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太和

[游记]太和

2008-05-22    sina.com.cn

中国北宋张载气一元论哲学的重要范畴。始见于《易经·乾·彖辞》。“和”指对立面的均衡、和谐和统一。张载认为,“太和”是太虚中阴阳处于和谐的状态,是阴阳二气的矛盾统一体。又认为,太虚中的阴阳二气相互排斥、吸收,是造成太虚之气运动变化的根源。

太和在中国历史上被用作年号的有:

太和 (曹睿):三国魏明帝曹睿由227年至233年的年号。
太和 (石勒):十六国后赵石勒由328年至330年的年号。
太和 (李势):十六国成汉李势由344年至346年的年号。
太和 (晋废帝):东晋废帝司马奕由366年至371年的年号。
太和 (北魏孝文帝):北魏孝文帝由477年至499年的年号。
太和 (新罗真德王):新罗真德王由647年至650年的年号。
太和 (唐文宗):唐文宗李昂由827年至835年的年号。
大和 (黎邦基):又写作太和,越南后黎朝黎邦基的年号。

太和概况
太和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地处黄淮平原腹地,位于阜阳、亳州两市之间,两积1822平方公里,人口150.3万。
太和历史悠久。属古《禹贡》豫之域。春秋时为鹿上,战国时为新郪。自秦始为县,其后县治几移,县名几易,先后为新阳、细阳、颖阳、万寿、泰和等。元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县治移至今地,改"泰"为"太",取《易·乾·象辞》"保合太和,利乃贞"之义。这里人杰地灵,贤才辈出,东汉清沼使范滂,声播海内,名列八顾,清乾隆年间白莲教首刘之协,道光年间两广总督徐广缙等人,如群星璀璨,名留青史。名胜古迹,遍布境内,倪邱孤堆,七处故城遗址,元代建造的文庙建筑群,都记载着太和古老的文明。

太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农业种植呈粮、经、饲三元结构,粮食作物以小麦、大豆、玉米、高粱、红芋等为主,经济作物以芝麻、油菜、棉花、烟叶、薄荷、中药材等见长,尤其是薄荷,年种植面积稳定在25万亩左右,薄荷油年产量占全国总产量三分之一以上,油质特佳,素有"亚洲薄荷在中国,中国薄荷在太和"的美誉。中药材主要品种有桔梗、板兰根、白术、白芍、党参、牡丹、药菊等,均以产量高、质量好而闻名中外,其中桔梗更是远销韩国、日本和东南亚各国,成为全国桔梗生产加工三大集散地之一。太和又是椿城樱乡,太和椿芽、樱桃清时即为贡品,在国外也久负盛名。地下蕴藏的石油、煤炭、高碘矿泉水等矿产资源非常丰富,经地矿部、卫生部鉴定,均具有较高的开采价值。

太和工业城乡并举,门类齐全。医药、化工、纺织、食品、塑料、建材、机械、造纸、香料、木材加工等是全县工业中的支柱行业。以加工、出口薄荷油、木线条、撕膜绳、中药材、筛网、人畜毛发等产品的一批乡镇企业正在蓬勃发展。
太和商贸活跃,市场繁荣。尼龙绳、木装饰条、薄荷油、中药材、红芋三粉、毛发、筛网等众多的专业市场日益壮大,辐射全国。医药商业与新兴的医药工业相互促进,形成了发展势头强劲的医药经济,成为带动个体私营经济和第三产业发展的"龙头"。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cb838d01008cg4.html34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