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8--小城的一天 *鸭绿江桥,将军坟,好太王碑,五盔坟 除了吉林人,恐怕很少会有人知道集安这个地方吧?就算是热衷于山水名胜的旅游者也未必听说过。然而,当你来到这鸭绿江畔的小城集安,你不免会喜欢上它。 清晨的鸟鸣唤醒了我,推开窗,已是艳阳高照,雨后的木叶清香闻起来浑身舒畅。长街上呈现出早集刚过的平静,唯有摩托车驶过的那种“突突”的声音让人觉得确实很吵。对面的平房里,包子铺的蒸笼腾腾地冒着热气——我饿了。 在外面旅行的人没有不爱早晨和黄昏的,只要不是下雨,在这两个时段,总是充斥着各种美丽的气氛。集安的早晨也十分美妙,我坐在包子铺搭在街边的折凳上,喝绿豆小米熬的甜粥,嚼猪肉白菜做的包子,享受着娴静的和风与怡人的阳光。这个座落在长白山谷里的集安小城,唯一不会缺乏的是漫山遍野的绿,无论站在小城何处,四周一座座郁郁葱葱的山峦总是历历在目,要不是通了火车,生活在小城的人们似乎根本无需关心那山后面的世界。 我是反都市的,却矛盾地生活在都市之中,我总在想,象这样悠然的小城才是适合于我的吧。小城里的人们,不也时常想着进入都市吗?俗话说:人往高处走,也许这样的想法才是情有可原的。都市里的人,象我这样厌恶复杂的人际接触,厌倦繁忙生活节奏的人不会很少吧,可是有谁真正想离开的呢?对于我来说,不也有着这样那样的理由吗?比如,父母高堂在世一天,这种念头就休要生出。 集安的风光自不消说,由于这里本是古国高句丽的都城,同时也保有大量的名胜古迹。集安原名“国内”,高句丽在此建都长达三百多年,公元427年迁都平壤,国内城改作陪都,公元668年为唐将苏定方所灭亡。 最早吸引我来此地旅游的是具有1500多年历史的好太王碑,它座落在城东山坡上的一个小村庄里。这是块方柱形由天然岩石略加琢磨的碑石,高6米多,四面环刻的隶书写成的碑文达1700多字,大部分尚可辨认。碑文讲述了高句丽建国的传说、好太王一生的业绩等,既是研究高句丽历史的资料,又是书法艺术精品。 离开好太王碑继续沿着坡道走,不多时便可看到将军坟。将军坟据考证是高句丽二十世王长寿王的陵墓,于今亦有1500多年。这座陵墓外观是个四面俱上窄下宽近十米高的梯形建筑,符合现代黄金分割的建筑美学观点,墓壁使用青色花岗岩石条,分砌为八层。顺着扶梯而上,在第五层石阶凿开了墓室,内有一副棺床。 不知不觉已是临近黄昏,我流连在鸭绿江边的滩涂上。 鸭绿江对岸是朝鲜国的满浦地区,河道中央有个种植玉米地的小河洲,也属于朝鲜国。眺望远处,同处长白山脉,朝鲜一侧的山显得光秃秃,山下也不象中国境内有大片的冲积平原。那里只是如凝固般的寂静,偶然地,才似有人影晃动。 我没有见到两方的哨兵,这边几个小孩在河中间的三八线很放松恣意地洗澡,并不担心会受到任何的警告。且不说两国的友善关系,中国人自不会傻到跑到比自己国家贫穷落后的地方去寻找出路,而朝鲜人,似乎是具有着无比强大的共产主义爱国精神。 在江边,我这样站着、来回踱着已经有半个多小时了。我看到了平静流淌的鸭绿江水,河洲上熟透的玉米,起伏的青山连接着天。我看着情侣坐在大石头上谈情说爱,几个妇女用棒槌使劲敲打着衣服,一个男人帮他的狗洗澡。我很入神,他们不时用诧异的眼光望着我,除此之外,仍然专心致志地做他们的事。 我认为这是美的,否则,我又怎么会长时间地注视着呢?这不是美到了极致,那么平凡朴素,是在某种机缘上令我感受到了美,换个场合也许我只会匆匆地瞥上一眼吧。自然美是无限的,人感受美的能力是有限的,这是我的实际感受。人感受美的能力,并非伴随着年龄而增长,也并非与时代同步前进。美是邂逅所得,亲近所得,这是需要反复陶冶的。 发现美的那种欣喜,对人健康的生活是何等重要。如果说,一朵花很艳,一片天很蓝,我就不由地对自己说:“要活下去!” 版权说明: 本文章版权仍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文章由网友提交或转载,如果原作者不愿意将文章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根据您的意见给予其他的处理。 阅读 2 次, 发表于 23点30分, 推荐给好友 zyy123去过的地方 更多 还没有回复我来说两句 请先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