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武陵渔人是小人 |
[游记]武陵渔人是小人 |
2008-05-22 sina.com.cn |
从前洒家有一网名——武陵人。经本人一番探究,出了一身冷汗,原来洒家以前一直用的是一个小人的名号。武陵人出自陶潜的大作《桃花源记》。这位仁兄本是一个出没风波里的渔夫,一次偶然的机会来到了一处落英缤纷的桃花林,并且看到了一个仿佛若有光的洞口,大概是没有后顾之忧(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缘故,他竟一头钻了进去。从古到今,喜欢钻洞的人大多是一条道走到黑,最后以失踪论处。可这位仁兄运气好,眼前豁然开朗,看到了屋舍俨然、良田美池;听到的是鸡犬相闻。里面的人是设酒杀鸡做食,好生款待。并且叮嘱:“不足为外人道也”。可是这位仁兄把嘴上的油一抹,出了洞,沿途作了记号(处处志之);报了官(诣太守,说如此)——一幅小人的嘴脸。中国人自古以来都讲究信义,一诺千斤乃大丈夫所为。比照读陶潜的《桃花源诗》: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谆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陶潜推崇的是秦末避乱的“商山四皓”。人们一般只读过《桃花源记》,很少有人认真读过《桃花源诗》。只要稍加推究,就会发现武陵人原来是陶渊明笔下的反面人物。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01908201009bz3.html36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