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长白山大峡谷游记 |
[游记]长白山大峡谷游记 |
2008-02-17 caryouyou.com |
发表人:iuhl时间: 2007-09-02 05:06:44浏览次数:2TAG: 长白山大峡谷 因为不是旅游旺季,加之西坡封山,在登山栈道的入口处没有人做租大衣的生意,但山顶的天气偏偏阴寒难忍。我的冲峰衣让给女朋友穿了,任师傅就把自己那件宽大的西服借给了我,我在西服之外又加了件雨衣挡风,这身装备真是糗的可以。
西坡登山的路修得非常整洁,登山本应毫无困难,只是越向上攀登风越大,浓重的雾气越是刺骨严寒。西坡因平时日照比北坡充分,山上覆满了草甸,这个季节草甸早已枯黄,而且每一株草上都挂了冰凌,雾气就在这冰封的高山草甸之上翻滚流动着。偶然一阵狂风将雾气撕开一条缝,露出一片碧蓝的天空,西坡的顶峰忽然出现在视野中,一道阳光摆脱了乌云的包围射在顶峰上,将岩石染得如同黄金铸就的一般,但当我举起相机时,顶峰又重新被浓雾遮掩得结坚固实,不知所踪了。
我们刚刚到达顶峰,就听见几个较早上山的游客欢呼起来,原来又是浓雾散开了一角,天池已经可以看到个模糊的轮廓了。然而只持续了几秒的时间,眼前仍是只剩下了白茫茫的一片,任凭我们千呼万唤,西坡天池再也不肯露面。一位年长些的游客极为困难地在悬崖边支起了三脚架,只待天气转好时拍摄天池,身后一个年轻人则身体后倾,死死地拉住了他的大衣,以免狂风大作时发生危险。
西坡的崖边耸立着中朝5号界碑,我刚刚走过界碑,到了朝鲜的疆土上,偏巧电话就响了,于是我在长白山之颠打了个“国际长途”。除了风的呼啸让我有些听不清通话,这里的信号居然一点也不弱。
游客们在山顶伫立良久,仍不见天池的踪迹,山上的天气却越发糟糕,只好纷纷下山。我们因为已经见到了天池,就不觉得怎么遗憾,也没在峰顶多做停留。下山途中,空中逐渐下起了红豆般大小的冰雹,打得我们狼狈不堪,只想着能快点回到车上。
转道大峡谷时,我已经喜欢上了这辆暖和的小奥拓,还有开车的任师傅。任师傅一直在向我们介绍沿途的风景和当地的风土人情,比如指着车窗外的浓雾说:“看,那里就是老虎背”,“看,那边过去有个哨所”,其实我们却是什么也看不到,只从任师傅说话的语气中听到了他对长白山深深的眷恋与自豪。
锦江大峡谷隐藏在长白山西南坡无边无际的原始森林之中,将原本完整的森林骤然割断。峡谷深度达160米,最宽处宽度300米,是由于长白火山爆发时引发的地震,将地表震裂而产生的。大峡谷两旁的峭壁如刀削斧劈的一般险峻,大部分崖壁上附着了厚厚的一层火山灰,呈灰黑色,还有部分崖壁却是鲜艳的红土。在红与黑的峡谷两岸之间,有层层叠叠、不计其数的熔岩石锋,无论这些巨石姿态如何繁多,边缘却是一味的锋利,就象一柄柄的古兵刃,刺透了大地,笔直地指向青天。北锦江蜿蜒于谷底,在我的面前拐了一个大弯,奔流远去。该是怎样惊心动魄的伟力才能撕裂了森林和大地,该是多少年的风雨冲刷才将大峡谷雕砌成如今的壮美画卷,锦江大峡谷如同一个由峭壁与深渊、水与火、土地与利刃组成的活生生的炼狱,我们则面对面地观看着大自然随心所欲地展示着他无与伦比的力量,瞠目结舌。
|
转自:http://www.caryouyou.com/action_viewdetails_itemid_20492.html31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