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查干湖之行 |
[游记]查干湖之行 |
2007-09-05 sina.com.cn |
大中小 商量了好久好久去哪里玩,天气一日比一日凉,再不玩就玩不成了。 又不可以去太远,又不可以钱太贵,上周四终于尘埃落定——查干湖,2天,人均160元,跟团。 留下值班的,一行13人。 周六早7点30出发,驱车4个小时抵达,周日中午开拔返城。 若说自然风光,真的没什么美丽惊艳之处,普通农村,不过多了一汪大湖而已。 好在,此行之目的不在游山玩水,而是为了大家在一起放松。 只要我们在一起。 醉翁之意在于酒,不在山水之间也。 饭食之简陋,就不形容了,毕竟是在农村。承认,我是有一点挑食的,于是每顿饭,仅干咽一馒头,因为只有这个我能吃。幸而我等自备了面包红肠还有若干零食,才不至饿死横尸圣水湖畔 查干湖,蒙语名为“查干淖尔”,意思是“白色圣洁之湖”。此湖位于吉林省西部前郭县境内,水域面积420平方公里,是东北面积最大的草原淡水湖和最大的渔业生产基地,国家有机食品鱼生产基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连年干旱和上游兴建水库,查干湖面积缩小到几十平方公里,近于干涸。前郭尔罗斯人民在党委和政府的带领下,用人挖肩挑,开凿了长约54公里的郭尔罗斯运河,使查干湖得以复活。目前,查干湖有鱼类15科68种,常年鲜鱼产量达6000吨。胖头鱼被评为国家AA级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冬季冰雪捕鱼被评为中华百大美景奇观,被称为世界奇观而载入吉尼斯世界记录。查干湖现已查明有鸟类15目34科239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的9种,二级保护的39种;各类动物30多种;野生植物200多种:其中药用植物149种,已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目前是水利部所属的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保护区。经过近几年的旅游开发建设,这里已由过去的小渔村,建成了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国家AAAA级景区,中国县域旅游品牌百强景区和吉林省西部生态民俗旅游区。连续六年举办的“中国吉林——查干湖蒙古族民俗旅游节”和连续五年举办的“查干湖冰雪捕鱼旅游节”被评为“中国十大民俗类旅游节庆”和“中国十大生态类旅游节庆”。这个当年几近干涸的盐碱泡——查干泡,如今变成了“大自然保存下来的一块原色”,保留着“人类渔猎文化的活态遗存”,“是和青藏高原一样珍贵的”圣水。 其实,查干湖在宋辽金元时代并没有自己的名字,曾被称作“大水泊”或“大鱼泊”。据苏赫巴鲁先生考证:孕育过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一代圣母阿兰豁阿家族,就是古郭尔罗斯部落。这个部落一直追随着成吉思汗和其二弟哈布图·哈萨尔及其后裔。明朝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哈萨尔的十四世孙奎蒙克·塔斯哈拉,率部众十万余人沿嫩江而下,征战游牧到“大水泊”,始称之为“拜布勒·查汉·鄂模”。“拜布勒”,汉译为“圆圆的”,“查汉”与“查干”同词异记,汉译为“白色”,“纯洁”,“神圣”;“鄂模”,为东蒙地区方言,“母亲”之意。“拜布勒·查汉·鄂模”,可完整准确地汉译为“圆圆的圣水母亲湖”。这既表明了蒙古族人对大自然的崇拜,也表达了蒙古族以水为生命的情感,更表现了对水和自然与“三贤圣母”同亲同尊的儿女之情。 这是假石头,看上去貌似石头而已,其实是空心的。 向来对农村电视剧丝毫不感兴趣,曾热播的《圣水湖畔》也没欣赏,所以看到电视剧中主要演员的几间房子,完全没感觉。农村我早见过,这更没啥新鲜。后悔了,带俺娘来好了,至少她可以触景生情,回忆剧情。 睹物思人,看见她的样子,心底飘过一丝感伤,她的东北妇女的憨厚爽快曾带给我欢笑。 愿她将笑声与快乐带到天堂。 忘不了她的一句让我笑翻的台词——“其用心是多么的何其毒也”。 小桥看着相当的不结实,走起来更是颤颤抖抖,我是真怕掉水里啊。 门前一片芦苇荡,想起一篇语文课文,名字记不起来了,写一群游击队员,划着小船整日在这样的地方神出鬼没打击敌人。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842e70701000aia36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