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5)关山飞渡

[游记](5)关山飞渡

2008-05-22    sina.com.cn

2007年05月05日 大晴大江横渡

今日任务艰巨,六点即发车,半个小时后到浦口渡口。过来时走长江大桥战战兢兢,这次坐轮渡过江又是另一番感受。旭日东升,一江东去,江山如画。轮渡划着一条优美的弧线,八分钟后便到了对岸。

日出江花

离开中山码头后不远,即是渡江战役胜利纪念碑。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解放南京。此碑1979年建成,正面碑名为邓小平题写,背面是毛泽东狂草手笔。整碑浑然一体,犹如一艘战船,乘风破浪。

渡江胜利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静海古寺

北行不远到阅江楼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静海古寺和晨雾中的阅江新楼。静海寺始建于明永乐年间,系明成祖朱棣为表彰郑和下西洋的功绩而建。1842年8月,英军兵临南京城下,胁迫清政府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议定地点正是在这静海寺。

静海寺

近几日这里正在进行南京地区民俗文化摄影展。许多南京市民在此晨练,打太极拳,舞太极剑。站在广场上,阅江楼屹立在狮子山上,雄伟、迷人。

阅江新楼

再往前是天妃宫。天妃宫建于明永乐五年,是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回国后,以海上平安为天妃神灵感应所致,奏请朝廷,明成祖赐建“龙江天妃宫”,并亲自撰写为天妃歌功颂德的天妃宫碑碑文。郑和将海神天妃作为他的精神支柱,在以后的六次下西洋出航之前及归航之后,都要专程前往龙江天妃宫祭祀妈祖。目前天妃宫为1937年侵华日军毁后重建。

天妃宫

阅江揽胜

穿过高大的仪凤门,便到了阅江楼南门前。时间尚早,决定登楼揽胜,门票30。踏上一段台阶,“狮岭雄观”四个大字映入眼帘,不由得燃起继续登高的激情。“江南第一楼”、“政通人和”,心情渐入佳境。

来到阅江楼底,仰望天空,“阅江楼”三个大字光彩醒目,楼高52米,共7层,“碧瓦朱楹、檐牙摩空、朱帘凤飞、彤扉彩盈”,具有鲜明的明代风格,古典的皇家气派。

阅江楼底

步入阅江楼,正厅题书鎏金的《阅江楼记》全文,左首横批“得水载舟”四字牌匾,左首为“治隆唐宋”,道出千古治国安邦的真谛。

阅江楼记

一楼左侧是明十六帝的画像和生平介绍,他们是:明太祖朱元璋(洪武)、明惠帝朱允炆(建文)、明成祖朱棣(永乐)、明仁宗朱高炽(洪熙)、明宣宗朱瞻基(宣德)、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天顺)、明代宗朱祁钰(景泰)、明宪宗朱见深(成化)、明孝宗朱祐樘(弘治)、明武宗朱厚照(正德)、明世宗朱厚熜(嘉靖)、明穆宗朱载垕(隆庆)、明神宗朱翊钧(万历)、明光宗朱常洛(泰昌)、明熹宗朱由校(天启)、明思宗朱由检(崇祯)。1368年明太祖定都应天,1644年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推翻明王朝,明代统治历时276年。

明太祖

二楼详细介绍了明代的文学艺术成就。小说有大名鼎鼎的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戏曲有家喻户晓的汤显祖、徐谓;书画有风流倜傥的唐伯虎、董其昌、文征明;文学有博古论今的冯梦龙《醒世恒言》……

三楼详述郑和下西洋的伟业和中国海军发展史。

郑和下西洋:从永乐三年(1405)至宣德八年( 1433
)的28年中,郑和从南京下关宝船厂出发,沿江、浙、闽、粤海岸南下复西行,七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岸肯尼亚的蒙巴萨,访问了亚非沿岸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从北洋水师到人民海军,从导弹驱逐舰到战略核潜艇,从“近岸防御”到“近海防御”,中国海军在艰难中不断成长,从“褐水”走向“绿水”,正逐步奔向真正的“蓝水”大洋。

四、五楼为小卖部,叫卖南京特产,旅游纪念品,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此选购,不过大家知道的,肯定要贵一点。

六楼即可观景揽胜。若在晴朗天气,登上阅江楼顶,放眼远眺,浩瀚的大江风光一览无余,令人心旷神怡,背江而望,金陵全景尽收眼底。可惜晨雾尚未散去,大江不见,高楼不露,略显遗憾。

走马观花

九点左右到达鼓楼,上楼门票5块。

鼓楼始建于洪武十五年(1382),位于钟山余脉上,高30米,是明初举行重大仪式的圣地。清代改名“碑楼”,故有“明鼓清碑”之称。

鼓楼公园

九点半到达总统府,门票40,若是还想去梅园新村,联票价50。

总统府是民国政府办公旧址。始建于明初,历经江宁织造署,江南总督署,两江总督署,太平天国天王府,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府,国民政府行政院,汪伪政权行政院,民国政府总统府,解放后江苏省政协所在地。可以说总统府是南京悠久历史的浓缩和精华,仅在门外观望片刻便让人思绪万分。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50072d01000916.html223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