元/人。此外,还设置了健身房、阅览室、棋牌室、活动室等文化娱乐设施。于是,歌乐山上民办养老院所的口碑,经过广大市民的口口相传,如今已是家喻户晓,吸引了全市各个地方的老人入住。 在一个晴朗的天气,笔者信步来到了歌乐山上的九九康寿中心。虽是初冬的季节,该中心仍然达到了85的入住率,悠闲的老人们在庭院里晒太阳、聊天、下棋等等,一派自得其乐的景象。老人们来自不同的地方,以主城区的居多,也有不少的老人来自万州、江津、巴南、璧山等周边区县。87岁的刘德珍老人来自江津,因为儿女在主城工作,便把她送到了歌乐山,儿女们每周都会到山上来看望她;王大民老人就住在沙坪坝,他到山上来只是图个清静,悠悠闲闲地过日子;而李万渝老人则因退休后闲得慌,到歌乐山上来和其他老人一起聊聊天……问及所有的老人,无一例外都对山上养老院所的环境和服务竖起了大拇指:“这里好,这里好,住得舒心……”
|
转自:http://xulai.blog.sohu.com/78140309.html48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