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永寿昌遣使于盛兼,劝他开城。盛兼回答得颇为有趣:开城固好,然而附近都是同族,一战不交就即刻开城,事关武人荣誉,面子上决过不去。如此,请在城外架好铁炮,空放几枪,俺便好见机而退。 八月十九日,市桥、德永率军一千余,直指高须城东北的成田村(现在海津郡海津町成户附近)。高木军的作战仅是走形式而已,东军却开始实弹射击,盛兼大怒,以为东军欺人,但是为时已晚,卒因众寡不敌,弃了城池,乘小舟逃往津屋。 守着驹野城的武将是高木带刀;听说盛兼将拟开城,尚且劝说高须城与敌军一战。不料枪声突然而起,高须城溃散下来的兵士流窜驹野、津屋间,一见此景,惟有叹息而已。高须守军逃入己城不久,带刀就见东军追击而来。不容思索,城池已被层层围定。带刀虑着身陷重围中的无胜算,接受同族高木贞友的交涉,投入东军,随即开城。 最后是津屋城的高木正家。他从盛兼处听得消息,正在整顿兵马,坐观战况,不料事态急转直下,盛兼带着残兵数十逃来,于是先且收容败兵,预备防御。这时东军别队已抵津屋,在附近民家大肆放火,将有攻击。正家及盛兼努力防守,而先前包围驹野城的东军竟也攻到,终因城砦烧毁,正家逃往大垣城。 上根之战 ──远藤一族在关原 ●简介 稍向北方看去,就是稻叶贞通所领郡上八幡城。此城地处美浓北部,原属远藤氏所有。这里的小领主也被卷入了历史漩涡之中,折射出战乱时代的众生相。 ●八幡城和远藤氏 八幡城在岐阜城以北约十四日里(大约五十六公里)。永禄二年(1559),镰仓时代即已统治当地的和歌名族——关东千叶支族东氏发生内斗,事情据说起于家督东常尧用铁砲射杀木越城主远藤胤缘。胤缘之弟盛数不忿,联合胤缘长子胤俊逐走东常尧,于是远藤家得以统一该郡。八幡城就在当时由远藤盛数修筑而起。东常尧逃入飞驒国白川归云城,投奔岳父内岛兵库头氏理,死于天正十三年的飞驒大地震。 其实远藤氏原本也是东氏一族,盛数本人是和歌高手东常缘的曾孙,又娶常尧之妹为妻;但他不是长子,若非逐走东常尧,恐怕只能以家臣身份终老。即使盛数已经自成一家(八幡远藤家),他的侄子木越城主远藤新右卫门胤俊(木越远藤家)还是拥有相当的势力,与八幡远藤家并称为“郡上两远藤”。郡上郡的统一,即为这两家合力所得。远藤盛数英年早逝,当时他的儿子新六郎仅十三岁,就是后来的远藤左马助庆隆(1550~1632)。又,土佐大名山内一丰的贤妻千代,就是庆隆的妹妹,古今传为逸事,八幡城下的公园里还建有山内一丰夫妇的铜像。 织田信长灭亡斋藤家,掌握美浓之后,庆隆虽然身在信长麾下,却暗中与武田信玄、朝仓义景等交通,图谋反抗信长,甚至在元龟三年(1572)秋和武田信玄约定明春攻略岐阜城。不料信玄病死,形势极度恶化,信长来攻郡上,他只得投降,成为忠实的家臣,随信长的庶子信孝立有战功。天正十年,信长被杀,秀吉与织田信孝交战,美浓人见风使舵,多数归属了秀吉,但是两远藤家因早年跟随信孝之故,再一次看错了风向。当时秀吉动员美浓武仪郡豪族在须原、洞户地方筑砦,截断郡上和岐阜的联络,但是城砦立刻被两远藤家攻破,反而筑砦于美浓的立花山地方,顽抗秀吉大军,使得天下人丰臣秀吉大怒,怀恨在心。 最终信孝战败而降,庆隆等也向秀吉军缴交人质,尽管一直懔遵敕命,忠实地为秀吉做事,却仍然在天正十五、十六年(1587~1588)被秀吉没收了八幡城的二万余石领地,转封到加茂郡小原城七千五百石。庆隆堂兄弟远藤胤俊的孙子、木越远藤家的小八郎胤直,也同被移封至加茂郡犬地城五千五百石(石高数字有异说),两远藤家随之沦落到难以供养旧臣的地步,据说辞去了三分之一的家臣。而且,新领地两座城的规模与其说是城,还不如说是砦或者要塞来得确切。庆隆当时的石高,文献上记载为一万三千石,不过这是“两远藤家”加起来的石高数;这当然不是什么好事。此次移封,是远藤家加入东军的潜因。 秀吉过世以后的庆长五年,庆隆和胤直之间发生了一段戏剧性的故事。 ●上根战役 美浓的岐阜城主织田秀信加入了西军。七月间,秀信将两远藤家家主(庆隆、胤直)叫到岐阜城,邀请他们加入西军。周围几乎都是西军领主。庆隆含糊其辞回到了小原,弟弟庆胤和老臣们达成了协议。此时庆隆心中自有思虑: 三军易得,一将难求。西方大军势众,诸大名却貌合而神离。石田增田等诸辈犹可齐心,秀秋秀家辈渠等岂得而效死。三军不得一致,其天时、其地理、其人和并无!家康公能见及此,其英雄不二,迥异他人。而况家传郡上领地没于秀吉公,所得少甚,石田三成、前田德善院等素重稻叶……是则入关东方为上策。(《远藤记》) 除过一点事后诸葛的分析,以及对家康的吹捧,剩下的也许就是庆隆的真实想法。郡上八幡城主稻叶贞通是稻叶一铁嫡子,在丰臣政权下受赐羽柴姓,称羽柴郡上侍从,家世显贵,如今又为西军参战。庆隆若想恢复旧领,则非加入东军不可。也许只是抱着赌博的心态,押上了自己的赌注。远藤胤直加入西军,固然是随着美浓国内的大流,却也为庆隆提供了一条后路,万一事败,尚可依附胤直。 《白川町史》记述,庆隆说出自己的意见,老臣大多担忧于无力对抗西军,于是求神筮来决定。求得的结果,东军为吉,这才一致选择了东军。占卜而定归属,或可使当事者逃避责任,然而着实也让人有点哭笑不得了。而后,庆隆召来犬地城的胤直以及胤直的叔父胤重,告诉他们这个决定,签下血书盟约后让他们回城。胤直回城后改了主意,并且把人质送到岐阜。就这样,胤直一党从犬地移兵至上根砦。在此,同族的两远藤家分属东、西军交战。 “上ヶ根”也写为“城ヶ根”。其位置有很多说法。《白川町史》记为白川町东端,从切井集落到登山道的一段地方。这一说法看来较有说服力。 隶属东军的庆隆,为了达成多年宿愿,向家康请求进攻郡上八幡,家康于七月二十九日表示许可,当时家康并不知道胤直加入了西军,这个许可是给予“两远藤氏”的。庆隆首先觉得小原城(砦)并不是很坚固,因此率军到佐见吉田地方筑砦,守军与驻扎在宫代妙观寺和坂本的胤直军发生了小规模战斗。八月一日,织田秀信赐感状予胤直,并送三十挺铁砲和弹药,庆隆军陷入苦战(以庆隆手下敢于攻打四万石大名稻叶贞通的兵力,三十挺铁砲有此功用,颇令人怀疑)。八月二十日,家康把改正过的夺取郡上郡许可送与庆隆,同时还有一份激励庆隆的书状。 庆隆两面作战,留少数兵力牵制胤直,自己腾出兵力进攻郡上八幡城。详细的过程参见《八幡城之战》,苦战后,迫郡上八幡开城,鼓其余勇,于九月五日回军包围了上根砦,再度来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