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文殊院旅游攻略旅游旅游攻略景点 |
[游记]文殊院旅游攻略旅游旅游攻略景点 |
2007-07-30 97tour.com |
文殊院,旅游攻略旅游,旅游攻略景点 文殊院坐落于天府之国成都市中心文殊院街,占地90余亩,是现存市区保存最完整的一座佛教寺院。四川省和成都市的佛教协会就设在寺内。 文殊院始建于唐代,原名“信相寺”。迄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传说清朝康熙年间,有位慈笃禅师在此修行时,老百姓常在夜里看见有灵光现于锦城西北角,便附会慈笃禅师是文殊菩萨在此应身,康熙三十六年遂改寺名为文殊院。公元1703年,康熙皇帝亲笔题写了“空林”匾额一块赐给文殊院,因此该寺又称“空林堂”。 文殊院坐北朝南,殿宇五重,进山门往里走依次是天王殿、三大士殿、大雄宝殿、说法堂、藏经楼。东西两厢是钟鼓楼相对,斋堂与客堂对称排列。各殿堂之间有长廊密柱相连结。全院共有房舍190余间,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房舍为木石结构,柱础石琢磨精细;柱上斗拱雕饰玲珑;各殿堂的镂空花窗,式样繁多,图案精美,是研究我国古建筑雕饰艺术难得的实物样本。 文殊院内收藏丰富多彩的佛教文物,计有铜铸、铁铸、彩塑、脱纱、木雕、石刻等不同类形的佛教造像450余尊。其中的铁铸戒神10尊铸于宋代,每尊高约1米;清代的铜佛像19尊;高约2米的韦驮像,铸工尤为精美。文殊院内最珍贵的文物是所谓的“空林八观”以及宋本绣像《金刚经》;明崇祯皇帝的田妃亲手绣制的千佛袈裟;清代川陕总督杨遇春的女儿抽自己的头发绣制的水月观音像;清朝道光年间江苏刺绣神手吴贞女绣制的挑纱文殊等。 另外,院内还珍藏有唐玄奘的头盖骨残片,印度梵文《贝叶经》,唐代日本鎏金经筒,以及宋、元、明、清以来各朝名家书画。当代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曾赋诗赞誉“西天文物萃斯楼”,说明文殊院是佛教文物荟萃之地。 |
转自:http://www.97tour.com/chengdu-scenery/1103/29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