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四川大地震——青城山游记 发信站:天益社区(http://bbs.tecn.cn),版面:国家地理 本文链接:http://bbs.tecn.cn/viewthread.php?tid=278999 亲历四川大地震——青城山游记 5月12日,我将终生难忘。这是我来到四川成都的第二天,这一天,我们的行程安排是随团去都江堰及青城山旅游观光,因而这一天,我在距离震中50公里的地方亲身感受了令全国人民震惊和痛心的汶川8级大地震。 早7时,我们在财富中心门口准时坐上了一辆旅行社的依维克,车上的游客约20余人,一路上,导游简单介绍了旅游景点的概况和注意事项,并给我们每人发放了编号为007的团队胸卡,在清晨有些凉意的微风中,我们兴致勃勃地上路了。 首先,我们到达的是都江堰,为了节省体力下午去爬青城山,在都江堰我们采取的是由上而下的游览路线。 都江堰的景色其实很简单,我想都江堰或许根本就只是一个水利工程而已,但这项水利工程能够被推颂千年,绝非虚妄。古今中外颓废毁弃过的水利工程不计其数,而都江堰却能够屹立千年的原因,大半在于李冰等人在构建中的细致周全。 简单的午饭后,我们来到青城山下。 未到四川,就听说“青城天下幽”,此刻登临,果然名不虚传。 从远处望去,青黛色的群峰环绕,宛如古代的城郭。沿着梯道登临,四周悬岩壁立,溪水潺潺,险峰摩天,云霞缥渺,路旁古木参天,浓荫蔽日。间有山中传来的清幽的琵琶声、笛声、山泉的叮咚声、鸟鸣声,一切是那么地详和,宛若走入仙境一般。乘坐揽车俯首望去,只见幽深的峡谷内,处处是清幽的山林,幽香的山花,漫山遍野的参天古树,枝叶相接,重重叠叠,嫩绿、青绿、墨绿,让人觉得空气都是绿的。 即将到达青城山第一峰——上清宫了,青城山的张导让我们在前面稍作休息,等待后面没上来的007的朋友们。我吃了一个冰糖馍馍,然后信步拾阶而上,突然听到一旁的长廊发出阵阵木头极为古怪的吱吱声,正在疑惑间,长廊、石阶、树木全都剧烈地晃动起来,脚下传来犹如万马奔腾、排山倒海一般的轰隆声,地面就象波涛汹涌的海面一样颠覆起伏,真是实实在在的山摇地动哪!在一片“地震啦”的惊呼声中,人们仓荒地四下奔逃,有的人抱着头住下山的方向奔跑,有的人摔倒在地;我随大多数人跳入了路旁的树丛中,因为站立不住,本能地蹲下并抱住了一棵小树;身旁的一家人围成一圈蹲在树下,把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护在当中;一位勇敢的男士冒着生命危险扛着摄像机在路中央拍摄着这惊心动魄的一幕。我回头望向山上不远处的道观,只见它摇摇欲坠,几乎马上就要坍塌下来。渐渐地,声响似乎过去了,正当人们刚要松一口气的时候,更加剧烈的震动又一次暴风骤雨般急至,树枝树叶漫天散落在每个人的头上和身上,旁边的石墙眼睁睁瞧着就裂开了。一瞬间,在我脑海中闪现过去许许多多亲人、朋友的面庞,也许以后再也见不到他们了,我悲哀地想。直到强震平息了以后,这种哀伤的情绪仍旧包绕了我很久很久。 人们再没有继续爬山的兴致了,在当地人的带领下顺着一条羊肠小道下山,经过山水的冲刷,这条道有些泥泞,踩上去很是湿滑,路两边一侧是山壁,一侧是沟壑,想到随时可能发生的余震,每个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中途见到007的三名同伴坐在路边,脸上身上血迹斑斑,担心地询问,说是从揽车上摔下来的,可能受了些轻伤,正在等待救援的人。导游打来电话询问情况,电话那边救护车的声音响作一片,我刚答了句有三人受伤,就断掉了。 下山的路艰难又漫长,我们看到山上的一些建筑物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毁损,原本清澈的溪流也变得湍急和混浊起来,在此情势下,有的人明显的体力不支了,大家互相搀扶,互相打气和加油,不管认识与不认识的,都象是成为了一家人:年壮的背起年老的;难走的地段,男士走在前边,再一个一个地把妇女和小孩子接过去;身后有轿夫不断地抬着伤者下来,一听到有伤员所有人都非常配合地让开道路,对于救援人员这么快就能赶到现场实施救助,大家都感到十分宽慰。很遗憾的是因为相机没电了,没能把当时许多感人的场景拍下来。 我们走到山下时,时间已过去了四十多分钟,很多人集结在这个还算空旷的地方等车,惊魂未定地互相谈论着。一位山东女孩子因为极度紧张和劳累再也坚持不住地瘫软在地上,刚巧一辆大轿车在这里掉头下山,我们便和司机师傅商量是否可以搭载大家一程,可惜被拒绝了,也许那位司机有更紧要的任务或事情要做吧,但在当时人们都觉得这人太过冷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