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锦江船影渐渐远去的记忆-成都攻略

[游记]锦江船影渐渐远去的记忆-成都攻略

2007-07-19    sc.cn

锦江春色来天地。在随手可拾的诗节里,锦江河畔成阴的垂柳绿树、连绵不绝的芳草红花、四季不同的山色鸟声……留给人们一抹可以遥想的亮丽。当然,还有水上的船,错落有致地延伸着,灰白色的帆连接着天际。

锦江春色回天地。上世纪90年代,锦江边重新修建了码头,安上了水闸,数十艘玻钢船又穿梭在水面上。久违了47年的龙舟,让成都人眼前一亮,甚至造成万人空巷前来观看的盛况。

如今,码头仍在,闸门仍在,但曾经让记忆历久弥新的木板船、玻钢船已难觅踪迹。高高的堤岸,锦江水波澜不惊缓缓流动着,似乎和旁边日新月异的都市扯不上任何干系。

锦江通航,有怎样的过去、现状和未来呢?眼看锦江流量随春水日渐丰沛,2月20日,记者采访到参与过锦江通航前前后后的资深人士,了解从开航到停航背后的细节。

通航,是否可行

关于在锦江上重新通航,争议不少。

20世纪90年代初,锦江河畔修码头的规划一直围绕着是否现实、能否通航、能不能持续等方面的反复论证。

府南河工程顾问、人文学家朱巨光在反对方中声音最强。这位水危机忧患意识浓烈的学者认为,虽然锦江历史上曾是繁华的水路,但在铁路、公路交通日益完善的今天,锦江水运功能日趋萎缩是必然趋势。他还担忧,锦江水质原本就不理想,如果通航,又必须负载船只和游客产生的垃圾,甚至还可能有商家借此机会租用船只搞茶楼、餐饮,水质会更加恶劣。

成都市城市建设史专家谭继和则极力赞成。他认为,锦江本来就是成都的标志,应该塑造一种亲水的文化氛围。过去,人们依赖锦江,洗衣服、玩水,能充分享受水带来的生活情趣。现在呢?高高的堤岸,旁边是绿化带,再旁边才是人行道,城市居民对水的直观感受是喝的用的自来水,曾经的母亲河离我们越来越远。而在很多市民的心目中,都有着亲水的渴望,希望重新回到河边。打造锦江码头,对成都城市品牌的提升,利大于弊。

他认为,不能因为害怕污染就拒绝一切人文活动。关着一潭水,闭门治理并不是好的解决途径。以前为什么河岸边生产生活排污管道越来越多?就是因为河水离我们远了,直至污水污物累积到河水变黑发臭,大家才发觉身边这条河的重要性。因此,只有公众和河水连成一片,爱护锦江,才会整合力量,自觉地监督和保护。

而对于通航技术问题,专家们得出一致意见———因为防洪,锦江过去的弯道基本改直,河道不存在障碍。水位的调控可以通过水闸,这就意味着体积较小、重量较轻的游船完全可以在锦江上通行。

构想,展现成都人文

建成12个码头、5个拦水坝

论证以“可行”画上句号,整个通航工程随府南河综合整治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从1994年开工,到1997年竣工,锦江河畔共建成12个码头、竖起5个拦水坝。

对于成都市原府南河管委会外宣处处长田军来说,首次通航的情景仍历历在目。

“首先在锦江宾馆召开了拍卖会,企业通过竞价获得船只的命名权。我还记得当时有十几家企业来竞标,第一批被命名的船只是娇子号、华文号……”

“当时真是盛况空前。”田军说,“成都市民已经多年没有看见过船,没有听见过水声了。现在有了水闸,多远就能听见轰隆隆的声音。5艘能乘坐40人的玻钢船在水面上一字排开,长期致力于府南河治理工程的专家、学者和拆迁户、老成都人一起,享受了首航的殊荣。”

她回忆,“那天下着小雨,但在轮船的下水点———老南门大桥上游码头,人群黑压压一片。等着上船的乘客和前来观看的市民打着雨伞,站满了河堤。当汽笛声突然响起,岸上传来雷鸣般的欢呼。”

由于是首航,乘客享受到当时锦江上“最长”的通航旅程。从老南门大桥到合江亭,再到府河,一直前行到活水公园和北门大桥,然后原路返回。“沿途都是看热闹的人群,船走到哪,河堤上都有人在挥手致意。”

整个航程花了2个多小时,“船开起来很快,但是要经过5个船闸,过闸就很麻烦,每过一处都要用去15到20分钟。”

在此之后,为了避免乘客经过船闸时苦苦等候,府南河上只划出了两段航线:一处是九眼桥到百花潭,一处是活水公园到锦江码头。票价为10-15元。过年过节和放河灯时,票价则涨到30元。锦江搭台,表演热闹上演根据田军的回忆,1997年和1998年是通航后锦江最火热的两个年头。

“1998年是阔别47年后的第一个龙舟会,省内各市州选派了30多艘龙舟来参加比赛。开幕式上,水、陆、空的全方位表演,让锦江足足火了一把。

一开始是空降表演,几架飞机‘刷’地飞过,表演者同时跳下,速度很快,观众张大了嘴巴紧张地盯着。表演者临近地面才拉开降落伞,准确地落在指定的船只上,登时一片叫好声。接着是水上表演,有传统的,用两艘船在水上搭了个戏台,表演歌舞、小品。新式的,更是吸引大家的目光,水上摩托和快艇表演,排成整齐的方队,在河面上飞过,从河岸上看,划起的水痕组成不同的图案,可好看哩!岸上,由各个赛区和社区组成的腰鼓队、秧歌队和拉拉队,锣鼓声乐了一整天。”

“观众多得差点让我们措手不及。”她告诉记者,“可以说是万人空巷,周边地区还有一个村子的村民包了一辆客车前来观看呢。”

爱情、环保、休闲……航线上环环相扣

锦江码头的设置原本很有意思。活水公园码头,可以让游客亲身体验环保的新鲜理念;合江亭码头,代表着融汇贯通,爱情恒久;有更多码头,联结着街区花园,活了附近的茶馆酒吧。

因了码头,成都人的生活多了些别样的色彩。1998年,100对金婚老人齐集于此,回味一起走过的日子,讲述着一个个执子之手、与子携老的故事。年轻人更是浪漫。同年,一对新人在合江亭的船上接受祝福,温情绵永的江水成为他们的爱情见证。

停航,两座桥是致命伤

而2000年过后,曾经沸腾的江面,逐渐平寂。12个码头,通航功能渐渐消退。只有水闸,还在开合之间,释放出震耳的水声。

“许多坐过船的游客向我们反映,河堤太高,看不到两岸的风光,坐公共汽车和步行,能看到的景致更多。”田军颇有些无奈。“两座桥是致命伤,导致不能提高水位,让游客能看得更远。一座是安顺桥,1981年被冲垮后,重新修建了一座平桥,水位一高,船大了就过不去。一座是合江桥,拱太小,也不能提高水位。”

锦江流量不稳定也是迈不过的一道坎。首先,水闸的开放就难以协调。“管理单位太多,难以协调。航运由原府南河管委办管理,而水闸却是河道管理部门管理。在水资源严重紧缺的现状下,河道生态用水和生产生活用水到现在仍是一对矛盾。”气候条件也是一种制约,成都市有6个月都处于枯水期,雨水对锦江水量的补给太少,导致水位过浅。

通航,仍在努力

“锦江是成都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密不可分的部分。游成都必游锦江,这不仅是一种旅游资源,更是城市品位的必要提升。”田军认为。

“根据我们的实地考察,虽然白天因为诸多因素,乘船不能欣赏更多景致,但夜晚的锦江却非常迷人。”她透露,成都市有关部门打造的锦江夜航将会在年内亮相。

她告诉记者,“以前锦江有3个部门在管理,而现在全都融合到一个部门———成都市水务局集中协调、管理。通过资源的整合,过去因为不同部门、不同利益所产生的问题,能得到妥善的解决。”

而且,成都市的河流规划也有望在3月出台。“将对现有河道、故有河道的保护、规划作出详尽安排,形成可持续的城市发展目标。”

对于“致命伤”的两座桥,田军则表示暂无有效的办法。

圆梦,成都港在建

因南延线的顺畅,双流县华阳成了成都的后花园。在静静的二江寺石拱桥,流出成都中心城区的锦江和江安河在这里汇合,穿过石拱桥向下游流去。

每天在桥头上打锅魁卖的师傅说:“去年还是前年停的?反正好久没有通过船了。”几艘观光游船浮在水面,用绳索套在一起,看上去已经锈迹斑斑。只有一位看船人,坐在一艘船上择菜,估计是在准备晚饭。下午4点时分,四周一片雾蒙蒙的,看不见对岸。河岸上有石梯、走廊、供人休息的座椅,但记者用手一抹,座椅上留下两道清晰的灰痕。

这里被当地人称为“老码头”,也许有过一段热闹的航运。因为码头附近的道路旁,一个广告牌上写着“成都-黄龙溪-乐山”的字样。记者拨打上面所留的航运公司电话号码,电话里传来“已经停机”的提示音。

当地人把这里叫做老码头,是因为几十米外的下游处,一个新的码头正在兴建。新码头不只是“码头”,而是成都港。该港将成为岷江航运的起点,衔接水陆交通。据报道,成都港总占地面积118亩、总投资近6000万元,建成后的成都港能停泊20艘24米长的船只。工程预计今年8月完工。

记者从成都市交委了解到,老码头目前只能负责从成都到黄龙溪的航运,而在建的成都港能否改变“成都无港”的历史,重新唤起“老码头”的生机,圆成都的通航梦呢? 

流经繁华的沉寂

2月22日午后,本是一派阳光的春日,不经意回复冬天的阴冷。锦江码头的风云变幻,也在记者对记忆的搜索和现状的踏访中交替呈现。

万里码头只能品茶

为了再现“门泊东吴万里船”的盛景,2004年,锦江南河南岸兴修了“万里码头”。万里码头不在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的12个码头之列,修建的目的即是为通航作准备。按设计时的构想,码头建成后,锦江夜航的游船也将航行到这里。

码头用浅褐色的石头砌成,分为上下3层,错落有致,具有三国时期建筑的风格。3层广场有大有小,大的有200余平方米。每个广场四周的石栏杆均精雕细刻,以三国时期耕织、狩猎等为主题,数百个浅浮雕图案形成了一道三国文化墙。从码头中部沿石阶而下,约30米长、10米宽的平台两侧各有一只大型石龟,这是游客上下游船的地方。

河边没有一艘船,广场成了游客休憩观光的场所。记者在现场看到,一层层小广场上都插着太阳伞,伞下可以喝茶观景。河边没看到喝茶聊天的人,服务员说天气再暖和点,生意就好了。码头中央一座大型的仿古建筑,本是码头的主要入口,也可供游客登高望远。现在和安顺廊桥、合江亭一样,是河岸的一道风景,也是一个茶楼。

白鹭洲边冷清的观礼台

2005年2月6日,10名成都市民免费搭乘府南河旅游航运公司的试航游船,感受府南河更名锦江后,开辟的新航线。

当日的成都出现难得的冬日暖阳,游船于上午11时正式下水试航。10名市民在望江公园的河堤边登上游船。这条新航线是更名锦江后,在原府南河管委办的批准下开通的。从望江公园至东湖市政公园,整条航线长达4.7公里,单程票价为每人5元。这段航线水面较宽,最宽处达120米,窄处也有80米,而且河堤较矮,不到3米高,能让乘船游览的市民和锦江“亲密接触”。而且,沿岸的风景也非常好,从望江楼、九眼桥,沿线可饱览锦江外滩、白鹭洲等自然风光。

2006年2月22日,也是难得的阳光。记者站在望江楼对岸,只见到水面翻飞的白鹭,没了船只的身影。河岸边有一个似码头又似观光平台的建筑,一位妇女在摆摊卖鞋垫。她告诉记者,这里刚刚整修好。旁边热心的高先生插话:“这是用来观礼的,以前搞过放灯、赛龙舟活动,可热闹了。”

合江亭岸的婚礼

合江亭是锦江通航期间的亮点,留在成都人记忆中最鲜活的几笔都发生在这里。

2002年12月31日晚,历经千年风雨的锦江迎来航运史上的首次夜航班,数百位成都市民喜气洋洋地用夜航锦江这一特殊的形式辞旧岁、迎新春。晚7点,夜航第一班游船准时在合江亭起航。零点,3艘游船回到合江亭码头会合。“呜———呜———呜”,3声悠长的汽笛引来游船上掌声、欢呼声、歌声一片。

2003年9月20日上午,一场成都人眼中“最招摇的婚礼”在锦江上举行。迎亲仪式从九眼桥码头到庆龄码头,中途经过合江亭,取意两江合一、两心合一。

如今的合江亭边依然是许多成都人婚礼仪式中喜欢经过的地方。2006年2月18日,记者在这里驻足半小时,就先后有5列婚礼车队在这里经过停留,新人们都纷纷在合江亭边留影。不过,目前在婚庆公司的安排上,已没有“河边婚礼”这一项目,河边也没有可以让新人们登上的船只。 

一位山西游客与锦江码头的初次亲密接触

耳濡目染了黄河的大气,对初入眼帘的锦江的第一印象就是“小家碧玉”。山西来的杨靖,听说锦江的通航,更觉神奇。2月18日,他一张成都交通图在手,打算沿锦江岸步行,体验与黄河风情不一样的水文化。全程走完不太可能,于是选择以府河桥为起点,沿府河而下,经合江亭,顺南河而行,最后到达南河桥,找找“晓来濯足锦江水”和“门泊东吴万里船”的痕迹。

沿河看柳似乎还早了些,在这条穿越城区的河流边漫步,唯一的感受就是“静”。河边的车水马龙、喧哗吵闹,丝毫未影响河水的宁静。河面风平浪静,一座座码头如恬静的少女依偎母亲身边,安静得让人不忍驻足打扰。

刚到府河桥,就看到河两旁每间隔20米就有一座10来级窄石梯,从岸上通往水面。这是否就是码头呢?我心中充满疑问。

好不容易,才遇到两位在河边散步的老人。张婆婆很热心地告诉我,走到五丁桥能有船坐,可李婆婆马上反驳了她的说法:“现在要坐船只有到九眼桥,还不知道有没有。”

于是我沿着府河继续下行。不知是否因为伴随着河流呼吸的节奏,地图上看起来很远的地点,不知不觉中就到了。穿越西北桥、五丁桥,在万福桥赫然发现一座码头,旁边一块朱红色石壁上刻有“万福桥码头”几个大字。这是我发现的第一个码头,不觉有些兴奋。

走上码头,水泥砌的斜坡延伸至河内,石壁边有几个竹箩筐。走近一看,里面一堆脏东西,发出刺鼻恶臭。码头边一排仿古建筑,可惜是一间没有人的茶馆。88岁的刘雪民老人说:“码头还在用,河面上的垃圾清理上来后暂时放在这里,垃圾车每天来运两次。”

“这个码头一直用来清淤吗?有没有人在这里上下船?”刘雪民老人笑了:“我搬到这里2年来从没见过船。”我有些失望。可老人接下来的话又带来一线希望,“以前我在太升桥住了五六十年,那里曾有游船,不过很少人坐。”

想象着太升桥下可能会有船舸飞渡,平静的河面在我眼中仿佛也活泛起来,掀起微澜。可是,一直下行也没有在河面上发现一艘船,时间越长心中越失望。北门大桥,这里据说也曾有船通行,但河水寂静无声,北门码头掩映在岸边红梅中透着几分落寞。直到快到映艳园码头时,远远看见了一艘船。

锦江上的船!我心中掠过一丝狂喜,连忙朝着有船的方向奔跑。跑近后却有些哭笑不得,是河上的清运船。船开得有些快,在河面上荡来划去,船上的工人认真地把垃圾从河里打捞起来。等清运船慢慢减速,停靠在映艳园码头边,我上前与工人攀谈。

他告诉我,以前府河上从活水公园到北门码头有船通行,是观光的游船。自从去年汛期以后,游船开往南河上,就再也没有开回来。“这里是死水,水位偏低,一般的船都无法通过。这一段有十来座桥,每座桥下都有拦渣网,船行到桥下也过不了。只有水位上升时,在某些河段可以通航。”

我只能继续下行。猛追湾码头、紫薇园码头、东门码头、庆龄码头,一座座形状一致:30度倾斜的水泥斜坡、朱红色底上镌刻的名字;一座座寂寞相同,形单影只靠在府河边,构筑成河上孤寂的风景。

在合江亭码头终于看到一艘快艇。码头上有人三三两两在喝茶聊天,没人乘坐快艇。码头上小卖部的张英说,游船开到九眼桥下望江公园附近后因为水位太浅,再也不能开上来。“相对来说,快艇在这一段随时可以开。”

从合江亭码头转向南河而行。南河是李冰修都江堰时从岷江干流上分流出来的一条支流,绕成都西、南,向东流去。汉以后,因水量巨大曾被误认为是岷江正流。

也许当初的南河百舸竞流,河边的码头热闹非凡。可是一直走到南河桥,我看到南河上的座座码头寂寞如府河码头,阳光下,河面上是码头孤独的倒影,甚至没有晃动的波纹来打碎……

锦江通航大事

1994年,成都市交通局提出恢复成都水运的建议报告。
2000年4月,断航近30年的岷江航道基本打通,初步具备复航条件。
2001年8月,岷江航道整治工程成都段完工。
2002年6月28日,“交大号”与另一艘暂未命名的小型游轮从华阳开向黄龙溪,断航近30年的岷江航道成都段(华阳至黄龙溪)复航。
2003年6月13日上午,“交大号”从华阳出发,历经2个多小时到达黄龙溪码头,沉寂达半个多世纪的府河航运恢复试运行。
2005年2月,锦江中心段旅游航运经营权及18艘游船公开拍卖。
2005年3月10日起,前期只在锦江望江码头到东湖一段运行的锦江游船,正式将原2公里长的航线向下游延伸,抵达沙河下游的东篱翠湖景点。

转自:http://cd.city.sc.cn/HTMLS/200622410205306_1.html509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