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图画巴陵走进布达拉罗石贤

[游记]图画巴陵走进布达拉罗石贤

2008-03-18    rednet.cn

车陷泥淖的不眠之夜(上)
[折叠]

1974年建成通车的滇藏公路,南起云南大理,经丽江、香格里拉、德钦、盐井,在芒康与川藏公路南线汇合,全长714公里。德钦往南,全都修成了柏油路,而德钦至盐井、芒康,不仅全是砂石路,更为倒霉的是这条砂石路正在翻修加宽。德钦到盐井约103公里,按翻修公路前的正常速度,飞来寺的老板说,两个多钟头就可以到。然而我们9点钟从飞来寺出发,两个钟头过去,前面的路况越来越差。这一带人烟稀少,走了小半天几乎没看到一户人家。公路沿澜沧江峡谷步步爬高,雨后发生的泥石流和塌方,横亘在崎岖的公路上。老爷车喘着粗气,老牛般低吼着在悬崖绝壁边缓缓而行。山上的巨型沉积岩,随时可能砸下来。加上路面狭窄,碎石满布,悬崖下却是万丈深渊。

小姐们不顾车如蜗牛般爬行,也不管窗外是何等凶险,仍然在兴致盎然地交谈。而我却无此雅兴,眼睛紧盯着窗外的一处处鬼门关,生怕司机一不小心,车从悬崖边掉入深谷的滔滔江水。紧揪着的心感觉时间也仿佛已经凝固,而事实上早过了中午,却无村镇可以吃饭。下午一点多,到达一个叫巴美的小村庄,路边有几户藏族人家。在那里停车一会儿,下车放下“包袱”,开车后我问坐在后面的一个小伙:“还有多远?”“不远了,最多30公里吧!”还有30公里,走了4个多钟头,才走70多公里,车速每小时不到20公里,这路也破得太玄乎了。那小伙一脸红黑,却操一口普通话,我问他是藏族还是汉族,他说是汉族,老家在成都,他在盐井中学教书。在盐井中学教书?我跟这位中学老师深谈起来。他姓李,毕业于昆明师院,与同班的女友响应支边,一同报名到西藏支教。没想到去拉萨的浪漫理想没实现,却分配来到滇藏交界的盐井。在盐井中学结婚成家,他教英语,爱人教汉语文。爱人老家在云南瑞丽,他老家在成都,两人工作地在盐井,这是覆盖滇北、川西的横断山脉、三江分流和川西高原雪域的铁三角。他们要回一次家真不容易,不仅远隔千里,还要经过被称为“世界上最危险的公路”318、214线才能到家。两条线都跨越高山雪岭,修筑及维护都十分艰难。沿途常常会看见一些弯道或悬崖旁插着藏族的经幡,意味着曾有汽车在这里发生过意外。

李老师这次送爱人回瑞丽娘家生孩子,往返比出一次国还艰辛。要开学了,他急着往学校赶。想到他常年要在这样的路上奔波,我们偶然走一次,有什么可惧怕可抱怨的?这样的想法刚露头,我的夫人王姐就推开窗玻璃哇哇地呕吐起来了。那一贴灵终究还是不灵,也只怪车颠簸太凶,像虐疾病人抽搐抖索,正常人都翻心倒肺,何况有晕车史的她。吐得胃空水尽,夏青拿出在长沙准备的晕车药丸,就着茶水服了,她靠在我肩膀上昏睡,再不能与姐妹们闲聊了。下午两点半到达界界河——也就是云南与西藏的分界地,前面栏干横路,好像到了国境边防。乘客下车,每人再交10元钱,步行过一段被水冲刷成河的烂路。还是这台老爷车,涉水过河,再上车,往令人捉摸不透的盐井驶去。

过了界界河,到盐井应该不远了。我们已经饥肠辘辘,盼着西藏边陲的小县城快快出现,或饱吃一顿,或及早投宿。李老师总是安慰我们,不远了,就在前面。可是这个“不远”,竟又走了差不多一个钟头,在高悬半空的峡谷间,才隐约出现一片低矮的房子。房屋建在峡谷两边的高台上,对岸山体和台子是红褐色,仿佛被火烧过,沿高台的陡坡有之字拐公路沉落江边。李老师指点着说,你们看,江那边一片建筑,就是历史悠久名气很大开采岩盐的盐井。江这边是盐井县城,喏,山口那片最好的建筑就是我们盐井中学——他有种苦涩的自豪。

来盐井支教的年轻教师,一个个都走了,他和他爱人留了下来,直到结婚生子都坚持着。脸色和外貌都完全“藏化”的李老师说,在盐井工作生活上没有压力,凭两人的薪水加补贴,养儿育女不成问题。因为钱没处花,买了房,添制了电脑,还准备买一台车。就是太闭塞,全凭电脑上网了解一些外面的信息。回家一次不容易,爱人生了个小胖子,很可爱,但满了月,她只能忍痛将孩子留在外婆家带,她要赶回来上课。所以合计想买一台车,然而这条路……咳!

老爷车颠颠簸簸,拐过山口一个急弯,在进入盐井县城的检查站前不远,李老师下了车。他站在灰土路上挥手向我们告别,然后消逝在一条尘土飞扬的矮塌塌的街巷里。我默默为他祝愿,早一天把这条砂石路拓宽铺成柏油路吧,他驾着自家车载着爱人和小宝贝,能够回瑞丽的外婆家、回成都的爷爷奶奶家,一定是他最幸福最满足的时候。现在还不行啊!我们眼前的盐井县城,远不如内地一个小村镇。除了山口高台上几栋两层三层的中学,再没有几处象样的建筑,也不知县委、县政府在何处,我们的车沿山崖又颠了十多分钟,在一个陡坡的院坪里停下。这就是盐井车站,俨然一个农家杂院,售票窗口没人。大杂院里仅一中年藏妇在扫地,我们问她有去芒康的车没有?她摇摇头。问她去县城怎么走?她手一指:下山不远就是。这已是下午三点多钟,饥饿不说,这里出奇的干燥,吃多了尘土的嗓子眼像烟囱冒火。我们六位如逃荒的难民,拖着沉重的旅行包,台湾小施像骆驼驼着自己的大包,还帮多多提着水壶杂物,走出杂院,下了两个陡坡,穿过人家的篱笆墙,跳下拆了房的屋台子,这才来到一条水泥路的“街”上。这大概就是盐井县城的“街”了。稀稀落落几幢平房,居然有一个铺面开阔的饮令店。一拥而进,把背包在桌上、凳上放下,小姐们去联系果腹问题,我和小施去满街找车。

台湾小伙和我一样对盐井完全失望了,这里没什么好看的,要去江对岸看古老盐井,峡谷两边相距最窄不过百米,但没有一座桥。你要去对岸参观盐井,从没完没了的“之”字拐下去,渡江,再上“之”字拐,然后如此重复一次返回,大概一整天也紧巴巴的。再则,这里有无客栈、宾馆也是未知数,两个男子汉拿定主意:走!没有班车,赶紧包一台车走!沿街找车,我和小施商定,介于过来的路况,一定不能找小车或面包,要找高轮胎的车。轮胎越高,颠簸越小。最后找到停在街边的双排座大卡,六人在驾驶舱坐下没问题,跟车主砍价,600元送到芒康,每人100元,也还合算。我和小施高兴地回饮食店果腹,要车主立即加油,开到饮食店,待我们吃完立即上车。这个饮食店,也真是钱没处花的盐井饮食店,没饭没菜就大碗扁担宽能打死狗的面条。小姐们边吃边开玩笑说:“这面条好,能撑,可饱三天。”我们跟店老板讨论:去芒康要多长时间?老板说,平常两个多钟头,如今修路,加一倍,四个钟头吧。

四点整我们如愿以偿上了双牌座大卡,我和夫人受照顾坐驾驶座的前排,多多、小施、夏青姐妹挤在后排,全部行李搁在车斗的油布上。也还过得去,不算太挤。然而开车时发现,大高个的车主不能上车,而驾驶的是车主的弟弟扎尼,纯粹一个康巴汉子,不能讲汉话。从兄弟俩藏汉合一的对话中,我们隐隐察觉扎尼还从来没有走过芒康这条线路。太玄了,我们要求车主大高个一道走,他道,挤不进了。趴在车斗里走这么远,那不是人干的活,牲口还差不多。他一挥手,扎尼把车发动了,我们被“绑架”般颠颠簸簸离开了噩梦般的盐井。我在心里默神,四个多钟头到芒康,这里比内地时差两个钟头,八点天黑之前能到达目的地,芒康是西藏高原东侧的中等城市,到了芒康就跳出苦海了。

然而事与愿违,车子开出盐井不远,夫人就对我说:“夏青又在念阿弥陀佛经了!”夏青信佛我是知道的,夫人说,离开飞来寺她就一路念经,结果是一路险象环生,103公里走了6个多钟头。此去芒康111公里,她这一念经,难道——应了,更倒霉的事就在前面!

转自:http://bbs.rednet.cn/a/a.asp?B=71&ID=1154502047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