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历史随笔]巴陵日记

[游记][历史随笔]巴陵日记

2007-07-16    


巴陵日记(一)

十八日晚六时,发京师西客站。此行六人,为某旅游规划院策划湖南岳阳张谷英村旅游规划事。除副院李君外,尚有园艺专家王老、生态地理专家童女士、图象资料整理小萧,余职历史文化考察,又策划湄子小姐尚滞南昌,不及同路。

车系北京至长沙特快,晚发朝至,仅十四小时耳。全车软卧,甚洁。向晚无事,聚谈甚欢。李君者,长沙人,地质博士出身,健谈之徒也。彼尝五进西藏,阿里、墨脱、雅江大峡谷俱至焉,又尝首探南极,践履北冰洋,所谈之事固闻所未闻也。自谓乃中国南极基地首批探路者,曰:“北极艰辛远逊于南极,盖少风。”第南极寒洌殊非吾人所知,彼时基地址未遑定,卧帐篷数日,唯饮冰杂罐头耳,时遇大风,人几被风吹去。

晨八时许抵长沙,岳阳县领导候站前,食顷,即沿国道北驰。余一别长沙二十年矣,路侧新屋争奇斗丽,几不识。其国际贸易中心大楼壮丽巍峨,高入云霄,闻为全国第二。天阴欲雨,车过浏阳河,近湘江后,余竟沉沉入睡。午时抵渭洞乡。

渭洞东去岳阳县城一百五十里,在湘北群山间。今称渭洞为“张谷英`”,谷英者,此镇村之始祖也。为旅游招揽改名故,虽与西法合,于吾国地名取法究属不伦。改革二十年间,此类改名已成恶俗,如九寨沟市、都江堰市、张家界市,更有穿凿附会如香格里拉县,恐后之修方志者,难辨晨昏。

是午,县委刘书记、徐副县长并县旅游局刘副局长、乡文物所易所长、张谷英村村长、书记做东,宴吾侪一行。菜乃农妇中馈,无非当地特产鲜笋、腊肉耳,亦乡村风味。惟王老病胃,菜肴不敢加辣,殊失湖湘风格。有不知名植物炒肉片者,颇清脆生香,怪而问主人,曰:野栀子花也。

午休后,由乡旅游局黄小姐导游,一行徐步入张村。

按张氏族谱载,明初,有张谷英者,自吴入楚,避兵罹于渭洞近郭新墙,再迁渭洞石桥冲,后七世孙迁现址,遂代代相仍,子孙繁衍,聚族而居,至今已历六百余年,凡二十七世。所可怪者,其居屋按嫡庶之分,旁及枝蔓,呈“丰”字作鳞次骈比状,渐次衍漫成一大村里而无外姓杂入。村前有二水环流,村头有小山巍峙,曰“龙头”,固形胜之地也。屋与屋无墙间,唯天井与甬道相隔耳。天井盖作代与代别之用,其间备有神龛,供某代祖考妣之神位,绝无僧道之迹。神位旁或楹联、或扁额,文俱克勤尽孝弟之意,书法尚称不恶。天井又或作透气、排污之用。甬道亦作防火墙用。惟屋落之中,少树木花草,于人有压抑感。有明时建者、有清时建者、有民国建者,皆瓦屋砖木粱柱。村民鸡犬相闻,日习于斯,若不知魏晋焉,故旅游介绍书多所矜夸。以余之见,其潮湿阴暗,肮脏多破败,极类余少时所居锦里老屋,由是可知,古时城乡庶民生活无甚差异也。

村共二百零八户,二千六百余张氏子孙,清季以前,多务农,所谓耕读传家也。尝举进士一人、举人数十员,间有外出经商者。六百年间,无论名利,皆无显赫者也。据黄小姐释,此村风水宜人丁兴旺,不宜功名利禄云云,姑妄信之耳。

晚宿乡旅游处办公室,一夜风雨。

巴陵日记(二)

廿日,乘车去芭蕉、杨和。两地东北去渭洞四十余里,属张谷英乡。路极难行,颠簸几至骨酥。沿山麓行约二十里许,至芭蕉镇,此地气候较暖湿,故多芭蕉,点缀于马尾松林间,亦可观。复行五里,有山溪,清澈见底。山固花岗岩与页岩基底,故水质甚佳。刘局谓此处将辟一水库,导水入溪,使之常年不竭,籍作竹筏漂流。计水库并修缮公路,赀费甚鉅,第恐三四年内不竣。

山势渐高拔,次入竹海。遍山皆楠竹,有粗如海碗者,五年即可伐,远近育竹约七万亩,洵是乡一大宗收入也。未几,已登山顶。回望四山,日光照耀下,幽篁翠绿如浪涌,山风袭来,清新且高爽。余尝游川南竹海,忽忽几四十年矣,不期复遇于此,顾念人生飘零,能几度竹海邪?

归至芭蕉镇,访竹扇厂。厂系私人所建,有工两千,专事出口折扇,香港定货尤多,盖就地取材焉。扇颇精美,结构有似昔年檀香木扇者,价七十至百元不等。

十一时半返渭洞,遂访刘备洞。洞在镇西北二十余里,车行山路十五里入深谷,乃弃车步古驿道。驿道本旧时渭洞通岳阳郡治要路,或称刘备道,宽可三尺,以花岗岩或页岩铺就,惟坡度不甚大,虽攀跻不险。此处林木幽深,多阔叶灌木之类,间有野花草莓。中有五瓣色白者,余采得数枝,俗谓野栀子花也,问王老,王老曰:野栀子花一如栀子花,唯差小。香味亦稍淡,土人采以瓶插,或做菜如前。他如野蔷薇之属,亦缤纷入眼。又采摘野山椒一枝,野山椒大如花椒,圆豆状,色碧而芳辛,土人用之助烹茗,别一风味也。

沿涧行五里,有驿站倚山崖而筑,原已颓圮,为旅游故重修。出驿站下行,崖前巨石有刻诗,须攀缘可见。诗五言,字迹稍漫漶,落款“刘备题”,涧旁峭壁上复有“扫荡群雄”四字汉隶。数年前,一旅游公司名此处曰刘备洞,遂成景点。考巴陵(岳阳)两汉时属南郡,建安十四年,备自公安(今湖北公安县)南征长沙郡,或尝经此道,然诗鄙俗,书亦不尽汉隶,当是后人伪撰,诚不足道也。路下深涧名玉女溪,溪水淙淙,有飞瀑可观。

归途过一清时锺姓进士第,返渭洞,尖。

午后驱车东南行,路初亦夷坦于平野中,后则粗恶,蜿蜒于万壑丛中。行三十里,抵桂峰山寺。寺在桂峰前,相传为明、清时建,其侷促卑敝,仅一僧住持。僧馈之以茶,茶芳香甘洌,遂小憩半时。此地虽甚荒僻,而弥望则峰峦迥秀,松涛微雨,超然有出世之感。

归途雨急,冒雨访中共湘北特委旧址。

巴陵日记(三)

廿一日,入梓木坳。坳在渭洞乡政府西二里公路旁,出公路即上旧时官道,道南通汨罗,长沙。沿道上坳。路嫌狭,青石与花岗片麻石铺就,然坎坷,跬步凛凛然犹畏踬。有两峰对峙,曰桃花尖,曰周家尖,峰间有蹊谷尚称平夷,拟作张村未来停车场并服务所。今日欲徒步十余里以临岳坊水库。行二里,路渐入荒臻,同行村干部以砍刀开道,又削木付王老及余作杖,始宽心焉。

同行十余人中,湄子小姐与童女士皆腰肢轻曼,扭于山道上,恬然不知险,余笑谓其行路耶?抑舞蹈耶?盖二女皆长成于山区,湄黔人,天真烂漫,从事旅游策划数年;童滇人,聪明严谨,地理调查亦数年,皆久经历练也。张村老支书曰张尧正者,乡党昵称“尧爹”,与余结伴颠仆。尧爹工书法、健谈吐,年已逾六旬又五,腿曾骨折,犹健步如风。是坡少松竹,多灌木茅茨,与前不可方之。余甚讶,尧爹曰,此处尝经五八年大炼钢铁与文革期大砍伐,至今未规复,然亦仅面公路一侧也。果然,山后乔木渐茂,行过一废弃古驿站,小山重叠,草木蓊郁,溪水时而淌徉,时而清流如箭。又五里,幽谷中有瀑布喷薄,奔湍于树丛掩映之中,景色堪称奇绝。

甫出山口,豁然一平野,一览无余。大雨将至,吾等籍一废宅小憩,始用雨伞。王老年已七十,且前路殊险峻,经劝后由人护送回。续行。山路变而为田坎,稻田再变为藻泽。泽洼多白茅,《诗》云:“兼葭萋萋,白露未唏”者也,乱雨吹过,苍凉有望断天涯归路之感。泥淖愈难行,鞋俱没水,苦之。童女士曰,此学名湿地也,于生态保护功莫大焉,譬如人之肾脏可解尿毒。又曰,现云南省环境研究院正于滇池环湖拦圈湿地,以清湖水,盖湿地有多类物种,专营还原过滤污水之功能云。

寻过一大堤,沿山行,一巨池横亘山麓前,遂止以取景照相,童女士则忙于地形图上标点控位,伊于库边惊见水杉几株,水杉者,稀有珍贵树种也。雨愈大,暗云四合,湖面烟波浩淼,逶迤向西而不可窥其极,盖山势阻也。岳坊水库之泄水口旁,有二村民冒雨钓鱼,风景不殊,余笑而顾湄子曰:“彼乡既欲以复古场景昭示游客,要之,其钓鱼者宜戴斗笠,披蓑衣,恭而实行之,亦‘青篛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绝妙山水画中人也。”尧爹曰,村民俗展览馆有蓑衣展出,蓑衣方之于雨衣犹胜一筹,无他,遇大风雨既防水,又透气耳。余始觉吾国发明蓑衣者厥功甚伟,惜未尝见学者论及哉。

返则寻另路而回,雨稍杀,路则更泥淖逼塞,殆迷归路矣。回首青墨山色,云气蒸腾,雾罩群峰,森然欲噬人。

午后,再往探张谷英村,以求深入资料耳。

晚由村委会于镇街一饭馆宴请吾侪诸人并上海某影视公司来村编电视剧二人,席间杯盏交错,主人频频敬酒,几至轰炸,余殊不胜酒力。餐后于乡电教室由黄小姐饷以歌,伊尝膺岳阳地区民歌大赛第一名。黄小姐正豆蔻年华,广额丰颐,玲珑可人,其歌喉甜美,婉转云端,俨然小宋祖英也。人道湘女多情,短短三日间,与小萧甚是投合,未知千里姻缘竟可一线牵乎?

一夕潇湘风雨。

巴陵日记(四)

廿二日,晨起,刘局、尧爹来会,遂由小径上坡,此行计十五里,循张村东侧山麓行。张村位在盆地中,盆地称渭洞,如蛋状,蛋轴近南北向。张村连屋略似矩形,长边倚盆地东侧山麓。

渭洞东侧山麓分属丘陵,以地学考之,成山邈远也,当加里东造山运动时,故山多寒武纪花岗岩,间白垩纪页岩。路面遍花岗风化粒,甚大,山行不虞踬。山势绵绵,冈陵起伏,坡间卧田畴,多水田,问尧爹,云亩产不敷,仅单季耳,或称冷水田,张村连屋居者所耕,或谓张氏子孙罕以稼樯致富者,其理盖出于此。岗阜时见小树,多油茶、油桐之属,间杂枫、杨。

行五里,陵势渐高,马尾松、楠竹郁勃。路遇一守林人,执火枪,射雉者也。行过路侧一双墓穴,石椁初彻,黄泥尚新,盖村民预置也。刘局笑指尧爹曰:彼亦为己备有“屋”也!曰:乡鄙俗,城里风气其奈彼何?尧爹亦笑,窃谓余曰:汝等城市人有所不知,预置坟茔良有不得已也。余怪之,究其详,曰:若亡于炎夏,临阵掘墓,墓成,恐尸已臭矣;且父母不欲儿女费赀营墓地,亦慈爱之意。此理余固未闻也,转而思之,若乡村不破土葬之俗,预置墓茔之风既有其理,亦所不免欤。

又三里,有石屋,巨石叠就,丛卧坡下,相倚成洞。洞上承溪水,下临平洼,洼中芦苇、茅茨丛生。石灰白色,其上阴刻观音像,下视童子,即童子拜观音图也。观音像眉目妍丽宛然,审之,貌酷肖慈禧太后。观乎斯刻,其造型也写实,其工也精,历乎百年风雨而未漫蚀,盖花岗石质故也。吾等咸称石屋可遂景点,惟其下洼地当作营造,去其堤垅,尽水畅流,则水可保其清澈不腐。又石屋水边可设亭榭、茶肆,供游客休憩之需,下视平芜烟蔼,亦胜景也,此诚不多费事,而景点坐可立致焉。刘局、尧爹等极称善。

刘局曰:清时,有张氏某代祖,善经营,家素小殷,屯余粮于石洞中。后值大饥,乃聚族人于石屋前,赈之粮谷,或以果腹,或以留种,族人赖以保全,某则仁声留播一方,后遂大富,族谱有传。

遂登高阜,俯瞰张村全景,左有龙首形丘冈,坐群房之首。比屋连云,逶迤一里许,右接蛋形盆地之顶。渭溪河沿村一侧自西向东流,一心庵港(河)自他侧来,两河会于龙首,而屋群宛若乌龙游于蛋中。日光初露兮云气氤氲,远山近郭兮绿野瓦舍,真形胜气象也。

午后与张村干部、耆老谈旅游规划事。

晚,尧爹送族谱二册来,遂挑灯夜读至更漏。族谱一为乾隆时修;族谱二为九零年修,族谱二乾隆前一袭族谱一资料,唯增后续谱系及家传。细审之,觉其内容颇堪玩味。一为康熙前,张氏祖考记录阙如,今之张谷英事迹全系乾隆修谱时追记,仅录其先祖谷英“自吴入楚”,他事多系口传,亦概略含糊。有乡学士认谷英实张士诚,谓士诚当平江(今江苏苏州)城破,匿身而之赣,遂徙湘北,非被执自经也,此说近诞,考之乌有。或言谷英乃士诚子,此据吴宽《平吴录》铺衍,原书仅云城破之际,士诚妻刘氏,以白金遗乳媪,令负之而逃,不知所终。然与谱系年殊不合,盖谱书谷英于洪武四年入渭洞近郭新墙,考姑苏城破在元至正二十七年,即洪武纪元前一年,安得有五六龄童稚居始祖之位邪?

或谓谷英尝拜都指挥使,后则归隐于新墙,此说始见于张氏十世祖谱。查都指挥使者,行省之最高武官也,岂有湖广重镇之封疆大吏而不见载于《明史》?方十代祖始录之,尤可疑焉,余恐有攀附之嫌,此吾国修族谱者靡有之,原不足论也。

若张氏之居渭洞,有明二百七十二年间,族谱竟无诸列祖一家传或稍细事迹,亦可怪矣。或谓事干朝廷重案,遂至窜身荒鄙,故族谱晦而不书,然则未闻朝廷以二百年前案究诸子孙者,即建文帝亦于三代后获宥(建文帝于英宗正统五年被执送都,后武宗正德五年寿终),又遑论士诚辈哉。

惟家传载张仁者,其家奴蒋洪望当洪杨入岳州,投太平军,旋犯渭洞,仁绝袂而起,练乡勇,从湘抚骆秉章平洪望。后随秉章入蜀,卒于重庆。又有张大鹏者,屡困秋闱,四十岁方投笔从戎,从左宗棠征甘、疆有功。此二人可谓族之佼佼者也,今之旅游宣传材料竟只字不提。夫清前诸代祖也,读书者不乏其人,殆多蹭蹬场屋,后率设帐乡里,委身丘陇,惜哉。

乾隆十年后,家传渐伙。除一人举进士外,一人任长沙教谕,职岳麓书院,他则举人数十名而已,入庠者想亦不多。而慎终追远,昭穆儒礼,二十七代相袭,至于今日,伟哉,煌哉,即书青史亦不为过,岂须附骥于名人之尾乎?

巴陵日记(五)

廿三日,七时半发渭洞,北行去岳阳市。午餐由岳阳市旅游局领导做东,县委刘书记、徐副县长、县旅游局刘副局长、县文管所易所长等作陪,为吾等饯行,酒馔甚丰。

宴罢,易所长伴吾等游岳阳楼。二十年前,余车过岳阳,未尝下车一睹岳阳楼胜景,念兹既久,归途遂愿,诚快事也。正思量间,车抵岳阳楼公园。

岳阳楼东北傍洞庭湖,向称四大名楼之一,有可道者,为清以来四楼中保留原貌之最,亦为近大水之最。惜乎楼创不见史载,唐玄宗开元四年,中书令张说出为岳州守,日与才士登楼赋咏,自此名著。其后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相踵吟颂。至宋庆历后,滕宗谅新其阁,范仲淹文其象,苏轼书其壁,邵疎篆其首,名遂大噪。楼高十五米,三层,纯木质。飞檐画栋,璨璨乎辉煌,岩岩乎厚壮,西迎君山,北依大江,南俯湘资,七泽云水,三湘灵秀,皆锺于斯。

底楼雕屏刻清张照书范希文《岳阳楼记》,字体凡三变,首用楷书写“庆历四年春” 数句,中则行书叙景,末从行楷立意,字字扣希文笔触,尤有奇者,“阴风怒号”之“怒”字,其首左“女”竟写“*”,导游曰:照嫌女太弱,乃以三剑交叉,意在衬怒之刚雄也。三楼有毛泽东书杜子美《登岳阳楼》诗,时值困难三年,“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似暗合毛氏当时心境。

已而,下楼观洞庭烟波。栏杆凭处,西望帝子之洲,愁云浓遮,湖水波澜不兴,微雨飘拂,空有“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欢乐到心头”,而满目萧杀,“去国怀乡”之感顿生。易所长云,数年前,一去君山之游船遇风浪沉没,罹难数人,从此去君山须经陆路矣。

楼坛之下有三国吴将鲁肃点将台,时关羽屯兵江右,虎视巴陵,肃乃阅兵于此,以壮军威。吕蒙继肃守此,卒以白衣渡江擒羽。园侧有小乔墓,易所长谓余曰:原在园外岳阳一中内,后移此。《三国志。吴志》谓周瑜还江陵,道于巴丘病卒,未尝有屯驻巴陵说,而谓孙权迎瑜柩“于芜湖”,是墓莹亦不在巴陵,小乔墓在巴陵从明《一统志》臆说也。

车止洞庭湖大桥再览洞庭之胜。

桥连华容,华容乃曹操狼豕败走之地(注1)也。余读书不察,恒误操大军追刘备仅至江北,退亦在江北,今始知操水军赤壁火焚后,竟泊于江南,盖华容地在江南也(注2)。按《三国志》,初,操追备于巴丘,是操大军已顿兵江南,时备残部驻鄂县樊口(注3),在巴丘之东北,亦江南地也。故操军在备军之西南。两军皆在江南。或因该地港汊密集,或洞庭横绝(注4),使操不能遽收备。备乃东联孙权,权使周瑜率水师溯江西上,断操后路,此策甚狠,故操迎战瑜水军非从容自若,而乃存亡之战也。究其赤壁败绩之因,在进兵太猛,不合渡江南下巴陵,陷身危地。

华容有路通君山,此即陆路也。下午四时须乘火车返京,不能游君山矣。桥左可观君山,右则城陵矶,矶即长江接洞庭处,所谓湖含大江即此,其南则揽湘、资、沅、澧四水,盖巨潴也。长江洪汛则江注湖,水落则湖注江。

乃凭栏四望,桥上东风猎猎,射我眸子。传说,北宋开宝中有贾知微者,于洞庭湖遇曾城夫人及二妃,临别,夫人赠以歌,歌曰:“黄陵庙前春草生,黄陵女儿茜罗裙。轻舟短棹唱歌去,水远天长愁杀人。”夫夫人者,仙女也,既赐人以遐想之歌,抑何情淡?而托之以大湖风烟,不若三扣橘树,眷侣君山(注5)。

噫!浩荡大水,气吞三楚,悠悠千古,又岂在秦皇几溺(注6),魏武折戟哉?

注释

1.

原始链接: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5/1/25412.shtml
转自:403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