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江千佛岩景区位于乐山市夹江县城西3公里处。这里风景如画,依山傍水,被称作“青衣绝佳处”。大观山和依凤岗对峙,青衣江从中蜿蜒而过,形成“两山对峙,一江口流”的旖旎风光。夹江千佛岩摩崖造像始凿于隋,兴盛于唐,延及明、清;造像排列错落有致,少则独占一窟,多则上百尊集于一窟;大可逾丈,小不及尺,造型优美,技艺精湛,姿态各异,绚丽多彩,尤以“净土度”为佳;显示了中国古代高超的石刻艺术水平。与乐山大佛有所不同的是,千佛岩摩崖造像基本上是由民间自发镌造的,因而内容更加丰富多样,艺术形象更加多姿多彩。从组合形式看,可分三类: 第一类,以单个佛像为崇奉对象的造像。如弥勒佛、阿弥陀佛、观音、地藏佛和毗沙门天王。弥勒佛造像共有20余龛,这种龛窟一般将弥勒佛镌刻为散跏趺坐(又称垂足座)。两旁配置无着、天亲二助侍(弥勒佛嫡系弟子),或衬托一些飞天仙女,组合简明,主次分明。观音造像共有40余龛,均为女性,如千手观音、提壶观音、圣观音、数珠观音等。 第二类,经变故事图解造像。佛教经典故事是佛教教义中的主要内容,以图解形式反映佛教经典故事是千佛岩造像中最精华的部分。主要有:净土变(观无量寿佛经变)、维摩诘变、华严经变、药师佛经变等。其中“净土变”最多,共5龛。 第三类,其他组合类型的造像。如东方佛与日光、月光菩萨组成的东方佛体系,弥勒佛与无着、天亲组成的未来佛体系,毗卢舍那与文殊、普贤组成的大日佛体系等等。这类佛像一般还在主佛菩萨中加进各自隶属弟子、护法神将、金刚卫士和供养人等内容。 除摩崖造像外,还有琳琅满目的历代题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