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仙女沐浴之地 ——探访岷山深处的嫩恩桑错 文·图/赵亚辉 赵亚辉,人民日报教科文部主任记者、第17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多次参加重大和突发事件现场采访和报道,曾随远望三号航天测量船跨越三大洋,在伊朗巴姆地震重灾区抢救重伤员,上西藏阿里纳木那尼雪峰徒步攀登冰川,下西沙群岛报道首次地磁科考,赴印尼亚齐采访印度洋海啸重灾区,跟踪2005珠峰测量行动超过百日,潜入云南抚仙湖底探秘水下古城…… 嫩恩桑错位于九寨沟县岷山深处的大录乡,其汉语名称为神仙池,意为仙女沐浴的地方。 从景致上看,这里是九寨和黄龙的集合,当然是微缩版的。以前由于交通不便,这里很难进入。现在路修好了,从九寨沟出发,大约两个小时,就能到达嫩恩桑错。 这里的特色在于融会了清澈的高山海子、发育完好的大面积钙化景观、苍茫无边的原始森林等各种景观。 在一个长3000多米、宽300多米的高山峡谷中,五彩缤纷的钙华彩池梯田般地洒落其间,总数大约有2000多个。其中经多年沉淀的钙华边坝,有的像珊瑚,有的像玛瑙,有的又像珍珠,风情万种。 地质学家们对嫩恩桑错的成因和地质状况进行了全面考察,在《踏勘报告》中指出:“神仙池钙化速度是黄龙风景区的10倍,为现代钙化沉积速度的世界之最,因此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 嫩恩桑措除了美丽的钙华景观外,还可以清楚地看到钙华沉淀的标准模式和很多现代钙华淀景物,是研究钙华形成机制的试验基地。 嫩恩桑错不仅有黄龙的奇,还有九寨的秀美。其中的青龙海和神蛙海,都与九寨沟的大小海子非常相似:枯木静卧水底,青苔遍铺水岸。 嫩恩桑错所在的山谷被浩瀚的林海包围,景区被高大的乔木和密集的箭竹分成三个景点:上部称“莲台映彩”,中段为“仙女池”,下段名“金流泛波”。 “莲台映彩”:为一组早期边石坝和彩池形态,其特点是边石坝造型别致,色调丰富,该景点的边石坝有数十个,呈3~4个梯次排列,边石坝上的彩池积水较浅,没有片状的溢水现象,水面平静,映着上部的边石坝和天空,宛如白云飘荡的蓝色苍穹,亭立着朵朵彩色的莲台。 “仙女池”:主要景观为巨大的彩池和其两侧小型的边石坝。从“莲台映彩”向下穿越约一公里的原始森林后,在海拔3030米的高度连续出现三个巨大的彩池,每个彩池的面积都有十余亩,几乎占据整个谷底,上彩池叫“大湖”,中部称“绿海子”,下池称“大海子”。三者统称“仙女池”。在仙女池旁发育着一群群规模不大的边石坝,这些边石坝色泽鲜润,多为白色和浅黄色。其中围绕树根、树干沉淀的钙华石药,有的像玛瑙,有的像珊瑚,有的如珍珠,质地纯洁,造型精巧,俨然一尊尊天然的艺术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