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游记*西昌泸山风景区游补记 |
[游记]游记*西昌泸山风景区游补记 |
2008-06-27 sina.com.cn |
山风迎面而来,初春仍有些寒意.因为还早,太阳还没露脸,还是觉得有些冷.但见到有些日子没见面的老知青朋友,热乎乎的感觉胜过了寒风,几十人前后疾步,边走边摆龙门阵,问家长里短,说近日的新鲜事.进山门后,就看到"护林防火"的宣传警示牌和标语,提醒上山游客别忘了保护绿色森林,保护生态环境.在山坡拐角处有一纪念碑,碑文记载了当年抗日战争时期牺牲的西昌籍将士的英雄事迹,人们从此经过都会凭吊他们,缅怀他们.上山道上有几处绕S形盘山公路的直线小路,大伙互相照应着,走这些小路真的要近不少路程,但碎石多,很陡很滑,大伙又相互搀扶着,提醒着.很快就到了泸山十一殿的第一殿----光福寺.金顶碧瓦,雕龙画凤,巧夺天工的光福寺几经修缮,殿前52级石阶还没完全铺就,但殿前香炉己青烟飘绕,烛光映日了.殿前公路上有小商小贩卖些旅游纪念品,还有几位青年正迎接上山游客,请游客抽取彩印的试题纸条,答对的奉送进殿门票一张(门票3元一张).题目内容大多是迎接"冬旅"的知识,外地游客都不会知道的,只有我们本地的登山者一答一个准.我没去应考,而是绕公路去了前面的缆车场.不是去坐缆车而是去瞻仰一块石坊碑.这块石坊立于八十年代,临公路一面石壁上刻着明朝末年状元杨慎(字升庵),在发配滇边回京途中夜宿泸山,巧遇彝人火把节,而即兴写下的诗句:"老夫今夜宿泸山,惊破天门夜未关;谁将太空敲粉碎,满天星斗落人间."诗句含义和苍劲书法,让人读来心旷神贻,飘飘欲仙!石坊的背面有"川南胜境"四个大字,准确描述了泸山在川南的胜境地位.读一妙句,行一仙山. 刚跨过缆车旁的一座石桥,就见有游客食指停车嘴唇前,边"嘘嘘",边用手指向桥头树枝上端,我抬眼仔细一望,才看清是一只毛毛小猴在树上攀跃.它的眼神和动作好象是让观赏它的游客"行行好,----留下买路钱,----"!一些游客果然解囊相助,把馒头,花生,萍果,......都留在桥栏杆上.待我们走远,只见那小猴顺树滑下,还吱吱叫着,引来二三只猴把那些"供果"一扫而光! 告别了猴群,却进入了墓群.顺山道右侧,松树林中一座座黑漆漆,阴森森的墓穴石碑绕公路而建,占了路边大片山林,不少高大的松树被砍伐,据前些日子的媒体公布己多次通知坟主迁坟,却迟迟不见动作,这完全是死人在跟活人争地盘! 过了坟地,沿公路上下有一片密密的松树林,一条小路从林中穿过,上下山觉得风声鹤泣,有些胆怯怯.据报纸披露和游人传言,这段路上曾发生过强抢案件,还杀死杀伤过游客,至今也未破案.我们人多,又是大白天,且又都是些五六十岁的老妇老翁,歹徒不至于如此猖狂吧.但大伙还是不自觉地加快了步伐,爬上了开阔地.此时,阳光透过高大茂密的松树枝叶,金光万道,冉冉升起的太阳一点热度也没有,照样能看到自己哈出的热气.戴眼镜的徐大姐和我不时擦拭着近视镜片,但脚步没停止.迎面下山的是一群群,一对对年青人,他(她)们大多己汗流夹背,上衣脱下拴在腰上,或装在背包里,听说他们很早就上山,现在下山还要去参加其它琴棋书画和舞蹈形体训练.认识的还互相打招呼,相互鼓励,说几句话. 一个180度回头弯前后,前面的人停下来,对着山下指点着什么.待我们走近才发现山下远处是邛海海面,阳光照射下波光有些晃眼,眼力好的还能看到水中的游船和飞翔的海鸥水鸟,有人开始"嘿嘿嘿----","哦哦哦----"喊山了.说是这样对着山林海水高喊几声,有健肺强身作用,还能练出动听的嗓音来,我也学着喊了几声,好象心情舒畅些了.边走边喊,不觉来到了一道陡坡前.右手边有几尊大石卧在云中,一簇簇野山藤缠绕在一座破旧庙宇式的庭院断墙上,斑驳脱落的碑石上依稀可见己读不成句的凹凸文字,唯有正面一块巨石上刻着"卧云寺"的三字草书不知是哪位仙翁的妙笔哦!呵,这里就是卧云寺,从破庙断墙的外观分析,寺中肯定香火不剂,神位不灵了.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c4c76b01000aa5.html43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