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帖子大中小 发表于 2007-11-12 19:45 只看该作者 四川广元--皇泽寺 四川广元--皇泽寺 位于广元市西郊嘉陵江畔,背依乌龙山,旧称乌奴寺,又 名川主庙,是为了纪念李冰父子的。后因武则天生于广元,又 当了皇帝,把川主庙改名为皇泽寺,1961年4 月被国务院列为 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在的皇泽寺是清代修复的一座依山取势,古朴典雅,气 势巍然的古建筑寺院。寺内保存着从北魏时期至清代的丰富摩 崖石刻造像、这些珍贵文物现仅存6 个窟群,50个龛窟,大小 佛像1203躯,大部分为盛唐时期的作品,分布在寺中“则天殿 石龛”、“迎辉楼石龛”、“大佛楼石窟”、“中心柱石窟”、 “五佛亭石龛”内。 则天殿正中龛内,是“武后真容”石刻坐像,刻于唐代。 龛旁左边壁上有已故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1963年5月题的词: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 家。”大殿内还陈列一块1955年出土的五代后蜀王孟昶广政二 十二年(959 年)的石碑,碑名为“大蜀利州都督府皇泽寺唐 则天皇后武氏新庙记”,碑阴还刻有“则天坝白沙里”等字样。 走出则天殿沿左侧楼梯攀登,便来到大佛楼。大佛楼龛窟 是皇泽寺的主体龛窟。该佛龛的造像,无论在布局上,还是造 像艺术上,以及保存的完整性,都是四川唐代造像之冠。正中 大佛高5.11米为佛祖,两旁二侍者、菩萨各高4.4 米,大佛 后侧浮雕为“护法神”。左边阿难菩萨脚下刻有一男供奉人, 仅0.67 米高,身着唐朝官服.合掌半跪,头戴双翅沙帽,显 示出对佛虔诚膜拜的姿态。 下大佛楼,过迎辉楼旁,顺小径往前数步,即是“中心塔 柱窟”,该窟的造像建于北魏,是皇泽寺里唯一的镂空雕刻, 有892 躯。出中心塔柱窟,再往南几十步,即到“五佛亭”, 亭内刻有五佛,均为隋代造像。 皇泽寺除摩崖造像外,还有众多碑刻。其中有著名的《蚕 桑十二事图》。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广元县令曾逢吉 下令在全县境内的驿道两旁栽桑,每华里栽360株,共栽231639 株,到道光七年(1827年)时,已”千里驿道,皆桑树成荫, 胜过河阳桃花,江南柳色”。曾逢吉将离任时,把栽桑、养蚕、 缫丝的生产过程,绘制十二事图,刻成14块碑立于此。这既是 我国蚕桑生产的珍贵历史文物,又是格调高雅的艺术珍品。 在寺院左侧有“红军石刻标语碑林”,匾额为徐向前元帅 题写。石刻标语共计110多块,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1933 年至1935年,在广元建立苏维埃政权,开展革命活动的佐证。 皇泽寺北侧的上西坝,唐宋后被称为“则天坝“,广元民 间有:“正月二十三,妇女游河湾”的习俗。相传农历正月二 十三日是武则天的生日,每到这一天,妇女们穿红着绿,高高 兴兴来到皇泽寺、则天坝和江畔游河湾,逐渐形成了这一风俗。 [ 本帖最后由 阿荣 于 2007-11-12 20:34 编辑 ] 附件IMG_0211_nEO_IMG.jpg(232.53 KB) 2007-11-12 19:45  IMG_0247_nEO_IMG.jpg(218.85 KB) 2007-11-12 19:45  IMG_0259_nEO_IMG.jpg(293.95 KB) 2007-11-12 19:45  IMG_0278_nEO_IMG.jpg(295.95 KB) 2007-11-12 19: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