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平江论坛

[游记]平江论坛

2007-09-04    pingjiang.com

好不容易捱到这个周末 ,边续六天的节后工作期,让我昏昏沉沉,出门一趟更觉得自己合不上这样生活的拍子了。
“五一”期间是我今年笑得最多的时期。从华灯初上7:30坐往西安咸阳机场那刻起,我就真是份纯粹放松之心了。
西安这城市的夜空只有云看不到星星,靠近它时灯光却把它的轮廓点缀得份外清晰,真象地图上看到的那样方方正正,规划得井井有条,8:45下机后坐一个小时左右的快巴宿在西安空军宾馆,朋友听说我一个人,发来消息说让我一人在外多个心眼,我安稳地睡着了。
5月2日一大早往西安的北面走,目的地壶口瀑布,路程相对这次旅途是最远的,导游说延安往返西安来回将近一千一百多公里,沿途满眼黄土,比起家乡的郁郁树林,着实让我觉得新鲜又荒芜,在坡上能看到很多挖在山中的窑洞,称其破旧也只能是形容其表面吧,议论着说我们看上去会觉得他们生活条件很艰苦,却不知在这气候住在冬暖夏凉的窑洞是最合适的,也有些类似南方的楼房,但多半是一层,还都得建在土墙或挖开的山凹,也有象在《甲方乙方》中那大款体验生活的那个个村落的小土屋,被一圈土墙围着立个小门进去,奇怪的是里边间间小屋都没象南方房子两侧的窗户,却只见顶上搭着个小小的瓦棚,想想该是象南方的烟囱,但起着透气与烟囱两用吧,可想而知又是风沙地况之所需了。在车上摇得很辛苦,虽然是所谓的高速却也只能是那速度,途经黄帝陵,当我看到那棵棵形态独特的古柏,这位被人封为仙似的前人,让我在轩辕庙读到了更多的是如梦般的神奇佳话,黄帝是传说中我国原始社会末期一位伟大的部族首领,被尊为中华民族的祖先。在陵前上了三束香,匆匆地许了愿,许是祈福的人太多,许是我要祈的福太多。
仍得往北走经洛川、富县(其实是经济较差的县,较好的是黄陵县)后往西过宜川,一路上有50万亩的苹果种植基地,这季节苹果树都矮矮地安静地在那,导游说要到丰收的季节满眼都是红彤彤的苹果,那景致我虽只能想象得到,却仍能在路边的小贩那买到地道的苹果,个不算大却格外地甜,趁着休息的空档,我们还钻进农户的大棚里摘了新鲜黄瓜,不过苦的是方圆几里都找不到洗黄瓜的水,想想他们过日子也还真不容易。
坐了差不多十二三个小时的车,天早就黑了,隐约还是感受到窗外荒无人烟,终于到了,当晚住的窑洞是一上海老板才刚投资建的,外边看去真是一排排的窑洞,里边现代设备却一样也没缺,好稀奇呢嘿嘿,晚饭是到下边窑洞去吃的,里边居然能从里到外顺着放下三张大团桌子,比我想象中的要大!拿一个馍,这可是地道的手工制作哟,吃在嘴中韧劲实足,比在家里吃的膨胀面粉要有嚼头得多了,当然牙不好的就另当别论啦,噎着了才瞅到桌上的汤,舀进碗中才看清楚是金黄小粒,这就是久闻大名的小米粥喽,喝一口没有平时的米粥那么粘却也淡淡地泛香,很朴,夹一根象榨菜般的酱色丝入嘴,是干萝卜丝,咋就成了这颜色这味呢?咸得我直吐,算是体会到红军们的艰苦生活了,因为着实不好吃哩!这顿饭算是真正的当地风味啦,席间的多半叫不出名,但还算合味口,是临近山西的缘故吧,土豆丝醋味好浓,正合本人口味,嘻……吃饱了悠出门就看院里昏暗灯光下有几个柜台,走近一看是好多布做的小玩意,老虎枕头、对虎、小驴、小鸡……大大小小的一个个十分可爱,打听来都是他们自家一针一线亲手做的,里边填的都是荞麦梗子,绝对环保!按捺不住选宝似地满载而归了。晚上住在窑洞应该是累得没功夫做梦的,却分明有陕西调调在耳旁绕啊绕~
5:30天已亮了,昨晚因为吃饭时间太晚,今早才算看清了昨晚吃饭那几间窑洞,原来还是当年六支青下放的旧址,一共六间窑呢,窑口还挂着串串玉米,典型的陕西布局,进屋居然看见了有生以来第一次亲眼目睹的坑!那坑可真大,紧靠外边这窗占了屋大半位置,比南方人大气多了!昨晚的小柜台仍在院里原地搁着,就用塑料薄膜盖了下,旁边有阿姨不禁感慨这地方人要纯朴多了,如是家乡早就防不胜防了,唉~也是!
吃过早餐坐了约20分钟的车就能依稀看见黄河的水了,很让我失望,因为干涸得很严重,正遇上没水的季节哟,这就是我们的母亲河吗?沉默而咽咽地淌着,透过车窗我侧着脑袋打量它许久,突然跳入眼帘的是不远处的一股白烟,壶口瀑布到了,一车人都激动起来,再近点就能看到河流下段尤如裂了一个大口子,一下车我就听到了轰轰的水声,迫不及待顺着下游往上走,不敢靠河太近,往下看像大峡谷般险峻,黄河水厚重浑浊,抬眼我们应该是站在河床的位置,看得见被河水终年冲击出来的层层石头地形真美,平而有序,再往上走就看到人头蹿动了,离那股白烟越近耳边的水声就越大了,到真正靠近壶口瀑布时,我激动的呐喊声夹染着瀑布飞溅的水雾让我置身在大自然的怀抱,闭眼尽情享受……黄河至此猛然跌入34米深的峡谷中,势如奔马,一泻千里,滚滚黄河的宏伟气势堪称“天下奇观”。老农戴着白头巾握着吊着烟袋儿的烟杆儿牵着打扮鲜艳的毛驴踏着湿湿的河石,衬得高山更远了。我蹲在大石上捧一把黄沙在手,细得被风吹成一股轻烟……对面就是山西了,也有很多游客,就相隔一条黄河,导游说对面那广告牌那位置就是当年柯受良飞车的地方,所谓飞车穿越黄河也就是穿越这壶口吧。
千里迢迢总算是目瞩了壶口的真容,三小时的路程赶往延安,午饭吃到了绿豆凉皮,酸滑开胃,好吃!馍馍吃不厌,好象过来还没想尝米饭哩,嘻……
一路上感觉那么偏远到了延安市区可繁华了,真让人咗舌!从山中走到这真象是到了世外桃源,导游说当初的延安才只有三千多人口,如今却是三十多万!必竟是革命根据地哟!远眺宝塔山,听导游讲解当年这地方被汉奸出卖“有塔的地方就有革命领导”使得敌方下令见塔炸塔,经过多少番风雨宝塔山如今仍得以保存实为不易呢!也足以象征革命的精神坚不可摧!所以这也是延安人民要以宝塔山和绿*河作为延安标志的最好理由吧。照了张俗不可耐的托塔相,旁边声声都是“托了没?托了没?”嘿嘿~革命圣地严肃点!穿过繁华的现代建筑随车前往杨家岭革命旧址,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等这些革命前辈都曾在这片兵家必争之地为新中国的解放而奋斗过。猫腰进防空洞,黑漆漆中顺着只能容一人的过道七弯八窍间踏着革命的足迹走向光明……主席居住的窑洞简单得很,还有弹片飞过的痕迹,当年他还笑谈弹片是把现成的菜刀呢。他在延安最长时间生活过五年,还有自己的一片菜地。这中国著名的革命圣地一时是无法走完的,其中的故事自然也无法一时读遍,但最起码悟到了些许前辈们的精神,来时的远程也便自觉不值一提了。
坐车六小时到西安到宾馆收拾好已转点了,导游通知明早四点半前往华山。
虽然是赶上华山的第一拨,到达时才知导游要求起早的用心良苦,山脚下整个候车场人山人海,要先从旅游停车场坐他们的专车经百尺崖、月儿崖、独秀峰大约有八公里路程到达小上方坐缆车,等着上车很辛苦,顺着道道栅栏依次上车,上了路才知道专车为何限量严格,弯曲险道也真只有专业人员才能驾驭得来,抬眼山脉高,山以白色石头为主,表面平滑得象个个完整巨石。到达坐缆车处又是人山人海,吃着顺道买的山薯苦等了将近一小时,期间倒也读到了“陕西十大怪”之图解,1、帕帕头上戴:防雨防尘防晒等作用;这大概还是跟当地气候有关,风沙大。2、面条像腰带:陕西的扯面,宽度大概象皮带般宽,厚度像硬币;挺好吃的,相传是问您来几根面哈哈。3、碗盆难分开:粗犷的大碗吃饭;开始还看不懂这话,后来还真觉得有点夸张,哪能吃这么多呀,不过,是劳动人民嘛嘻嘻。4、陕西姑娘不对外,关中平原,地理位置优越,安居乐业,父母不舍得姑娘嫁到外地吃苦;关于这我们同行的还特意问了导游,导游说自己是活生生的例子,如今这观念当然早被打碎喽。5、锅盔赛锅盖,关于这还有一传说,说是唐代修乾陵,士兵吃饭吃不饱,就用头盔做锅烙出特大特厚的饼,味道居然很好,耐饥易存;我也好想尝尝,这回没这福份了。6、石头枕起来,冬暖夏凉;7、房子一边盖;8、不坐蹲起来;9、辣子一道菜,这一路也没吃多辣,看来还没挖掘到最地道的。10、秦啌大戏吼起来,没听到过但想象得到。也不禁让我深思这旅游开发的精道之处了,佩服!好不容易等到了缆车,从上往下看还真的挺险的,分不清哪是山顶哪是山脚了,好高!到达山腰我们直奔北峰,人好多,走不动~天气不错,景色当然也不错啦,爬到金锁关,同心锁串串,我没有意求,只花了二十元买了个登上山的开光纪念牌,看见对面主峰南峰就体会到何谓“自古华山一条道”了,南峰海拨2200米,不足米宽的山梯本是上下同道的,后因恐其游人困居修建了另一条,但这“天下第一险山”也不是浪得虚名的,其奇其险尽在郁郁峰峦间。无奈是随团之行,羡慕起路边陡步的有志之士,听说多半是从半夜开始顺着“智取华山路”直达北峰,住是没地方住的,租个棉袄在山顶看日出,浪漫~同行的叔叔笑言小姑娘下回要带男朋友一起来用心游览最佳了。这五岳中最奇险的华山还真需要些时间体会,在山上吃了十元一袋的饼(后来才知是没夹肉的馍,挺好吃的),还吃了鸡蛋烙饼,有点腻。山因高而用水不便,公共环境一般,上个厕所都等了好久。听导游安排因人多而往返缆车就一条线路,所以差不多半上午就得做下山的打算,感觉时间仓促了些,还好能举着馍馍打发时间,出了缆车顺道买了几件华山文化衫,挺喜欢上边那“华”字,简单而有点个性哟,还买了册介绍陕西十大怪的民间剪纸,本来那天到延安就挺中意那脸谱剪纸的,可恨那店主态度不佳,我也就忿忿于心没能买成,今天就不能再错过了,一举两得呢!在山下饭店因集合时间未到,到附近小店转了转,三元买了个肉夹馍(卤猪肉碎碎地夹在面馍里头,后听导游说钟楼还是鼓楼旁有家特地道的辣汁肉加馍,可后因时间赶不及所以是大憾呢!)本来捧着馍还思量着旁边的凉皮的,可无奈那馍实在饱肚!只有打着饱嗝怏怏走开,在旁边小摊上花了二元买了一把华山神剑一把华山神斧,说是什么木做的,红色的蛮轻巧,嘿嘿也让我在华山论一回剑啦!到饭店人到齐了,虽然是顿丰盛的团饭,我却苦于那肉夹馍的撑,只能秀气地吃着菜,米饭当然是塞不下了!
差不多两个小时到达西安市,差不多下午四点多,导游听消息说因宋楚瑜的来访大燕塔明天会戒严,所以原本明天的行程得安排到今天。
到达大雁塔北广场,人好多,放眼大雁塔就远远地伫立在那,导游说能否看出它因地震而有些偏斜的塔身,我没能看出,大雁塔北广场是个很大的音乐喷泉广场,到点时音乐和着喷泉的景像应该是很美的,时间紧的缘故都得回宾馆了。后来在火车上听邻辅的女孩说他们跑到了大燕塔南边看到了玄奘的像,正纳闷有啥关联,后翻资料才知大雁塔是为他保存由印度带回的佛经所修建的藏经塔,呼,看来我们真是走马观花都谈不上哟,恼人~同学说他离大雁塔很近,我说等我收拾好尘土飞扬这一身再说吧~
和同行人合计好不要旅行社管晚饭了,晚上直奔回民一条街(也就是小吃一条街),顾不上头发还是湿的,马不停蹄到鼓楼后回民街口,捧了个蓝莓口味叫啥糕的与同学相约在肯德基,还算准时,看着鼓楼门洞口那人多得头就处于晕眩状,因此决定先四处逛逛再去,再则也因为我这肚子托那馍的福!目前暂时恐怕也只能望吃兴叹了。经过钟鼓楼广场,广场上空全是好长串串的风筝,有燕子的、蝙蝠的、好多好多!也只有这样的广场和这样的风向能稳得住哟,后来后悔没买个回来,做装饰应该挺美的,呜~边走边听听同学说着古时晨钟暮鼓之景,不远处被彩灯勾勒照亮的钟楼清晰可见,拍了张夜景,效果还不错。正式前往回民街,要经过鼓楼城门,里边全都是手工艺品的小摊贩,有牛骨饰品、草编凉拖,还有从藤上摘下的干葫芦卖!很想买一个,又恐路途远难保存,作罢。同学花十元买了个木制的手饰盒子,也是纯手工的可以装我的耳环嘻嘻。穿过鼓楼好不热闹,两边都是小摊小店,各种各样的东西都有,当然还是以卖吃的居多啦,称了份杏仁,就这会还在吃着呢。沿着街往里,走走停停,绣花小肚兜、小荷包、剪纸、皮影等等五花八门,那小吃店烧烤摊都摆在马路半中了,远远就看见乌烟瘴气闻着股股肉香,那麻将大小的凉粉正热腾腾地在锅中翻炒,看着就知是醋浓麻辣地,口水哟、、、、称了点新鲜樱桃,好漂亮的一个个红得发紫,一来怜爱得让我舍不得吃,二来因为第一次尝到又使得口水直往吐里咽!管不了了,没洗也先吃上几个,酸甜可口!同学大呼不讲卫生!没劲~给他个卫生球被他抢去告终。找个位置坐下,先要了份羊肉串和牛筋,再来杯冰酸梅汁,上桌的羊肉串可不象南方夜市上的那么秀气一小片一小片,这边是一大块大块的肉串在铁千上,实能体会陕西人大口吃肉的豪情。其实肚子还是撑不下的,却大呼忘记最经典的小吃了,匆匆叫份羊肉泡馍,等馍端上来时,我正恼火怎么没叫我亲手掰馍时,天下起了雨,更恼人哟,好不容易单独行动一回还要这么打击我,呜、、泡漠其实不好吃~一来是我很饱,二来我觉得味太淡而汤太浓,总算是有点地方差异了,至少能让我收回本是这里人的错觉(嘿嘿,本人就是能因为吃而也卖任何的,哪怕……籍贯)。碗里的没撑够还瞅着邻座吃着砂锅面和凉皮……好饱啊!席间还有吹笛啊萨克斯的还有卖玫瑰花的小朋友呢。往回逛时买了个紫色的氢气球,因为同学是个天生的色盲只分得清紫色哈哈。小吃我可能还真没完全吃到,但我觉得单体会到那气氛就挺够了,雨越下越大,同学一直执着的灌汤包因为队排得太长而未能如愿,所以决定打的前去喝夜茶,也记不得名了,只知道同学强力推荐说是广东地道的夜茶生活让我体验体验,我纳笑怎么越往北还越去体验南方饮食呀,无奈!进门看起来蛮豪华的嘛,上楼已是满座了,比较幸运地找到位置,我肚里可是牙签都塞不下了,权当是品味气氛,等朋友点上一壶清茶,一笼虾饺一笼三鲜饺,那饺子看上去好漂亮呀,饺皮薄得晶莹剔透地能看见里边馅的颜色,再饱的人也有忍不住举筷咬上一口!嗯~嫩而香的虾味滑在嘴间,可惜我再咽不下第二口了,尝到即可,剩下半口虾饺就扔他碗里了,浪费可耻不是?但还是得顾及人家空肚皮,配合着点了两碗虾粥,要在平时这粥应该是很合我胃口的,因为是咸的呗,这会却也只有挑挑拣拣地意思一下了,可恶的馍~~撑得我后悔大半天!最后提意上盘水焯青菜,倒是硬撑着将其扫光,因为在外蔬菜好难得的哟,保养最重要!气球没系稳飞掉了,我大呼着上前纵身追到,回来时同学深情地说“做我女儿吧”哈哈,不好意思太被关注了!出来时雨还是很大,浪漫点想,我们是各自钻进的士就这样匆匆告别的,不过回到宿舍我还是想我袋里的樱桃比想他多,嘻,因为撑太饱发着短信搔扰到对方手机没电,哈……不知道什么时候睡着的,至少应该是饱饱而无憾地睡着的。
5月5号早晨前往华清池,华清池是当年杨贵妃与唐玄宗沐浴之地,也是近代史上“双十二事变”的历史见证。进门最显眼的当然是杨贵妃的沐浴雕像了,因为真正的龙船搁不下,池里建有龙石舫,真是享乐到一定境界才想得出来呀!看过西安事变旧址玻璃上的弹孔,再往里的建筑就有五六处唐代御汤遗址了,所谓的莲花汤、海裳汤等等都是当年皇上,妃子,官员乃至御厨(只记得导游说御厨那汤池有几个连着的圆凹,是专供他们蹭脚的,因为他们不能用给皇上做饭的手碰脚~有意思!)们洗澡的地方,贵妃用的那海裳汤形似海裳,当年可是玉石所砌,中间还有特引的温泉出孔,喷出的水压足以和当今整体按摩浴室有得一拼,遗址地基依稀可见,享受呀享受~官吏们居然连汤池也分等级,还有大小间之分。古人洗完澡还有个晾风台,也就是个稍高点的亭子,可以登高将湿的身子和头发吹干,享受呀享受~这虽是解放后在清王朝建筑的基础上重新修建的,却也足让我感受到当时强盛唐帝国走向衰亡的必然了。出园时买了八十块钱买了两本书,一本是介绍兵马俑的,一本是介绍这四大古都之一西安的,觉得还值,反正我喜欢。后来朋友聊到我居然没用手感受下华清池的水实为大憾,我咋这么多大憾呀?哼!
下一站就着时间参观了玉石工艺,到了秦陵地宫,久闻秦陵地宫,今日却也只能以参观模型为寄托了,因为要待到真正挖掘时间恐怕还无期。秦陵从始皇帝即位初就开始修建,历时37年,动用人力最多时达70余万,整个陵园周长为15公里。一进秦陵地宫就仿佛进入了另一个天地,可以说秦始皇生前所有的,生后这陵园也无所不有,真是上具天文,下具地理,有水银为长江、黄河,顶部日月星辰,四周重现登基、六合、出巡、宴乐之盛况……兵马俑才是这秦陵的万份之三点几!算是待命的门前兵马,看守这座陵园。这“千古之谜”让我由衷地佩服这“千古一帝”的能耐!
午饭吃上了裤带面,还不忘记把馍吃够!向兵马俑进军啦~
秦始皇兵马俑最先是因抗旱掘井时被杨志发先生等六农民发现的,当时因为此地被保护待整理还引起附近村民的不满呢,如今的杨志发先生已是79年正式开放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名誉馆长,都七十多岁了,这回有幸在馆里遇上他,得买馆里的那120元的书才能得到他的签名,可神气了!他可是当今中国接见国内外领导外宾最多、签名最多的一位不识字的农民哟!秦始皇兵马俑坑共有五个,有发掘意义的只有三个,也就是我们如今能参观到的一、二、三号坑。陶俑身高在一米八到二米一之间,陶马、战车、跪射等等兵种活灵活现,更有严整的布局,有威武前锋,两边警卫面向四周,最为观止的是个个陶俑都有不一样的面貌神情,甚至还能从轮廓中分辩出南方人北方人,来这之前我还一直以为兵马俑是纯黄土色的,后来才知这单一个坑就将近7000多具的陶俑原来还个个着过色彩的!当时的工艺制作水平就可见一斑了!多为红色上衣,白色袜,黑色方鞋,皮肤也是婴儿肌肤般的粉红色。整个身体比例也是按脚重头轻的形式便于陈列。跪射俑因其高度之限制得以最完整地保留下来,他因为要便于射箭发结则不同于普通俑而梳在左边,石质铠甲也要因他跪立而程上下两道工序缝制;还分有好多文官、将军(将军的铠甲上有很多蝴蝶结代表着立战功的次数)、军吏、武士等等,头发眉毛胡须都根根如丝,手指乃至手掌的纹路都清晰可见,连战马的尾马也是程束起状,总之从上至下全身武装的做工之精细,真让人瞠目结舌!在眼前的,因为项羽军队的破坏,基本是无一完整之俑,这堪称“世界第八大奇迹”是后经修才得以公之于众的。另一号铜车马和二号铜车马也是以二比一的比例仿真车制作而成的。铜车有门有窗,内有精美摆设,全由金银饰件精雕细刻而成,工艺技术高超得无与伦比。写到这我无与言表了,庞大的古代军事阵列重现了当年的先人的伟大,止不住感慨中国人类文明的璀璨!
应同行之要求,我有幸去了趟“碑林博物馆”,见识到了各大书法家的艺术佳作,有颜真卿、柳公权、王羲之等好多历代名家的手笔刻石;“开成石经”、“孟子”“石台孝经”都记载着各朝代历史的足印,并且也篆写出前人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我走在件件石雕字画间,仿佛和文人们窃窃畅谈书画,那可真是诗情画意的生活呀!石雕艺术馆里陈列的石雕更是活生生地再现了前人丰富的文化生活与精神所向。让我记忆尤新的有秦皇的立功战马石雕(共有五匹,现在二匹在国外博物馆),和十三孩的石棺(有钱人家的孩子死了按照孩子生前居住的房子样式所造)。
下午四点多登上了古城墙,到的那城门叫“长乐门”多好的名字呀!踏在古城楼的石砖上,宽而踏实,红的大鼓,红的灯笼,历史的炮台……风拂过脸,再穿过城墙看这古城,思绪不知该在哪停留……
打开西安的地图,上边数不清的遗址墓冢,所谓“到西安看坟头”一点不假,这座古城尤如上下数千年的历史博物馆,是真值得炎黄子孙到此一游的!
晚上八点半的火车,晚点将近五小时,在火车站如乞丐般坐在过道上,此行真是经历了不少“难忘的第一次”呀!好不容易上车了,6号晚八点下车,终于到家了~流水记也记得很苦呢,只是为了防止老了记不起,嘻

2楼

转自:http://bbs.pingjiang.com/dv_rss.asp?s=xhtml&boardid=10&id=14878&page=66712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