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保安宫脱胎换骨记-地图日记 |
[游记]保安宫脱胎换骨记-地图日记 |
2007-07-16 |
by 雲鏡古風 踏入社會後一直在台北大龍峒賃居,因為地緣關係,對保安宮多了一份親切感。小時候喜歡走廟、看戲。加上平時喜歡攝影,對這類的題材尤感學趣,於是我選擇保安宮做為攝影紀錄的主題,這幾年剛好遇到保安宮大整修,有機會觀察古蹟修復的過程,讓我對傳統文化多了一層認識,之後,有辛參加保安宮古蹟解說義工行列,讓我有機會學習古蹟文化方面的知識,進而興起探索古蹟寺廟的傳統藝術之美。是故,對於保安宮此次整修的過程有些許的認識,藉著今年保安宮將於年中將舉行慶成大醮,擬以個人棉薄之力,透過諸位前輩、先進口中探知的故事及個人見聞,訴諸文字。讓更多人知道,在這快速的E時代洪流裡,還有人願意為鄉土,奉獻心力物力。為這塊土地留下令人讚賞的古蹟而努力著。 保安宮是大陸泉州同安人,兩百多年前來台創建的廟宇,是移民的信仰中心。乾隆年間來自泉州先民們,將就以土木材料建築小廟,供奉原鄉的守護神──保生大帝,嘉慶年間,改建成為富麗堂皇、古色古香的殿堂,原本坐東朝西,那次重建把她轉了九十度改成坐北朝南,成了今天的模樣。保安宮,位於圓山腳下,基隆河在她後方轉彎向北而行,淡水河從她右邊朝關渡而去。孔廟和她比鄰。典型的閩南式建築,靈秀的燕尾翹脊,莊重的歇山重簷,把背後的七星山襯托得更加靈秀,將淡水河畔裝扮得更為幽雅。 保安宮的建築型式與其他寺廟並無太大的差別。來到廟前抬頭看到的是前殿,也稱三川殿,中間三間升起為太子樓型式,左右兩邊各有護室。面開五門十一開間,為帝、后級寺廟專有的榮顯,坐北朝南依漢民族傳統思想定位。再前進可看到宏偉的正殿,座落在正中央,四周有寬敞的四面迴馬廊,後殿則是供奉神農大帝,整體建築呈回字形建築。 三川殿前兩根龍柱,在左邊龍柱上有嘉慶十年(西元1805年)的落款(保安宮重建時間,大抵上都依此為例證)。自此開始動工重建到了道光十年(西元1830年),經過二十五年正式完工。據當地前輩的說法,前殿、正殿、後殿和左右護龍為當時所完成的,至於兩側的鐘、鼓樓則是日據大正年間(1917到1919年)重修時增建的。 把我推進這座二級古蹟大門的是三川殿的剪黏,它用碗片剪、黏出來的傳奇本事。高高的在站在屋頂上,演出一場場精彩的歷史故事。這種美艷的工藝,必需把碗片用特製的工具,以精熟的技術一口一口剪出所需的形狀,再把一片片色彩溫婉的碗片,用石灰和上糯米汁加上黑糖水,黏在包裹鋼條的粗胚上,雕塑出一個個傳說和想像的人物座騎,把那些精彩的傳奇故事展現於世人面前。 來到保安宮,抬頭看著三川殿屋頂上,規帶前方牌頭的剪黏時,別忽略了腳底下,那不起眼的鋪地石塊。這些石塊原本埋在深處,幾十年來不見天日,在這次整修時。某一天整修工人無意中發現,接近完工的人行步道下,竟有前人鋪設的石塊路面。於是保安宮主事者,決定將花崗石鏟去,把這些先人的心血再現世人的面前。如今我們才能重新踩在這些充滿古早味的石塊上,感受古人的智慧和辛苦的成果,古蹟解說前輩稱這些石板塊為壓艙石。 在保安宮我們還能看到當年【對場做】的遺蹟,像是三川殿右邊木雕員光上,有『真手藝無更改 銀同郭塔』及『好工手不接補』的落款;右邊護室門上簷前的右邊雀替上面,留有『自己手藝 曾銀河』等;以及正殿正面網目看架斗拱右邊,有『假獅破真獅』等字樣和只看到『鬧,東,海』三個字,而左邊盡是神仙人物雕刻。除了三川殿上原本還稍可辨識之外,在這次整修之前,正殿這些作品幾被前期搭設的雨棚遮住,跟本看不到兩曾屋簷中,還有藏有這些趣味十足的雕刻作品。 此次重修,保安宮依大正年間重修型式為藍本,加入現代科技,如防蟲(白蟻)、照明、消防及中央電腦監控等等。屋頂的剪黏、瓦與樑、桁、桷等木質材料全面檢測重修。工程分為三期,第一期是前殿、三川殿以及左右護龍,第二期是後殿,第三期是正殿。 大正年間那次的修復工程中,大木匠師陳應彬和郭塔對場做,這些細部木雕佳作,歷經百年大半沒受到太大的損害,只是在中間被油漆和塑膠漆料所包裹,此次利用去油污的清潔濟仔細的刷洗一番,再重新安金彩繪。彩繪工程概算約換了三批匠師。最後留下來為保安宮主持彩繪工程,是為正殿留下七幅大作的潘麗水先生的長子,潘岳雄先生。 正殿和後殿的玻璃窗門,此次全部按古法重做,雕刻方面則請到蔡得太司,依原有樣式參考圖鑑構圖雕刻而成,在未經比對之下,一般遊客倒還不覺有翻修重製的突兀。反倒是大樑接觸牆面的地方,受到白蟻蛀蝕較為嚴重。那些需要換修的木料,保安宮儘量找尋同質材料加以替換,聘請古蹟修建技師以傳統工法施工。 保安宮副董事長廖武治先生表示,雖然這次修復已到掀瓦起樑的地步,但是有了事先的規劃,採用古蹟修復中相當先進的【假設工程】,將上方的屋脊以鋼條吊起固定,不但便於屋樑抽換,且能保護屋脊不因修護工程的進行而受動搖。今天來訪的旅客,甚至於感覺不出來有任何的改變,正是古蹟修復的最高境界【修舊如舊】。 廖先生表示,工程都由保安宮負責督導修復,不依賴官方補助,全部由保安宮和信徒樂捐。原本是【包辦式】(發包給營造商再現場督工)的施工方式作業。然而一開始就發現施工品質不良。董事會商議之後立即和包商解除合約,放棄官方補助,主張恢復傳統的修建方式【主匠合一】,獨力督導、自費修復。以期完全掌握品質和工程的進度。然而也因此開始面臨人為的私心無的放矢,批評保安宮的管理制度,讓這次的修護工程,增加了人性最嚴格的考驗。根據廖先生轉述台大城鄉研究所夏鑄九教授說:『古蹟修復,為的是一個良知,也只有老老實實的做事,才有完美的古蹟重現世人的眼前。雖然遭遇了許多批評和無知的責難,但是在良知的堅持之下,保安宮才能有今天的成績。』 整修過程中,也發現了幾處被過去重修技工所埋沒的佳作,兩側的鐘鼓樓中間樓板就以水泥包裹著火車鐵軌,原本可能是要強化二樓樓面的堅固,沒想到反而破壞古蹟。這次重修回到大正年間木構造的樓板,不但減輕整體的重量,再則重現原來的質樸。後殿的牆面,也是類似這種情形,原來是磚土砌成的斗子砌,裙堵面本來也有萬字不斷的美麗圖案,在重修過程中才發現這些珍寶。還有,早年的修繕工程,未在原來的地面鋪設上加以修復,而是洗石子的工法掩蓋,這次將先前的地面鏟去,然後施作防蟻盾工程再整修地面,最後鋪上古法新燒的鋪磚。降低了先前的高度,恢復了最初和屋頂之間的尺寸。若不是保安宮不惜經費的堅持,我們恐怕也無緣見到這些藝術瑰寶。 這次重現技術的物品有,屋頂上的台灣紅瓦,瓦當、滴水,地面上的鋪磚,木彫作品,大木素材,剪黏用的瓷碗,少數的石材。而這些素材得來不易,每件都是花下無數時間和金錢才買辦得來的,可說是國內僅有的古蹟整修寶貴的經驗。 保安宮正殿的彩繪名聞國際,民國六十二年特聘台南春源畫室潘麗水先生【於民國八十二年獲教育部民俗薪傳獎,已故】來保安宮所繪製七幅巨作,那時潘麗水先生已是六十幾歲,正是人生當中最成熟的階段,他在北部作品不多,而保安宮就擁有七幅大作實屬難得。彩繪保存最難持久,因為是保護木質材料而施作,或為裝飾華屋。然而台灣地處亞熱帶,受季風海洋氣候影響甚大,使得古蹟中的彩繪,必需時時檢查並不斷整修。因此,在台灣想看到年代稍久的佳作,可說相當不易。這次保安宮特別遠從澳洲請來修復壁畫極有成效的專家,進行實驗性的修復工作,因為考慮到時空和使用材料上的差異,先試做一幅──八鎚大戰陸文龍,不敢做全面性的整體修復,等一段時間觀察成效之後,再考慮其他的佳作,為的就是想要保留最美麗的面貌。 如今整座保安宮已全部完工,有幸能看到整個修復過程,實是個人一件值得慶幸的事。這幾年裡,看著保安宮整修的每一個步驟,看著她慢慢的恢復健康。看到了古蹟修復的匠師重現技藝,把保安宮修得美輪美奐,讓人們想要進一步欣賞、保護她。雖然偶而也想起那些好匠師在保安宮整修完畢之後,又要回到平日謀生的場域裡,不能再展現質精藝美的工夫,多少有些失落。但每次看到保安宮替我們保留了精彩華美的古蹟,心裡就浮現出一種替他們感到光榮的成就感,因為他們曾經在保安宮留下了這些美麗的佳作。或許在他年後會帶著他們的子孫到保安宮來,然後指著某處得意的對孫子輩說,你看,你的爺爺當年也幫保安宮修復過哦! 今年保安宮要建慶成醮,在這令人期待的日子裡,偶而想起,在這個E化的時代中,有哪些才是值得追求的,是權位?還是名利?在這個媒體快速的傳播的社會裡,凡樹大者必然招風。個人的一舉一動莫不牽動左右,能否在這樣的環境裡,為眾人做些利人利己的平常事來。個人常想,能否在這樣的時局裡,為後世樹立一個典範,保安宮此次修復古蹟的成功當可為之,良知而已。 本文依修繕過程中陸續發表於: 經過那麼多年,也參觀好多的廟宇,心裡還是覺得保安宮還是我心目中最美的一座宮廟。也許他不是每個角度或每件作品都是最美的,可是他就是有那種肅穆莊嚴以及古典的那種美麗的氛圍。有幸能在這裡擔任他的古蹟義工,歡迎路過台北大龍峒孔廟順便一遊保安宮。一日保安宮古蹟義工,終生保安宮古蹟義工,我以此為榮。 |
原始链接:http://map.answerbox.net/landmark-1897.htm |
转自:52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