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与草堂:诗圣的草堂境界 杜甫,是我国唐朝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共有一千四百五十多首诗歌传世,被世人尊为“诗圣”。说到杜甫,我们会想到他“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悲愤,会想到他“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忧怀,也会想到他“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豪情。缅怀杜甫,我们也许会去泰山领略他“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视野,也许会去江南追寻他“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的行踪。但是,我们一定会想到一个地方,那是杜甫留给我们的一笔无价的遗产。它没有千万间的豪宅,只有一间草屋,而杜甫就在这样一个小天地中,营造出一个独特的诗的境界,这就是杜甫草堂了。 秋日的午后,天空下着细雨,我坐在三轮车上,向草堂进发。“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杜甫的诗已经告诉我草堂的所在。“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为泥。二十里路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成都西郊的浣花溪边,环境幽静,树木葱葱,一座青瓦照壁内,就是我所要寻访的草堂了。雨赋予了这个院落朦胧的意境,整个草堂也在雨丝的清洗下变的格外青翠起来。遥想公元759年,杜甫弃官西行,经天水同谷入蜀,于浣花溪畔修筑茅屋作为自己的居所。在这里,他前后住了四年,写诗两百四十余首,其中包括《春夜喜雨》、《蜀相》、《客至》、《登楼》、《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名篇,也就在这段时间,他出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人称他为杜工部。四年相对于人生来说是短暂的,草堂只是诗人暂时的居所,却成为大家缅怀、追忆诗人的最佳去处。这其中的原因只能在草堂中寻找了。 走进草堂的正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株黄桷树参天而立,树下一弯碧水映着古石桥。这两棵树仿佛是草堂的护卫者,应该有很长的历史了吧!早从北宋开始,后人就在草堂建园立祠,并多次修葺。当年的杜甫是否也是在树下徘徊,苦思良句呢?向那边望去,依稀可以看见一些建筑物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两旁配以对称的回廊,流水环绕,竹林掩映。虽然下着雨,依然有游客进进出出。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杜甫不但是我国诗史上的一派宗师,也是一位深谙传统书画创作与鉴赏的墨客。草堂就为我们展示了诗与画结合的完美,在这庄严肃穆、古朴典雅而又幽深静谧、秀丽清朗的环境中,或是闲庭信步,或是约上三两好友品茗谈笑。10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无法回到过去瞻仰这位诗圣的风采,却可以漫步在草堂中,边读他的诗,边试着感受诗人的精神境界。 向前走就是大廨,内有一尊杜甫铜像。虽然我是第一次来,也觉得它是那么的熟悉。铜的质地,浑暗的金属光泽与清矍的面容,是诗人一生饱经忧患的磨砺;那低首捋须沉思苦吟的神态,是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这哪里是一尊塑像,明明是我们的诗圣又在低头苦吟,把一腔孤愤化作流传千古的名句。站在铜像前,感觉他就是杜甫了。诗人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战乱的时局把他卷入颠沛流离的人群中,使他真实而深刻地接触和认识了当时的种种社会现实。他忧国忧时,挥毫赋诗,直抒胸怀。诗人啊,为什么你的眉头紧锁,因为你对这国家爱的深沉吧! 杜甫二十岁的时候,就开始漫游于吴越、齐赵之地。746年赴京应试,落第后旅居长安十年。在这个阶段,诗人逐渐成熟起来,成就了他一生的伟业。大廨后面的诗史堂就是他诗意一生的见证。诗史堂是草堂的主厅,堂中陈列杜甫的塑像,壁柱间悬挂着历代杜甫像的拓片木刻板,还有名人题写的对联,尤其是其中朱德撰书的一副对联:“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堂后就是我们常常能在诗圣笔下看见的“柴门”了。门前,有一条小溪横过,一座别具情趣的小石拱桥横跨溪上,难道这就是草堂中的浣花溪?清溪两旁,有几垅翠竹,风吹过的时候,竹声伴着水潺潺流过的声音,的确别有洞天,难怪杜甫也有“楠树色冥冥,江边一盖青”如此美丽的诗句了。诗史堂后就是著名的“工部祠”。 祠内有明、清石刻和清代的泥塑,供奉有杜甫的塑像,塑像的两侧是宋代著名诗人黄庭坚、陆游的塑像和石刻像。 看着关于诗人的简介,忆起安史之乱后,杜甫逃往风翔投奔唐肃宗,被封为左拾遗。就在他拜左拾遗的那个月里,由于履行谏官职守,抗疏救房琯,触怒了肃宗,被贬到华州。据说他因为救房琯力谏苦求,肃宗差点将他斩首。幸好有宰相张镐在一边求情,肃宗才免了他的死罪。后来,杜甫还以此为遗憾,感叹自己不能效仿屈原和贾宜死谏,成就一世的英名。杜甫就是这样,不管在不在位,总是以天下为己任,哪怕再逆耳,都要把话说出来。在这之后不久,他就携家入蜀,在草堂盖茅屋定居了。 来到工部祠东侧,有一“少陵草堂”碑亭。亭以茅草为盖,中间是一石碑,镌刻着“少陵草堂”四个大字,相传杜甫当年的茅屋就在此处。为盖检这个茅屋,杜甫可花了不少功夫。他四处寄诗索取桃树苗、松树苗、棉竹等美化环境。杜甫曾吟诗道:“欲存老盖千年意,为觅霜根数寸栽。” 原来在当时他就希望这能成为后代的“公园”,我们现在走在草堂中,回想诗人“千年”的愿望,更该感谢诗人的美意了。 生活在这个茅屋中的杜甫过的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安逸舒适的生活。每当家里断炊的时候,他便硬着头皮向朋友救急,又经常因为朋友接济不及时处于困难的境地,加上长年的病痛,可以说是“贫病交加”。但是诗人美好的心境却没有被贫困扼杀,反而写出很多动人的诗句来。他的《春夜喜雨》正是茅屋漏雨时刻体味出来的人生意境:“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眼前正是一片雨蒙蒙的景象,雨水滋润着屋顶的茅草,仿佛回到了当年。 如果说草堂的主厅是诗史堂,那草堂的灵魂就是这个茅屋了。茅屋决不是大观园里点缀风景的稻香村,它虽雅致,但与穷人屋漏床湿,被秋风吹破并无二致。在这样一个简陋的茅草屋里,诗人能由个人的悲惨遭遇,想到天下穷苦人水深火热的苦难生活,并甘愿为天下人的幸福牺牲自己,这样的精神岂是一般的文人可比?他想到的是天下还有多少像他一样抱有远大志向,身负绝世才华,却在风雨之夜无家可归的文人,他希望的是如果能让所有的寒士居有定所,大展抱负。如果是李白,他会大喝一杯庆祝;如果是苏东坡,他会盼望乘风而去;但这是杜甫,只有这样的杜甫才能有“三吏”、“三别”的沉重与凝练。诗人悲总的身世与对苍生社稷的担忧紧紧结合在一起。这样一位身在江湖之上,而心在朝廷之中的爱国诗人即使厌世避俗,也是因为政治上的不得志。他不但没能忘怀人世,反倒因为天灾人祸而更关心人世,这就是茅屋的精神所在吧! 可惜的是,公元765年,杜甫因朋友高适去世,携家经水路出蜀,至夔州又滞留二年。出三峡后飘泊于荆、湘之地,以舟为家。770年他病逝于湘江舟中,为他59岁的生命画上一个惨淡的句号。走在花径上,慢慢步出草堂,回眸看去,有三五本地人点上几杯清茶,几碟花生瓜子,一桌麻将扑克,悠悠然准备消磨去半日的时光。我想,现在的杜甫终于可以长眠了。 听说每逢正月初七,草堂都要庆祝一个叫“人日”的节日,举办各类诗会,共同怀念杜甫。“人日”,这个名字意味深远。如果李白是诗中之仙,那杜甫确是诗中之“人”。乱世之中的他,忧国忧民,希望人人都能安逸舒适。而现在的我们,在他的庇护下,享受着草堂远离尘嚣的世界。一个人,一杯茶,体味“诗”的境界,缅怀“人”的过去。 旅游链接: ★工部祠黄、陆配祀原由 工部祠里杜甫的塑像旁有黄庭坚、陆游的塑像,黄、陆二诗人,一在北宋,一在南宋,但都是杜甫的崇拜者,此其一也;他们又都是诗坛的杰出人物,黄庭坚身为苏门六君子之一,陆游更是我国历代诗人诗作最多的第一人,此其二也;诗人都忧国忧民,诗作多反映民间疾苦,此其三也;而命运之坎坷又如出一辙,此其四也。有这四同,用同病相怜来比较他们或许是再恰当不过的了,而在工部祠内同受人间香火于黄陆二位应属当之无愧。 相传嘉庆时期修祠时,还曾考虑用李白、高适来配祀,但因为这两位都是杜甫友好,如用他们来配祀,显的屈居其下,如果比肩并祀,客主不分,就不是工部祠了。于是就有了现在的决定。 清朝钱保唐为工部祠撰书了“荒江结屋公千古,异代升堂宋两贤”这副楹联,启迪游人瞻仰凭吊唐、宋两代的大诗人。 文化链接: ★浣花溪的传说 相传唐朝时,溪畔住着一位任姓贫家女子,其母笃信佛教,一日梦到仙人授以宝珠,不久就生下了任氏。后来有一满身疥疮、衣服垢敝的和尚路过此地,见者无不恶心,只有任姑娘没有厌恶,反而很敬重他。和尚脱下他那沾满脓血的袈裟让任姑娘帮他洗,任姑娘欣然应允,在溪边洗起来。就在此时奇迹出现了,只见她每一漂衣,莲花朵朵,随手而出,霎时百花满潭。人们无不惊疑,而那和尚已不知去向。当地人于是就将任氏浣衣之溪名为“浣花”,其浣衣之处谓之“百花潭”。后来,任氏成为保卫成都、维护国家统一的女英雄。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度江洒江郊,高者挂卷长林梢,下者飘转沈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蹋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