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转帖的游记——马背旅岷山梦系雪宝顶 |
[游记]转帖的游记——马背旅岷山梦系雪宝顶 |
2007-09-13 psh835.com |
注册:2003年3月5日 楼主 小大 个性首页 | 邮箱 [转帖]joanna的游记——马背旅岷山 梦系雪宝顶 一直以来就向往户外的新鲜空气和天宽地阔,还有原始人文和绝无刻意雕塑的自然景致,这里远离城市喧嚣和是非纷争,还可供浮世苍生退后一步做些自我审视和收拾整理。也喜欢爬山,不是为了征服,不是为了挑战自我极限,只是觉得爬山的过程很享受,只是想要脚步走得再远一点。而冷静圣洁的雪山和风吹草低现牛羊的意境,该是每个有梦人的向往。所以在爬山虎俱乐部选择路线时,超级菜鸟也一眼瞄准川西北雪宝顶。临出发前几天,找了个军迷世界,随便挑了些必须军备就上路了。 30号行程第一天 我们的行程需至武昌中转赴成都。火车上全队7人缩在两节车厢接头处;领队土匪因为组织工作太辛苦,屁股着地后马上睡得头仰嘴张的,其睡相曾一度成为我们讨论研究的主题;副队骆驼接连献出几个精辟的恶心笑话,一路同行的还有聪明内敛的知秋,善于了难的军记智哥(凡是座票补卧铺的事都由他搞定),可爱的小姑娘妙妙和点子不断的SALLY。4个小时后,我们出现在武昌火车站的站台上。在等待至成都的火车时,大伙铺开了防潮垫,买了盒饭拿出零食,就着站台上呼啸而过的列车吃午餐。这个时候大家对其它队员的情况还是一无所知,而后来的行程证明了我们是个结构紧密、团结互助、行动迅速的团队,领队和队员们的优点和特质开始慢慢展现;辛苦奔波和开心旅程不分彼此相伴相生,当然美随处可见,只要你有一双能发现的眼睛。 1号,自成都出发,坐九塞沟环游巴士 一路上大家把压箱底的歌全翻出来唱,少有唱全的,轻松与快乐将平日里的是非忘得干净。车至松潘后土匪打了个电话,不一会来了个矮矮短短的藏族男子(后来知道是我们的马帮、快乐的小路之队长尕让宝),很热情,哑着嗓子跟大家一一打招呼握手。在尕让宝的指引下,我们住进有根旅馆,条件简陋倒也简洁,里边还住了好些老外。安顿下来便是晚上了,于是去洗3块的独立浴室淋浴,很爽;接着又在松潘美美地吃了一顿,羊肉牛肉牦牛肉一齐上,让每个人尤其是肉食动物骆驼很是舒心。吃完了便抓紧时间小逛一会,我不记路的老毛病一点没改,跟着部队东张西望;这是个很美的小城,居民朴实,看不见旅游景区的功利,夜色里还响起极富韵味的拖长音“阿~~~~~~~里巴巴羊肉串”,我已经撑得肚皮滚圆,还是忍不住上前去喝杯奶茶吃他几串,味道极鲜美!这里的夜美而清冷,一顿腐败后回到有根倒头便睡,很快入梦。 2号早,自松潘骑马出发,晚至大本营山脚宿营 这样翻过一座山后到了一块坡度较缓的平地,草儿依然满铺,中缀簇簇低矮的灌木,色彩艳丽,一口气绵延至山顶。四周峙立的群山在不远的天边从容地划出巨大的圆弧,蓝天白云毫不含糊地在弧线上方抢着你的眼,还能看见月牙儿隐隐地印在上边(日月同辉喔)。散落在草地上还有黑黑的牦牛,自由的吃着草,却又傻傻的不爱动,远看像浮雕一样。土匪叫住我们稍事休息。队员们下马环视四周,被周围的景致弄得如痴如狂,这时候大家的表现稍稍有点非正常。智哥神智不清地叫着,爽啊,真他*的爽啊,请原谅我实在不知道怎么来形容……土匪这时候是个纯粹的土匪,连续空翻好几个跟斗。 其实一路上都是这样的美景,一群装备简单、热情有梦的自我放逐者这样穿行在高山之间,随时感受着大自然的纯净与美好。继续前行的路已经明显地下行到了两山之间的峡谷底,路边是欢流而下的溪。勤劳的藏族人就着水源,把自己的家安在沿溪一带。经过传说中的美丽村庄纳米后,我们的行程仍是一座山,山路很快拔高,这时山上的植被已换了成片的针叶林,树高而密,风起簌簌,峡谷中的溪流声变成了旷谷来音,和着松声,空灵幽远。山势高险,透过松林已不能看见谷底,在山路盘桓处回望,远远的村庄和山溪早已不见,抢在眼前的是重重叠叠的松林。松林的颜色一如草甸热烈深沉,绿的底色深浅不一的抹上了不同程度的红和黄,色彩的独特与随意的组合能让人怦然心动。这中间时不时闪现出风姿妙曼的马尾松,在冷静的热烈里散发着湿暖与明亮的气息。让人眼里与心里都很舒服。一路上遇见了藏胞或是下山的团队,大家都是亲切地互道你好,好像原本就认识一样。 下得山来,土匪和马帮简单商量后,决定在前方大本营山下的一块平地扎营,海拔3700,SALLY这时已经有了轻微的高原反应,头痛,身体动作迟缓加摇摆。大家下马一齐动手支帐篷,几顶颜色鲜艳的帐篷转眼立起,多少让人生些成就感。高地寒冷,队友们都穿出了羽绒衣。为尽快适应营地的高度,我陪着SALLY四下走走。两人悠悠地走在营地对面的小山包上,回头再看时马帮已经拾了柴火开始做饭,炊烟升起了;我们的帐篷在旷野里格外引人注目,在静默着的大自然里弥散着人类的气息和活力。天色很快暗淡下来,我们站在山坡上,在清新的空气里心满意足;起风了,对面高山上洁白的云团被扯碎了,一阵阵地向我们的营地飘过来,纯净而飘逸,绵延不绝。 吃过晚饭(面馍馍煮土豆),藏族的马帮兄弟在放牧人闲弃的小木屋里生起火,大家围着火堆团团而坐,开始了“汉藏文化交流”和没完没了的歌唱。又是压箱底的歌被翻出了唱,藏族小伙也唱,不过他们害羞得紧,得让大家一催再催(更有个可爱的小伙子借口溜到外边,压着嗓子练了好一会儿才又溜进来),藏歌一开唱让人感觉耳目一新,原汁原味。聪明的SALLY不失时机地补了一句,请求队长尕让宝解释一下歌词大义。尕让宝是个很睿智的人,尽管常开些孩童似的玩笑,却经常在看似平淡的简单几句话里,让人领悟一些受益无穷的道理。他解释了一首藏歌,说这首歌里讲述了三个道理:人们只有在困难来临的时候才知道真正的困难,没有走过山路的人永远都不会知道山马的辛苦,要孝敬父母。 这中间我起身溜出去看天,天上云气很重,星星几乎看不见,不象住松藩那晚时繁密,和我想象的那种抬手可及相差太远,心里很觉遗憾。 木屋里欢歌笑语之后,坦诚的骆驼开始讲述自己的故事,接着我惊讶地听到了另外的好几个版本。这是一群可爱的伙伴,真诚坦率,善良无私。对生活、工作和感情的热烈讨论在发现藏胞们的睡意后嘎然而止,大家马上撤出木屋让辛苦了一天的马帮兄弟休整。出来时天空依然云气深重,躺在帐篷里看星星的浪漫看来是进行不了了;一阵叫喊与玩笑后队友们钻进各自的帐篷睡下。 SALLY和我带的睡袋都比较薄,便把衣服统统压在睡袋上。不一会四周陷入沉静。我脑子清醒得如同刚起床,只好诧着耳朵听着可能有的一切声响。时不时响起的沉闷叫声,是牦牛;还有白天妙妙骑的那匹爱叫的黑马,间或嘶叫;远处有隐隐的水声,可能是山下淙淙雪溪奔流的声音。除此外还有寂静的声音(寂静也有声音,很特别)。外面开始有细细密密的雨打在帐逢上,很有点雨打芭蕉的味道。我暗地里笑了,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只觉得舒服又放松。这时心里很感谢细心的知秋,幸亏他临睡前发现我们的帐篷没盖顶,外帐也没用地钉打牢扯直,要不然SALLY和我会“湿”得很惨。没多久,滋润的雨声变成颗粒质,打在帐篷上更加有力,下雪了。 马儿牛儿还在叫着,我心里想着他们在与风雪抗争的情形。正怀着怜悯,忽然头皮猛地一紧,天哪:什么东西在轻轻地擦着我们的帐篷!全身感觉汇聚于耳仔细去听,依稀听到帐篷外轻微的喘气。 我迅速做出几种推断:狼?牦牛?不知名的小动物看到帐篷内荧光灯发出的光亮想取暖?隐隐的还有脚步声。帐逢里边很温暖,帐篷外边静谧而热闹,哎,管他呢!不知道过了多久,身边的SALLY翻了个身,两人这才发现对方的清醒,看看时间已是凌晨三点,于是都叫饿,翻出巧克力躺下慢慢地吃,有一搭没一搭地悄声聊天,并认定外边的轻轻磨擦应为帐篷上积雪滑下的声音。不妙的事情跟着来了,SALLY开始“交公粮”,把吃进的巧克力全吐了出来,好在她已准备好了塑料袋(我们都准备了数十个垃圾袋,因为队友们领了土匪和所有户外运动爱好者的准则:除了快乐和相片,什么也不要带走;除了脚印,什么也不要留下)。吐过之后还没来得及躺下,SALLY又说肚子在闹意见。早上起来后两个菜鸟才知道,又吐又拉是典型的高原反应症状。这样的折腾过后,我们终于昏昏睡去;估摸睡眠只有1小时左右,却为我们第二天的登山保障了些体力。 即使做禽兽 也要做衣冠禽兽
|
转自:http://www.psh835.com/dispbbs.asp?boardID=6&ID=359&page=6330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