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东北游记(更新中)边疆延吉和珲春原创 |
[游记]东北游记(更新中)边疆延吉和珲春原创 |
2007-07-16 163.com |
本文网址:http://bbs7.news.163.com/topic/193069,9.html 复制 凤凰淑女 某天突然就想离开虚拟的网络,于是我就去了东北. 东北的辽阔和遥远,让我就只有个东北的概念,至于东北的哪个省哪个市,我其实脑子里过去是一盆糨糊的。而且我印象中,大概东北那里人个子都很高,但经济不发达,改革发展慢,思想跟不上趟,还听说东北人特别能喝酒,灌酒很厉害,不喝不让走;从北京换机的时候,很多东北人因为带的东西太多,被机组人员要求必须放到下面托运,因此就感到北京人对东北人购物的“热情”是有些瞧不起的,过去贬低人家东北,将他们抢购物质称为“东北虎”。最直接的,是我去东北之前,还有个叫张怀旧的网客写了个臭文章将人家东北人一顿好贬,称《东北女人油菜花,东北男人地老鼠》,那文章的确立意不怎么样,但却将东北人歪曲了很多,差点引起地域之争。我想,此次去东北,一定要好好地看看,东北那块土地到底养育了怎样的人?东北人到底是个什么样。 东北那么远啊!从成都坐2个半小时飞机到了北京,接着换机又走,又坐了2个多小时的飞机,到了东北的天空往下看,一望无际的平原,平整的如沙漠中的波浪,原来那是玉米和高粱地,那些高杆的粮食作物长的那么整齐那么茂密,从飞机上看着十分壮观.这就是东北? 第一站长春 吉林省会长春,是我们到东北的第一站.这次到了吉林长春,终于知道了长春市原来是建筑的非常好的地方。长春不太大,人口也不太多,这个城市从伪满时期日本人就开始建设,现在很多的建设设施都是当年留下来的。街道、房子、城市规划都很特别,那些大片大片极其坚固和美丽的的房子,原来是日本人留下来的,有的曾经是日本远东关东军司令部所在地,当年日本侵略军在这里分别驻扎了关东军的财政部、宪兵司令部等等若干个大部,每个部就是一个很大的建筑,因此就修了很多坚固的建筑,现在这些房子保留完好,还在使用着,但大部分都归了吉林大学。街道两旁栽满了树,大街很干净宽敞,一条命名为“斯大林大街”的主街直直地贯通城里。长春的教育事业比较发达,著名的吉林大学是全国排名靠前的学校,条件好教育质量也不错,当地人以能上吉林大学为骄傲.长春还有中科院的几个研究所在这里,光激所、化学所都不错,有许多著名的学者专家。 伪满洲国时期的“伪皇宫”,是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溥仪住的,他当时从北京逃跑出来后,就被日本人弄在了长春,给他建立了所谓的满洲国,并给他建立了伪皇宫,溥仪带着他的几位皇妃在那里居住,并被日本人严加看管,一直到了苏联红军打过来把溥仪带到苏联为止,大概住了13年。现在这个伪皇宫保存完好,有原貌布置的房间和床,生活区,办公区,房间现在看着都很豪华,想必那么多年前更是豪华无比。虽然这样,溥仪这个经历复杂的“皇帝”并不快乐,因为他不但被日本人当人质,还不知道将来自己的命运如何。 总的来说,“皇帝溥仪”是没干什么好事的,那样的历史,那样的皇帝,让任何人看了都心中愤慨!去看看伪皇宫,就等于是看到了当时历史下那位不甘寂寞和失败的“皇帝”的窝囊卖国,日本人的猖狂,和整个沦陷时代中国政治的复杂和动荡,给人留下的印象是复杂的。而且感到当时的土地割让都快成为事实,要不是抗战胜利,大概吉林长春早就不是中国的了。所以我们要大力地庆祝抗日战争胜利! 在整个吉林省,日本人留下的东西真的很多,铁路,桥梁,街道,大部分都是当时伪满时期的建筑。当然新中国成立以后,长春也是我们自己的工业基地,著名的长春第一汽车厂,还有其他大型的制造企业,长春实际上成为一个工业城市。 参观长春电影制片厂 这里还有著名的长春电影制片厂,当年许多脍炙人口的好多电影就是在长影那些简陋的设备中制作出来的。我们去参观了50年代的老长影厂,给我留下的印象就是吃惊,那些录音棚、生产车间和道具仓库,以及简陋的音响设备,那真是太不可思意了的简陋,比如下雨了的声音,就用一个浇水的水壶往一个盆子里喷水;用两个圆木头互相敲击,就发出了马蹄声;烧火的声音,就用一个锡箔纸互相摩擦,发出烧火劈啪那样的逼真声音;相互用刀砍杀,就用一条细细的树条甩出嗖嗖的响声,并敲击一块钢皮,发出刀刃相碰的声音。。。。。。 我们就用那么简陋的设备,做了一回逼真的自我配音,看着画面我们配出了下雨声、马蹄声、烧火声和刀箭撕杀声。我还和另外一个不认识的男士,给赵本山和宋丹丹配了一段对话,不过他们东北话的侉味、辣味,还有乡土味,我们的确配不出来。 我们还参观了当时拍摄的电影特技,比如摄影技术、飞天、洪水等等。并看了实际拍摄的表演“蝴蝶泉边”、和另一段地痞流氓打架的场景,飞刀和砸玻璃瓶等等特技手段。 原来电影就是这么弄出来地!哈,真的感到又扯淡又好玩。如今拍个电影动撤就用几个亿,感到那时候的电影人,真是十分简陋和辛苦。不过,那时候的电影拍出一个我们就记住一个!如今电影多如牛毛,看都看 到吉林省的朝鲜自治州府所在地--延吉市,可以从长春坐火车,汽车和飞机,飞机飞行时间不到一小时.延吉机场不大,但业务繁忙,开通了许多条航线,进出方便。 延吉虽然在边陲,但却很富裕,这里的文字全是双语,规定先写韩文,后写汉文字,所以任何标排上都是韩语在上,汉语在下的。这里不仅有汉族,还有朝鲜族和其他共14个民族的居民,但和睦相处气氛融洽,听说延吉被评为民族团结进步的模范地区,看来的确是十分团结的。还听说这里的干部一把手必须是朝鲜族,汉族一般是副职。 延吉许多的朝鲜族男女孩子打扮时髦,他们跟内地装扮没什么两样.晚上灯红酒绿的夜生活丰富多彩,到处都是饭馆酒馆,很多韩国烧烤、朝鲜冷面馆、正宗的朝鲜狗肉馆,卖的朝鲜狗肉火锅很高档,味道鲜美,狗肉和冷面,还有朝鲜酱汤是这里的特色。那朝鲜酱汤原来就是用酱烧的豆腐和蔬菜,几乎和我妈妈烧的味道一样,无非就是加了朝鲜族自制的黄豆酱而已。那味道真是很家常,很亲切,让我想起了我妈妈的手艺。 延吉是旅游胜地,去长白山景区旅游的人一般先来延吉市,因此这里建设了许多宾馆,住宿条件很好;这里还是去中朝边境的必经之路,离图门、珲春等县份都不远。我们沿着图门江开往珲春,沿途可以看到在图门江不宽的河流对面就是朝鲜的领土,真是一衣带水,江连江,山连山,到冬天河流结冰了,大概走都可以直接走到河对面。双方以河岸为国界。珲春县和朝鲜有很长的国境线相连,在防川那个位置还可以看到图门江流向日本海入海口方向有朝鲜和俄罗斯中国三国接壤的三角地带,那里叫“一眼望三国”。站在边防军的炮楼上,天气好的时候,用肉眼可以清楚地看到那里的风景,一条铁路桥接通了朝鲜和俄罗斯,中国的边境铁丝网就在铁路桥下. 那天是个好天气,站在了望哨高高地炮楼上,可以用高倍望远镜看到15公里外的日本海,还可以看到了望哨下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铁丝网、边防巡逻小道和浮土做的隔离带。在了望哨面向俄罗斯一面,不允许穿红衣服的人站在那里,我们一个朋友恰恰穿了红衣服,就不许她停留那里,我很好奇地去问原因,原来,假如中方需要和俄罗斯有事情会晤,就用红色小旗来回舞动,对方知道了,则可以安排时间在口岸上见面。女孩子们的红色外衣,容易被俄方误认为是要会晤的红旗。哈,原来是这样。 在离“东北前哨”不远的地方,还有个值得看的“土字碑”,那字牌和俄罗斯的界碑并排在一起,据说那字牌曾经在靠近中方领土很多的地方,后来在清朝某个守卫边防的官员的争取下,将这个字牌前移了几十米!在边防哨卡,前移自己领土几十米界碑,是个另人兴奋的事情,“祖国领土寸土不让”,在这里得到充分的体会。 珲春还有中朝之间的公路口岸,在图门江中间有一座大桥,中间有红线,那就是中朝国境线的圈和口岸。珲春和朝鲜之间用桥梁连接的地方大概有5座桥,到朝鲜去是很容易的,但现在那里冷冷清清,双边来往的货和人都很少。朝鲜现在经济不开放,珲春对朝的作用就没有得到发挥。还有一个地方,那里曾经有一座结实的水泥钢筋公路桥,还有一条铁路横跨图门江直接到朝鲜,但现在我们去看,发现那座桥中间被活生生地炸断了20米,钢筋外露,人和车都无法通过了,据说是日本人战败撤退的时候炸断的,到现在也没有修复。远处的铁路桥也只有桥墩,没了铁路,都是日本人拆毁的。在河流的对岸,有朝鲜人在洗衣服,大家互相遥望,脸可以看的很清楚。 珲春还有一个就叫“珲春口岸”的地方,那里每天有许多中俄两国的人在来回走动做生意,那里是唯一珲春对俄罗斯的一个公路口岸,每天早上过境来中国,每天下午回去的俄国人不少。 珲春虽然多处连接朝鲜,但要发展口岸经济却不大容易,这不但要看外交问题,还要看朝鲜的经济发展政策。但这并不影响中国朝鲜族和韩国人在珲春和延吉快乐地生活。韩国人将本国的生活娱乐方式搬到延吉,对延吉发展推动很大,晚上,朝鲜族人都要去喝酒娱乐,因此在延吉的晚上,是很好玩很热闹的。(凤凰淑女) 长白山,是那么那么地遥远,那里有天池。早就听说长白山的天池比新疆的天池漂亮,一直向往着去长白山。这次终于有机会去了。 长白山离延吉市很远,大概需要开车4小时。早上五点我们就出发了,大家都还没睡醒。沿途的风光很宜人,路也很好走。到了早八点,我们在路边一朝鲜族家庭餐厅吃早餐,在他们烧热的炕上,放上小桌子盘腿而坐,吃的是朝鲜酱汤米饭。那米饭加了点碎苞米又香又糯,酱汤里煮的是豆腐白菜,还有其他蔬菜,味道都很好。 长白山景区沿途都是白桦树,景观和绿化都十分美丽,还有一片珍贵的“美人松”林。比许多山看起来绿化覆盖面积大,比我们的九寨沟绿化的还好。据说中国绿化面积最大的就是东北地区。长白山进山的路也修的很好,坐大巴进去,需要坐半个多小时。到了半山,需要换乘越野,才可以爬上山顶,那里山高路陡,全是V字路,大巴无法开上去。 明晃晃地太阳就晒的人无法睁眼,大家都在太阳底下晒着等排队换越野车,人多车少,排第二次队一小时了,大家都等的不耐烦,还有许多人加塞,弄的后面排队的人怨声载道,可是前面维持秩序的保安却不管,总放自己的熟人钻到前面。有人质问他们的职责,他们却说“我们是给老板打工的,管不了!”,后面的客人就和加塞人及保安发生了激烈的争执,保安完全不维持秩序,还大声蛮横地跟远道而来的外地客人吵嘴。很破坏长白山旅游的人文气息。弄的大家很不愉快。其实进长白山看天池需要换两次车等两个小时,对客人来说是很不方便的,一个越野每次只能坐5-6人,排大队的人望不到尾,等的所有的人毛焦火辣! 终于在前面一群得意加塞的人后面,我们艰难地搭乘上越野,汽车以发疯般地速度在曲里拐弯地山路上飞奔,其实就连我们这些走惯了四川山路的人看来,那种开车方法也是十分危险的,不知道开车的师傅有没有想到自己拉的是客人不是货物?让人在风景区换乘了长白山管理局的车,假如出了车祸,管理当局是很不好说的。因此在我看来,长白山景区存在着管理的漏洞和事故的隐患。 上了艰险的天池所在地。啊,山上停了大片的越野车,大概有上百辆,可是下面等上山的客人却没车坐!不知道是如何调度和管理的。在这里玩,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不怕浪费时间,不怕前面加塞,不怕大太阳晒。但这些问题在看到天池美丽风景后,就不在乎前面的恼火了。 天池其实是火山喷发后形成的,水很深很蓝,非常地美丽,如同嵌在山中的一颗蓝宝石。蓄水量很大,据说每分钟抽一吨水,需要抽60年才能抽干。但想看到天池却是不容易的,她好比一个害羞的姑娘,需要天气好她心情好的时候才可以看到,否则她一定躲在云雾里让你看不见。据说某位领导人上了两次山顶,都没有看到天池美景。我们顶着天池的大风,在亮丽的太阳光下,看到了天池美景的全貌,真是有福气啊。 天池虽然很漂亮,蓝色的湖水十分迷人,但却有一大半不是中国的,在天池对面的山上,清楚地看到朝鲜的国境线,直接从天池中间将天池人为地划去大半,悲哀啊。据说过去天池全部是中国的,可是后来谁划出去给人了呢??! 在天池照相,需要穿上大衣,那里的风还不到冬天刺骨,却还是很大,可以将帽子吹走。地势险要,帽子吹走了也别去检,免得不小心掉下寒冷的悬崖深水。出门在外,安全第一啊。 在天池碧蓝而神秘的美景边,站在陡峭的山坡上照相,真的很爽,天碧蓝,水也碧蓝,大朵的云层离我们很近,风景这边独好啊!我们在那里逗留了很久不舍得离开。 下得山来,一路顺风,到了半路都快中午2点了,才找到一个人家吃午饭。一路上每个人家几乎都可以供应著名的朝鲜族辣白菜。而且每家的味道都不一样。在长白山地区盛产人参,价格不贵,是当地人自产自种的家养人参。野生的几乎看不到了,而且价格也十分贵。 回到延吉,天黑尽都夜7点半了。今天早上从5点出发,到现在大概用了9个小时左右。吃狗肉去,美味的狗肉是正宗的朝鲜族风味,和过去吃过的“贵州花江狗肉”味道不同。假如有喜欢狗肉的朋友,到了延吉不去品尝下朝鲜族风味,那真是遗憾的很哟。别忘了延吉的狗肉、酱汤、辣白菜、朝鲜冷面,还有长白山的人参、木耳和蘑菇。当然,最不要忘记的,是延吉人的热情好客和旅行社的服务周到,那里的人虽然挣你的钱,却让你感受到他们态度真诚和热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好象回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 延吉是个好地方。 |
转自:http://bbs7.news.163.com/topic/193069,0,50,0,40,1.html?userid=34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