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酒都宜宾的一朵旅游奇芭-博望山-宜宾游记

[游记]酒都宜宾的一朵旅游奇芭-博望山-宜宾游记

2007-07-16    

太阳快要下山了,而我们已经踏上了回家的路途。路边的竹林在不断地向我们招手,似乎他们已经理解了我的心。再见了,博望山。

车到山脚,一下车门,精神顿感清爽,旅途的疲惫,刷地被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放眼看去,但见山上茂林密竹,郁郁葱葱,沟壑纵横,瀑布飞流,绚丽多姿,混沌的思维也一下随之清晰了。朋友们争先恐后地沿着山路而上,不一刻就来到了寿山湖。寿山湖原系一水库,座落在黑帽顶之北,大石包之南,是飞雾谷、落魂谷等溪流的主要源头。

此刻的湖面静得犹如一面平镜,将四周的青山翠竹和蓝天全部倒映过来。一农家英俊少年,从农舍径直走出来,跨上岸边一横卧的竹筏,脚一蹬,支起竹杆,便箭一般地离开了岸边。湖面随即荡起圈圈波纹,由里到外,逐渐扩散开来……

美丽的寿山湖,孕育了博望山大大小小的瀑布。这些瀑布引人着迷,让人久久留恋。在飞雾谷的“飞雾洞”,泉水从山间翠竹之中飞泻而下,形成珠帘状瀑布,洞壁为千页岩,上面藤蔓丛生,黑黝黝深不见底。洞底有一潭,潭水深且冰凉,由于瀑布和岩石的碰撞,产生了水雾,水雾冉冉升腾,弥漫洞中,飘飘袅袅,如梦如幻。让人感到似乎在外面挂了一张纱帘,看不清也看不透,只是朦胧一片。

在落魂谷的沧水岩,瀑布从200多米高处飞流而下,阳光折射,五颜六色,尉为奇观。而当你进入瀑之谷,你会看到众多如诗的瀑布迎面而来:“十二叠瀑”、“梦溪叠瀑”……仿佛让你进入了瀑布的家园。在瀑之谷的尽头,便是道洞。道洞实际上是天然形成的洞穴,像一座桥,上面可过人,下面也可穿过。

穿出道洞,沿着溪流慢慢地进入另一个深谷,溪水清澈,现在正是初春时刻,四周的草丛湿润中透出丝丝绿意,两旁是笔直的山崖,岩壁上爬满青藤和树蔓。中间是一条通道,蜿蜒看不到尽头,夹杂在草丛中的野花正在张开妩媚的笑脸,散发出缕缕清香。

蜜蜂和蝴蝶在丛林中追逐,太阳偏着脑袋,射了部分阳光到谷中来,一切的一切都那么地悠闲。我情不禁停住了脚步,溪水浸湿了我的鞋,我似佛又回到了我的童年:光着脚丫,在小溪中,一步一步地逆着溪流往上走,寻找那书上曾提到过的桃花源。而现在确确实实站在与我童梦中所相似的地方,我却再也产生不了儿时的那种好奇与冲动。毕竟,现在的我追逐的已不再是它了。

这里,就是被当地人称之为“桃源仙境”的绝景之处,再过去就是幽谷龙潭了。而若不穿道洞,朝上走不远,就是唤雨崖,唤雨崖的瀑布十分的神奇,她位于道洞景区的书箱岩对面,岩高约120米,宽约20米。

站在崖石下面,抬头仰望那陡峭的石壁,但见飞散的水珠,飘飘然溅落在面前的岩石上,我一冲动,忍不住大吼一声:“噢……!”

瞬时,瀑布如天女散花般扑面而来,飘飘洒洒,溅在脸上、手上、脖子上,冰凉而清爽,大家都非常兴奋,激动不已,不断地吼叫,迎着水珠,毫不躲避,好象那瀑布是因为我们的呼唤而飘来。

同行的朋友给我讲,传说当地的山神——龙君,有一独女与这里的博望村村民相爱,结果遭到龙君无情的拆散。情郎被迫出走,而龙女则被限制在这里。龙女思恋情郎、经常站在崖上呼唤心上人,那珍珠般的瀑布水花便是龙女伤心的眼泪。其实唤雨岩瀑布的随声而来,际上为空气振动所致。所以,当地曾有这样的说法,“唤雨岩,唤雨岩,大吼三声雨就来”。

博望山的石头很奇特,它的岩石主要由页岩组成。在道洞景区出口,约三、四十米处,一岩高峙、俨然如书箱,被称之为书箱岩。

传说道洞是博望山龙君的书屋。龙君酷爱书,将书放在箱子里珍藏,并置于岩头,日久便形成了书箱岩。而在道洞景区的右侧,有四块各高八米,形如精装古书的巨石,整齐地竖立排在一起,近处还有三块同样大小,形状相似的巨石侧放于地,远远望去,真有“颠三倒四”的感举。

再往外,又有四块重叠平置巨石,恰如四本厚厚的古书,当地人称之为四部天书。远处,耸立的千页岩,其纹如木刻家用刀镂刻的板面,重叠千层,纹理清晰,均匀有序,就象万卷书堆砌在那里。

古人云:书能载道,也能解惑。正是这样的文化氛围,使得这里的洞穴,被当地人称之为道洞。

博望山的洞穴很多,大多都是天然的溶洞。除了“飞雾洞”“道洞”,另有“牛胎洞”,其洞口置于高约200米的悬岩中间,因其形如牛胎,故称之为“牛胎洞”。此洞实为一水洞,洞中有阴河流出,终年不绝。河面最宽处达十米,深可没人,河水清澈浸骨。乘竹筏逆流而上,可观赏沿岸的钟乳石景观。

继续往上,沿着山路,便来到博望山的主峰——“黑帽顶”。博望山漫山遍野都是竹,除了楠竹还有石竹、斑竹、水竹、慈竹、箭竹、人面竹、罗汉竹等十几个品种。但唯独主峰全是树,由于树的颜色是深绿色的,而竹的颜色是浅绿的,远远看去,就象戴了一顶黑帽子,于是乎主峰便称为“黑帽顶”了。

站立于峰顶处,山下四野田畴,群山深壑、似乎都在白云深处,真让人心旷神怡,遥眺四方,但见远郭近村,烟岚竹树,好一片田园诗歌的写照。而不远处,一石碑横卧于荒草之中,上书“桃园深处”,字颇雄浑,不知为哪位书法家的力作。

据说:博望山的土著居民,宋代前为都掌族( 僰人)的一个分支。由于不满朝庭的管制,公元1115年即北宋政和五年,在博望山起兵造反。因其人数众多,人称五斗夷,五斗夷非常强悍,曾攻占梅岭堡。

宋真宗震怒,派梓州转运使讨伐。五斗夷在插旗山招兵买马,并在黑帽顶下方的悬崖绝路上筑城垛,修寨门,誓死拒守。激战数月,博望山最终被攻破,官兵平定叛乱后,移民开垦博望山。而那个梓州转运使在进入博望山以后,陡然发觉这里的山水与众不同,联想到陶渊明的佳作,又为了粉饰太平,表功立彰。便叫人雕凿了一块碑刻,即前面提到的碑刻。而博望山因此又叫 僰王山。

看到这块碑刻,我的眼前又浮现出那场腥风血雨的战争,如此宁静的世外桃源,却仍然逃不脱战争的命运。人们苦苦追求的那种祥和、安定的理想生活,难道就需要付出如此大的代价吗?战争的残酷,对于没有经历过的我们这一代人,真的不可想象。

面对战争我们会是什么样,是恐惧,还是忧郁,我不知道。我真的为自己感到欣慰,能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可以“安居乐业”;空闲时能喝上一杯咖啡,慢慢体味生活。不必每天胆战心惊的承受战争的压力,也不必四处奔波,寻找那避乱的世外家园。也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才有自己发展的空间。

博望山,我默默地祝福你,愿你永远永远安宁。

原始链接:http://www.woaicn.com/sichuan/19953.html
转自:599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